品牌意義
唐娜·卡倫深深植根於紐約特有的生活模式,處處散發著紐約特有的都市氣息、現代節奏和蓬勃活力。唐娜·卡倫吸引著以紐約人為代表的現代都市生活方式的嚮往者,既適合朝九晚五的職業女性,也受到影視明星、豪門貴婦的熱心追捧。好萊塢明星黛米·摩爾和布魯斯·威利斯夫婦曾是唐娜·卡倫的形象代表,湯姆·漢克斯、麥當娜、芭芭拉·史翠珊,還有柯林頓和希拉蕊等名人都對唐娜·卡倫寵愛有加。
人生經歷
DKNY品牌源自己其創始人——唐納·卡蘭(donnakaran)的名字,即“Donna Karan New York”的首字母縮寫。 DKNY品牌創立於1984年,創立伊始即對紐約所匯聚的不同文化及其獨特的生活氣息作了一個全新的詮釋。DKNY以更前衛、更時尚、更休閒的手法描繪了紐約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時代氣息,以截然不同的語言體現dkny獨特的魅力。 無論是服裝還是香水,DKNY都代表著紐約的都會氣息,充滿蓬勃精神、活力和夢想。DKNY專為思維更敏銳、腳步更快的都市人打造的。他們勇於挑戰自我、面對自我。
唐可娜兒(DKNY)的DKNY設計處處散發著紐約特有的都市氣息、現代節奏和蓬勃活力,吸引著對現代都市生活方式的嚮往者。
DKNY不僅深得職業女性喜愛,也受到了名人們的歡迎。唐可娜兒(DKNY)本人更是譽滿天下。自品牌創立以來,她史無前例地在美國時裝設計協會獲得過5次褒獎:1985年及1990年當選最佳設計師,1986年憑全身造型的多元設計再次獲獎,1987年的絲襪系列廣告獲最佳產品廣告推廣獎,1992年憑男裝系列當選最佳男裝設計師。
如今,唐可娜兒(DKNY)的產品線已經擴大到眼鏡、帽子、皮具、鞋類、內衣、配飾、香水多個領域,其家居飾品系列也以厚重的質感和沉穩的外形與品牌服裝相呼應。美國諸多名流,如黛米摩爾、芭芭拉史翠珊、麥當娜甚至柯林頓夫婦均是唐可娜兒(DKNY)的忠實擁躉。
天才少女
被解聘後偏吃“回頭草”唐娜·卡倫絕對是天才少女,幸運的是她沒被埋沒。不過,這並非命運之神的眷顧,一切全靠卡倫自己爭取。就如同她那豐富多彩的人生一般,一切全憑自己掌控。26歲那年,卡倫已經成為Anne Klein的總設計師,而正是Anne Klein當初曾經解聘過她。
時裝結緣
卡倫可以說從小就在紐約的時裝圈裡長大。她的親生父親原是一名裁縫,在她三歲的時候不幸死於車禍。卡倫的母親後來與一名富有的服裝經銷商再婚。14歲那年,卡倫虛報年齡在一家服裝店找了一份銷售員工作。從此,她與時裝結下了不解之緣。
讀高中時,因為有著驕人的身材,卡倫當起了兼職時裝模特,並夢想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時裝設計師。高中畢業之後,卡倫進入了紐約著名的帕森斯服裝設計學院研修設計。大二時,卡倫在Anne Klein找到了一份設計繪圖的工作。Anne Klein的擁有者安妮·克萊因是美國最早倡導便裝的設計師之一,當時在美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出於對工作的狂熱,卡倫後來乾脆輟學到Anne Klein全職工作,可是,八個月之後她被解聘了,原因據說是因為她“還不夠成熟”。
離開Anne Klein後,卡倫立即在另一家服裝公司找到了工作。在隨後的一年半時間裡,卡倫逐漸成熟並嶄露頭角。當卡倫想離開那家公司時,許多時裝公司向她發出邀請,但都被她一一婉拒。卡倫直接撥通了安妮·克萊因的電話,要求重回Anne Klein。這一次,卡倫終於得到了克萊因的首肯,再次回去擔任她的助手。
1974年3月,安妮·克萊因去世,Anne Klein董事會正式任命當時年僅26歲的唐娜·卡倫為Anne Klein的接班人。卡倫以指定繼承人的身份當仁不讓地接過總設計師的擔子。雖然只有26歲,但卡倫卻已經有了12年在服裝界獨立闖蕩的經驗和堅韌不拔的決心。經過長時間的全力投入,當自己首次個人發布會的音樂響起時,卡倫禁不住在幕後為已來臨和將要來臨的一切而感慨萬千,甚至掩面哭泣,整個發布會歷時40分鐘,她清楚地知道,她會一鳴驚人。
非洲之旅
非洲是夢幻,紐約是歸宿
從踏足非洲的那一刻起,唐娜·卡倫的心開始飄渺,她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不再想念紐約,不願再回到喧鬧繁華的都市中去。試想一下,如果哪一季的設計弄砸了會是怎樣一種狀況,簡直是天都塌下來了。就連非洲的河馬似乎也比美國人快樂。
唐娜·卡倫在波札那和肯亞呆了整整三個星期,終日與斑馬、大象、河馬、沙漠和馬賽人為伴。以遊牧狩獵為生的馬賽人至今仍過著原始生活,衣不裹體,劃石取火,惟一與現代社會扯上點關係的是他們現在住在了簡陋的小泥屋裡面。他們沒有需求,沒有欲望,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齡,他們過著群居生活,思想里只有生存、互助和給予。但他們很快樂,一種單純的快樂。卡倫知道自己永遠也不可能擁有那種快樂,紐約人也一樣。
重返紐約
飛機穿越遼闊的太平洋,卡倫又回到了東漢普頓的家中。她坐在放映室里,看著自己在非洲所拍的4000張照片製作成的幻燈片,回味著那片遙遠大陸的美麗與純樸。客廳里放著一大疊卡倫最愛的《女裝日報》,等著她細細品味。卡倫突然發現,她已經從夢幻回到了現實,這裡才是她的歸宿,畢竟紐約是她生長了55年的地方。
也許你不了解Donna Karan,但你至少聽過DKNY———上世紀末最受青年一代追捧的朝陽品牌。這兩個影響美國人生活的時尚品牌都來自唐娜·卡倫,一個至情至性的美國女人。她與加爾文·克萊因和拉爾夫·勞倫並稱為“美國三大設計師”。
工作狂
2001年,唐娜·卡倫將自己創立的高級女裝品牌Donna Karan以6.43億美元賣給了路易·威登-軒尼斯集團(LVMH)。卡倫深愛的丈夫及長期生意夥伴史蒂芬·韋斯在與肺癌鬥爭了多年之後,也於同一年去世。
如今,唐娜·卡倫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家裡享受生活,或者踏上旅途尋找新鮮與刺激。她平時除了靜心修煉瑜珈之外,就帶帶外孫女,做做美容、整整形,吃粗糧、吃素食,生活得健康而充實。當然,作為Donna Karan的首席設計師,她依然參與服裝的設計。
身材高挑,綠眼睛閃亮迷人,55歲對於眼前的唐娜·卡倫來說也只不過是個年齡標籤而已。她說自己不能忍受寂寞,於是又為自己找了一個模特男友相伴。該失去的終歸要失去,生活依然在繼續,而且會越來越美。
精明又野心勃勃的女人
卡倫最喜歡抽沒經過過濾的Pall Mall牌香菸,以前在Anne Klein的時候,興致來的時候,她經常是嘴裡含著香菸,在眾目睽睽之下脫下自己的衣服試穿剛做出來的樣板服裝。
所有了解唐娜·卡倫的人都認為她是一個“精明又野心勃勃的女人”,但是沒有人因此討厭她。相反,所有與卡倫共事的人都被她的直接、真誠和坦率所折服。
1984年,卡倫從Anne Klein卸任,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時裝品牌Donna Karan。Donna Karan以成熟、高尚、性感、自信的都市女性為目標消費群,推出能完美表現女性曲線美的舒適高級女裝,進入市場後立即受到瘋狂的推崇。卡倫開始正式奠定她“美國時裝女王”的地位。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唐娜·卡倫的一切都成為了美國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她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工作狂,熱心慈善事業,感情豐富,容易激動,接受採訪時毫無顧忌地對自己評頭品足。
卡倫對服裝細節的重視簡直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布料交易會上,卡倫會仔細研究每一匹她所感興趣的布,坐在攤位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布匹看上二三十分鐘。卡倫並不擅長畫設計圖,但她能夠非常清晰準確地向助手傳遞她的設計意圖。在這一點上,卡倫頗像義大利女設計師繆西亞·普拉達。
卡倫與下屬的關係非常親密,許多人已經在她身邊追隨多年。三年前,LVHM收購Donna Karan的時候,卡倫在契約中白紙黑字寫明:LVHM不得未經她同意解僱任何跟隨她的手下。
DKNY續寫紐約情結
卡倫出生於紐約長島,對這個世界大都會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悟。她愛這個城市,特別關注周圍人們的生活,無論是街上的行人、辦公室的白領還是身邊的朋友,關心他們的心態、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目光所及之處都會成為她設計的靈感源泉。
黑色是Donna Karan永遠的主色調。唐娜·卡倫對黑色的鐘愛體現在她追求舒適、講究質感的設計理念上。從黑色緊身衣、黑色毛衣、黑色禮服長裙到黑色茶具,都可以看出她強烈的色彩傾向。黑色融合了她對於快節奏大都市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與她要創造出既樸實無華又高貴優雅的世界性時裝的初衷相吻合。
就在Donna Karan衝出紐約,征服美國,打入世界市場後,唐娜·卡倫又推出了自己的二線品牌Donna Karan NewYork,簡稱DKNY。DKNY可以說是世紀末最受青年一代追捧的朝陽品牌,其聲名甚至超過它的正牌Donna Karan。DKNY其實是唐娜·卡倫當時為了她日漸成熟的女兒加比所創作的,於1988年正式推出。
受到加比生活方式的影響,唐娜·卡倫將紐約獨立自由的精神融入到DKNY的設計當中,逐漸演變成時裝界國際都會風格的年輕化代表。DKNY以滿足大眾的工作生活需要為設計目的,服飾的色彩、款式、結構比例等都有獨到之處,尤為青年人所關愛。
粗粗大大的DKNY商標不止出現在布標上,更常常被當作衣服上的圖案,宛如一種精神的象徵。
情感生活
不是在戀愛就是在結婚
卡倫有過兩次婚姻,現在的男友是一個比自己小差不多20歲的男模特。如果你因此判斷她是一個“花心蘿蔔”,那你就錯了。卡倫是那種可以為自己深愛的人付出一切的女人,她確實做到了。
1983年,卡倫和雕刻家史蒂芬·韋斯結婚。在此之前,卡倫曾經與她的初戀男友馬克·卡倫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並生下了惟一的女兒加比。卡倫的女兒加比現在已長大成人,與義大利航空公司的一名飛機師結婚,兩人有一個正在蹣跚學步的可愛女兒。卡倫常會與女兒女婿和外孫女相聚,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卡倫說自己一生中愛過兩個男人,“不是在戀愛就是在結婚”。她不能忍受沒人陪伴和呵護的日子。於是她現在又為自己找了一個新的男朋友。
卡倫深愛的丈夫韋斯與肺癌鬥爭了整整七年,由於病情反覆先後動過三次大手術。在韋斯彌留之際,卡倫想方設法為丈夫一一實現他的夢想。除了雕刻,韋斯酷愛賽車和收藏藝術品。卡倫先是送給韋斯一輛杜卡迪(義大利賽車),接著是一輛蘭博基尼,甚至連韋斯最崇拜的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她都找到了。為了紀念韋斯,卡倫成功遊說政府將韋斯的作品之一———一個三噸重的蘋果安放在西側高速公路上,她還準備將韋斯生前位於格林威治街上一萬平方英尺的工作室變成一個展覽中心。
卡倫在瑜珈室里供奉了一個印度佛教神,旁邊掛著韋斯的黑白照片。卡倫相信因果報應,生死輪迴就猶如黑白轉換。卡倫的丈夫韋斯,卡倫的母親以及以前的老闆安妮·克萊因去世的那一天,恰好都是卡倫發布新裝的日子。
健康生活
悠然自得的健康生活
卡倫從18歲就開始練習瑜珈,到今天已經是一位高級瑜珈修煉者了。她相信瑜珈運動能放鬆身心,還能讓人洞悉未來。卡倫現在每天至少花上幾個小時精心修煉。黛米·摩爾和摩爾的小男友艾什頓·庫奇都是她練瑜珈時的夥伴。
55歲的卡倫如今非常注重健康生活。她現在定時定量吃粗糧和素食,出行時車上必備僕人準備好的蔬菜汁。每次她進入家門口之前,僕人必須點好蠟燭,播放輕柔的音樂,這樣回到家就像置身於無憂無慮的天堂一樣。在東漢普頓的家中,卡倫的瑜珈室與龐大的浴室相連。整個浴室用耶路撒冷的石灰岩製成,裡面有一個又深又大的水流按摩浴缸,另外還有一張按摩石板。
除了在東漢頓的物業外,卡倫還在西中央公園擁有一套7000平方英尺的豪華公寓,公寓以卡倫最喜愛的黑色為主色調,同樣配有瑜珈室。卡倫位於Springs的兩幢房子則均以或濃或淡的黃褐色為主色調,設計風格樸實無華。另外,卡倫還在鸚鵡洲、土耳其、拉美的凱科斯群島等地擁有物業。
去世界各地度假是唐娜·卡倫目前生活的重要部分。從非洲回來後,卡倫馬上又想去舊金山大蘇爾,或者去洛杉磯看望芭芭拉·史翠珊,又或者去太陽島找老朋友……現在,卡倫正在計畫著冬季的度假,這次她希望度假的主要內容是滑雪和練瑜珈。幾年前,卡倫乘直升飛機去太陽島滑雪,現在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克里也在當時的同行行列中。那次滑雪由於發生意外,卡倫一行人被困在山上數小時,她還嚴重摔傷了膝蓋,後來被直升機救出才得以脫險。
但近幾個月來,不斷有傳聞稱LVHM有意拋售Donna Karan,卡倫的首席設計師之位可能不保。但卡倫非常肯定地回應說,她永遠不會離開時裝設計這個行業,她對時裝“已經上了癮”。
各種愛好
其實,除了設計時裝,卡倫還有許多其它的夢想,她還對攝影和寫作有興趣,但她最想開一家瑜珈健身康復中心,而且希望能將它打造成一個可以完全體現自己風格,包含意蘊、創意、文化的高品位場所。卡倫想做的事一定會成功,沒有人懷疑這一點。
兩大品牌
唐娜·卡倫與卡爾文·克萊恩、拉爾夫·勞倫並稱美國三大設計師。她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級女裝品牌,而她的二線品牌DKNY可稱為世紀末最受青年一代喜愛的朝陽品牌,其聲名甚至超過她的正牌。她總是以率真心態面對人生,而且她的設計總是源於自然、因而,她的品牌特別具有大眾親和力。
唐娜·卡倫出生於紐約長島,對紐約這個世界大都會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悟。她特別關注周圍人們的生活,街上的行人、辦公室的女性、身邊的朋友,她們的心態,他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節奏,目光所及的每一處都會成為刀的靈感之源。為此她的商標中特地加了紐約(N.Y.)字樣,用以宣示刀那富於變換的設計中的基本定位---替以紐約為代表的都市人設計。因此,她的服飾具有可搭配替換性,有從早到晚,從夏到冬藝術品位的統一。
她的品牌既適合早九晚五忙碌的職業婦女,也受到影視明星、豪門貴婦的熱心追捧。例如好萊塢當紅影星黛米·摩爾和布魯斯·威利斯夫婦,曾是DKNY1996年宣布傳攻勢中的形象代表,其他鍾情她品牌的名人還有湯姆·漢克斯、麥當娜、芭芭姍,乃至柯林頓總統夫婦等。
“對我而言,時裝設計就是一種自我表達,一種作為妻子、母親、朋友和商人的情感宣匯與個性表達。”這段話準確印證了唐娜·卡倫的設計心態。首先,唐娜·卡倫是一名女性。她說:“我與其他婦女有相同的問題,因此,我是一個晴雨表,如果能為自己的問題找到了一種解決方法,那么這種辦法也適用於其他婦女。”她把自己的服裝語言概括為:簡化、美化日常生活。
唐娜·卡倫服裝既可以充分展示女性特性,表現女性自然形體線條,而且她還認為今天的服裝最被人重視的特性美是能隨身體的活動而產生動感,無論多么精心縫製的服裝,都必須首先考慮這一需求。對於唐娜·卡倫來說,所謂現代的服裝就是“女性化、柔和、動感”的意思,因此她大都採用柔軟爽滑的上等面料製作服裝。
唐娜·卡倫對黑色的鐘愛,體現在她追求舒適、講究質感的設計理念上。從黑色毛衣、黑色長裙到黑色茶具,以及一雙用於裝飾用的烏木筷子,都可以看出她的色彩傾向。這融合了她對於快節奏大都市生活的理解和感觸,也與她塑造既樸實無華,又高貴優雅的世界性時裝初衷相吻合。
國內門店
唐娜·卡倫中國區專門店
北京銀泰中心 悅生活店
地址: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2號,北京銀泰中心 悅生活 2層
世界名人傳
名人快讀, 走近名人,了解名人,從來就是青少年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徑。 |
50名頂級服裝設計師
排名 | 姓名 | 所屬國家 | 影響年代 | 擅長設計 | 服裝特色風格 |
1 | 阿道夫(Adolfo) | 西班牙 | 60~80年代 | 休閒褲 | 採用立體剪裁,使褲子自然地去改良穿著者的身材,使得體型看上去更加修長美觀 |
2 | 吉爾伯特·阿德里安(Adrian,Gilbert) | 美國 | 30~40年代 | 電影服裝 | 專為名人設計,影星Joan Crawford、Garbo、Harlow都穿過他的服裝 |
3 | 喬治·阿瑪尼(Armani,Giorgio) | 義大利 | 80~90年代 | 男式及女式的時裝 | 中性,優雅含蓄,大方簡潔,做工考究 |
4 | 蘇拉·阿什里(Ashlev,Laura) | 英國 | 70~80年代 | 家居服裝 | 面料及款式透露著浪漫的維多利亞風格,在服裝與家居方面建立了倫敦風格服飾王國 |
5 | 克里斯托伯·巴倫夏卡(Balenciaga,Cristobal) | 40~60年代 | 時裝 | 20世紀最偉大的服裝設計師之一,他的設計深刻地影響了後來的設計師Hubert de Givenchy,Emanuel Ungaro以及Andre Courreges | |
6 | 皮爾·巴爾曼(Balmain,Pierre) | 法國 | 40~50年代 | 女裝 | 建築設計中得到的靈感套用到了服裝設計上,女裝結構簡潔、優雅、精緻,體現了一種“全新的法國風貌” |
7 | 吉奧夫雷·比尼(Beene,Geoffrey) | 美國 | 60~80年代 | 休閒裝 | 休閒優雅的風格、華麗的裁剪及選用漂亮的面料 |
8 | 比爾·布拉斯(Blass,Bill) | 美國 | 70~90年代 | 男裝 | 高雅的品位和精緻的剪裁,在面料的使用上也有創新 |
9 | 馬克·博昂(Bohan,Marc) | 法國 | 60~80年代 | 男裝 | 精緻高雅風格 |
10 | 雨果·博斯(Boss,Hugo) | 德國 | 80~90年代 | 男裝 | 高級別時尚運動裝 |
11 | 史蒂芬·伯羅(Burrows,Stephen) | 70~80年代 | 女裝 | 極力追求針織衫的懸垂性效果,服裝非常符合身體運動機能,而且善於使用充滿活力的顏色 | |
12 | 皮爾·卡丹(Cardin,Pierre) | 義大利 | 50~60年代 | 男裝 | 開拓設計領域,稀奇古怪的款式設計和對布料的理解,與褶襉、縐、幾何力形巧妙地融為一體 |
13 | 哈蒂·卡內基(Carnegie,Hattie) | 美國 | 30~40年代 | Norell,Trigere及McCardell都被他的設計所感化 | |
14 | 波尼·卡欣(Cashin,Bonnie) | 美國 | 40~50年代 | 休閒裝 | 多層服裝樣式、彈性滑冰服、腳踏車比賽服等 |
15 | 奧列格·卡西尼(Cassini,Oleg) | 法國 | 60~80年代 | 正式服裝 | 為白宮Jcaqueline Kennedy設計正式服裝,現在以其自由風格套裝而著名 |
16 | 可可·夏奈爾(Chanel,Coco) | 法國 | 20~40年代 | 女裝 | 超越生命極限的設計和崇尚自由隨意搭配的風格 |
17 | 利茲·克萊本(C1aiborne,Liz) | 布魯塞爾 | 80~90年代 | 職業裝 | 時尚帥氣、混搭的風格,樣式有“Executive Lady” |
18 | 安德烈·庫雷熱(Courreges,Andr6) | 法國 | 60~70年代 | 迷你裙 | 首次把服裝臀圍線提到中部,成為開一代簡約風尚的超前樣板 |
19 | 西比爾·康納利(Connolly,Sybil) | 愛爾蘭 | 60~70年代 | 大衣 | 以其精細的羊毛服裝及蘇格蘭粗呢服裝而聞名 |
20 | 奧斯卡·德·拉倫塔(de la Renta,Oscar) | 美國 | 60~90年代 | 晚禮服 | 奢侈的服裝設計師,設計有華麗的晚禮服和精緻複雜的裝 |
21 | 安·德默勒萊米斯特(Demeulemeester,Ann) | 比利時 | 90年代 | 女西服 | 製作精良的女西服套裝,選用針織面料,優秀裁剪以及使用單色調 |
22 | 克里斯汀·迪奧(Dior,Christian) | 法國 | 40~50年代 | 高級女裝 | 1947年的新樣式“New Look”十分著名,其特點是細腰、豐胸、短上衣、突出臀部以及長裙 |
23 | 多米尼克·多斯和史蒂芬諾·加本伯納(Dolce,Domenico and Gabbana,Stefano) | 90年代 | 內衣 | 鼓勵年輕人盛裝打扮,性感的女用內衣樣式是其服裝的特色,女性的優雅形態是他們設計服裝所要表達的信息 | |
24 | 佩里·埃利斯(Ellis,Perry) | 美國 | 70~80年代 | 男裝 | 把最新潮的元素加人到經典的服裝樣式中去,使用天然紡織材料,人工織制毛線衫,展現出年輕的活力 |
25 | 傑奎斯·菲斯(Fath,Jacques) | 40~50年代 | 女裝 | 性感的服裝,沙漏式外形,領口很深 | |
26 | 紀安弗蘭科·費雷(Ferré,Gianfranco) | 義大利 | 80~90年代 | 成衣 | 受過建築學的教育,其服裝也具有建築風格,服裝結構很時尚 |
27 | 艾琳·費希爾(fisher,Eileen) | 90年代 | 女裝 | 輕描淡寫的女王風格,為那些並不完美的體形設計舒服合適的服裝 | |
28 | 安妮·福格蒂(Fogarty,Anne) | 英國 | 50~60年代 | 時裝 | 為體型小的人設計服裝,引進時尚變革創新 |
29 | 湯姆·福特(Ford,Tom) | 美國 | 90年代 | 男裝、女裝 | Gucci的新設計 |
30 | 瑪里亞諾·弗圖尼(Fortuny,Mariano) | 美國 | 20~30年代 | 高級時裝 | 他的服裝是褶襉的藝術品,現在為收藏家們所鍾愛 |
31 | 詹姆斯·格拉諾司(Galanos,James) | 美國 | 40~50年代 | 高級時裝 | 第一個美國高級時裝設計師,其設計的高級時裝十分優雅 |
32 | 約翰·加里亞諾(Galliano,John) | 英國 | 90年代 | 舞台裝 | 舞台服裝設計師,設計有針織花邊的裙裝 |
33 | 讓一保羅·伐爾捷(Gauhier,Jean-Paul) | 80~90年代 | 時裝 | 其服裝時髦顯眼,倡導破爛裝,大膽而前衛 | |
34 | 魯地·簡雷齊(Gernreich,Rudi) | 60~70年代 | 襯衫 | 上面是空的游泳衣,裡面不著內衣,透明的襯衫 | |
35 | 休伯特·紀梵喜(Givenchy,Hubert) | 法國 | 50~80年代 | 高級成衣 | 他的靈感來源於Audrey Hepburn,引進了開司米麵料及寬鬆的裙子 |
36 | 阿里克斯·格雷斯(Grès,Alix) | 30~50年代 | 時裝 | 公爵夫人式的懸垂式服裝,她的希臘式筒狀裙懸垂得恰到好處 | |
37 | 霍斯頓(Halston) | 美國 | 70~80年代 | 高級成衣 | 非構造式單衣,講究的開司米羊毛服裝 |
38 | 諾曼·哈特耐爾(Hartnell,Norman) | 英國 | 30~40年代 | 高級時裝 | 20世紀30年代倫敦最大的高級時裝店,為伊莎貝爾女王二世設計加冕時的禮袍 |
39 | 愛迪斯·海德(Head,Edith) | 美國 | 30~50年代 | 時裝 | 好萊塢最知名的設計師之一,影星Liz Taylor、Lana Turner都穿過他設計的服裝 |
40 | 斯坦·荷爾曼(Herman,Stan) | 美國 | 60~90年代 | 制服 | 美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引領全世界制服的設計,如McDonald航空公司的制服就是他設計的 |
41 | 加羅林娜·赫雷熱(Herrera,Carolina) | 80~90年代 | 晚禮服 | 迎合上流社會顧客的品味,主要設計考究的晚禮服,使用的是奢華的面料 | |
42 | 湯米·希爾菲格(Hilfiger,Tommy) | 美國 | 80~90年代 | 男裝 | 品牌形象設計師 |
43 | 馬克·雅各布(Jacobs,Marc) | 美國 | 90年代 | 高級成衣 | 為Perry E1lis設計商標,其設計的商標出色的是皮毛類產品設計 |
44 | 查爾斯·詹姆斯(James,Charles) | 40~50年代 | 超現實主義設計 | ||
45 | 貝齊·詹森(Johnson,Betsey) | 美國 | 60~70年代 | 女裝 | 為Paraphernalia店設計服裝 |
46 | 沃爾夫岡·約普(Joop,Wolfgang) | 德國 | 90年代 | 毛線裙裝 | 德國20世紀90年代著名的設計師 |
47 | 諾瑪·卡瑪利(Kamali,Norma) | 80~90年代 | 毛線裙裝 | 毛線裙裝曾在服裝界轟動一時,年輕人非常喜歡他的設計 | |
48 | 唐娜·卡倫(Karan,Donna) | 80~90年代 | 女裝 | 設計非常時尚的優雅型運動裝,其特點是簡潔利索的外形,包括莎麗質地的裙子和舒適的裙裝 | |
49 | 雷·卡瓦布科(Kawabuko,Rei) | 美國 | 80~90年代 | 女裝 | 強硬氣質的服裝,對傳統的女性樣式具有挑戰性 |
50 | 高田賢三(Kenzo) | 日本 | 70~80年代 | 家居服裝 | 引人注意的是面料質量非常好,喜歡渲染顯示傲慢的顏色,現在又進入到家居時尚設計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