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來源
台灣赤瓟ThladianthapunctataHayata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73(1)卷
10.台灣赤瓟(植物研究)
ThladianthapunctataHayatainJourn.Coll.Sc.Tokyo30(1):119.1911,etinIc.Pl.Formos.1:t.37.1911,et2:35,111,f.1-4.1912;Cogn.inEngl.,Pflanzenr.66(IV.275.1):44.1916.——Thladianthalongifoliaauct.nonCogn.exOliv.:中國高等植物圖鑑4:351,圖6116.1975.p.p.quoaddistrib.Zhejiang.
形態特徵
攀援草本;全體幾乎無毛;莖、枝稍粗壯,有明顯的縱向條紋。葉柄長3-12厘米,有時在上部被稀疏的短剛毛;葉片膜質,長卵形或長卵狀披針形,長8-16(-20)厘米,寬6-10(-12)厘米,邊緣有小齒或缺刻狀的齒,齒端具由於小脈伸出而成的胼胝質小尖頭,上面深綠色,明顯密布由於短剛毛斷裂而成的白色疣狀糙點,甚粗糙,背面淡綠,平滑,無毛,先端漸尖,基部彎缺開放或有時內傾而靠合,半圓形,深1-2厘米,寬0.5-1.5厘米,基部的側脈離彎缺邊緣向外展開。卷鬚稍粗壯,單一,有不明顯的縱紋。雌雄異株。雄花:花序常為總狀或上部分枝成圓錐花序,稀單生,花序軸細弱,長4-8厘米;花梗絲狀,長0.5-1厘米;花萼筒寬鐘形,寬0.5-0.6厘米,長0.4厘米,裂片披針形,長8毫米,基部寬2毫米,先端漸尖,1脈;花冠黃色,裂片長卵形或長卵狀披針形,長1.8-2厘米,寬約1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3-5脈;雄蕊5,兩兩成對,1枚分離,花絲長4毫米,基部被短柔毛,花葯長圓形,長2-3毫米;退化雌蕊半球形,直徑約2-3毫米,基部具3枚長圓形的膜質鱗片,鱗片黃色,長約3毫米。雌花:常單生,稀2-3朵生在長約1厘米的總梗頂端;花梗長2-5厘米,光滑,無毛;花萼和花冠同雄花;花冠常比雄花大,裂片長2-2.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退化雄蕊5,棒狀,兩兩成對生,1枚分離,長約1毫米,頂端被微柔毛;子房卵形,外面稍被微柔毛,後變無毛,長1-1.3厘米,粗4-6毫米,基部稍圓,頂端漸狹,花柱稍粗,長3毫米,頂端分3叉,柱頭3,圓腎形,膨大,徑約1.5-2毫米。果梗細,有不明顯縱紋,無毛,長3-7厘米;果實卵形或長圓形,長3-5厘米,寬2-3.5厘米,基部鈍圓,頂端有小尖頭,表面平滑。種子寬卵形,褐色,長5-6毫米,寬3-4毫米,厚約1毫米,基部圓形,頂端稍狹,兩面有不明顯的疣狀突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產地分布
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和台灣。生於海拔600-900米的山坡、溝邊林下或濕地。
物種鑑別
過去將采自安徽、浙江和福建的本種標本鑑定為長葉赤瓟T.longifolia,這是因為葉形為卵狀披針形十分相似。經仔細檢查,這些標本中子房均平滑而無瘤狀凸起,更不皺褶狀而和後者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