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釋義
yú hòu1.古官名。守望山澤之官。
2.古官名。宇文泰相西魏,始置虞候都督,後因設虞候之官,職掌不盡相同。隋為東宮禁衛官,掌偵察﹑巡邏。唐代後期有都虞候,為軍中執法的長官,五代時都虞候為侍衛親軍的高級軍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步軍司均置都虞候,位次於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此外又有將虞候﹑院虞候等低級武職。
3.宋時官僚雇用的侍從。南宋時在臨安可向"行老"雇用。參閱宋吳自牧《夢粱錄.雇覓人力》。
虞候,中國古代官位名稱。宇文泰相西魏,始置虞候都督,後因設虞候之官,職掌不盡相同。
都虞候,是軍事職官名稱。
宋禁軍各指揮(營)低級統兵官,位次於十將而高於承局。
介紹煬帝改為左右虞候率。
古代官職 相關條目中醫病候學是研究中醫證候的複合病機狀態的學問,是病、證、候三級診斷的一個環節。《中醫病候學》是《中醫證候學》的姊妹篇,是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的基礎論著之...
病候概述 診斷經緯 病候診斷 證象分類 322病候四直都虞候,宋軍官名。
辭彙解釋 官職介紹虞荔(503-561年),字山披,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市)人。南朝大臣,著名文學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虞世南之父。 幼聰敏,有志操,博覽群籍,以善寫文章著...
人物生平 史書記載《六月三日聞王鑑除殿前都虞候孟樞除夔路策應》是宋代詩人戴復古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語出:宋王十朋《會稽風俗賦》:“二賀二虞,蜚聲籍籍;吳融十詔,成於俄刻。”周世則註:“虞世南與兄世基俱善屬文,時人方之二陸。”
基本詞義 虞世基 學術成就 虞世南 學術成就虞詡是漢朝名將,曾任朝歌長,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一帶以平定匪患名震朝野,成語盤根錯節就出自此文。以下是《後漢書·列傳第四十八·虞詡列傳》
簡介 原文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