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具刺灌木,高0.3-1米,具肉質鏈珠狀根;
莖下部少分枝,上部密集多回二叉分枝,幼嫩枝密被短粗毛,有時具4棱,節上托葉腋常生1針狀刺;刺長0.4-2厘米。葉常大小葉對相間,大葉長1-3厘米,寬1-1.5厘米,小葉長可小於0.4厘米,卵形、心形或圓形,頂端銳尖,邊全緣,基部常歪斜,鈍、圓、截平或心形;中脈上面隆起,下面凸出,側脈極細,每邊3-4條,上面光亮,無毛,下面僅脈處有疏短毛。
葉柄長約1毫米,被短柔毛;托葉生葉柄間,初時呈2-4淺至深裂,後合生成三角形或戟形,易脫落。花兩性,1-2朵生於葉腋,2朵者花柄基部常合生,有時在頂部葉腋可6朵排成具短總梗的聚傘花序;花梗長1-8毫米,基部兩側各具苞片1枚;苞片小,披針形或線形。
花萼鍾狀,長約3毫米,綠色或具紫紅色斑紋,幾無毛,裂片4,常大小不一,三角形或鑽形,長約1毫米,宿存;花冠白色,管狀漏斗形,長0.9-1厘米,外面無毛,內面自喉部至冠管上部密被毛,檐部4裂,裂片橢圓形,長3-5毫米;雄蕊4,著生於冠管上部,花絲短,花葯紫紅色,內藏或稍外露;子房4室,每室具胚珠1顆,花柱外露或有時內藏,頂部(3-)4(-5)裂。
核果紅色,近球形,直徑4-6毫米,具分核(1-)2(-4)。花期3-5月,果熟期冬季至次年春季。
本種隨不同環境其體態有較大差異,生於陰濕處的植株其葉較大而薄,刺較長,生於旱陽處植株的葉小而厚,刺較短。
生長習性
多生於陰山坡林下和溪谷兩旁灌叢中。生境幽閉,喜散射光,喜較肥沃的砂質或粘質的微酸性土壤,喜濕怕澇,忌溫差過大,不耐寒。盆栽應注意水分和光照,忌大肥,適當的光照可以促進開花結果提高觀賞價值。
相關物種
短刺虎刺 D. giganteus
浙皖虎刺 D. macrophyllus
大卵葉虎刺 D. major
西南虎刺 D. tsaii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主要有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種子繁殖是每年3-4月播種育苗。
扦插繁殖是分離虎刺母體根際發生的萌孽,另行栽植。分株時期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可全株掘起分成數株,也可從根際一側挖出幼株分離栽植。
用扦插法成活率高。在10℃以上氣溫下隨時都可進行,以5-6月扦插為最好。剪取頂部的枝條,截成10-15厘米,放置陰涼處2-3天,使從插條切口流出的乳汁乾燥或用清水將乳汁洗淨,方可扦插在裝有素沙土或培養土的淺盆中。插後澆足水,以後盆土見於再澆水,2個月後生根。
培植步驟
野生虎刺的培植須掌握以下三步驟,方能達到事半功倍,提高成活率。
(1)挖來的野生虎刺一般根系都不多,必須儘量挑選帶有毛鬚根的植株,如只有主根沒有鬚根則肯定難以成活。挑選後先剪去過長的主根,保留筆鬚根。再進行強修剪。剪除大半部分枝權,並將部分留下枝桿上的葉子也疏去一大半,只留下少數幾片葉子即可。原則上是儘可能少留枝與葉,以減少其養分消耗。不要怕枝形不美,待其成活後養護二年就會恢復優美的形態。
(2)修剪好的虎刺不能急於栽種。必須先行水浸法。把需栽植的虎刺用細繩捆起來,放入水桶內,水可用雨水或隔夜自來水。把虎刺的根部及下部枝桿全部浸泡在水中,浸泡時間約二十四小時最為適宜。此時根須顏色泛紅,即可拿出栽植。
(3)虎刺多生長在山林陰濕處。喜酸性沙壤土。宜栽植在蔽蔭處,以曬不到陽光為好。栽植時間以清明前後為妥,不宜過早。
盆景製作
首先選擇粗壯生長旺盛的枝條作為未來的扦插條。在枝條上部幼嫩部分選擇切面,在3個莖刺上1-2毫米處切去枝條頂端。由於虎刺莖的芽原基幾乎同時分化,最終將分化為3個幾乎相同的枝條,讓其生長1-2年,使其比較充分生長。在扦插前2個月,將扦插枝條環割,讓枝條在環割上端貯存足夠的營養,以利於扦插時較快地形成愈傷組織,分化出幼根。經上述技術處理的枝條能很快地培育成造形美觀的小盆景。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
採集:全草及根全年可采,洗淨,切碎,曬乾。
性味:苦甘,平。
⑴《本草圖經》:"味甘。"
⑵《浙江民間草藥》:"味甘,性平,無毒。"
⑶《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性平,味苦甘,無毒。"
功用主治:祛風利濕,活血消腫。治痛風,風濕痹痛。痰飲咳嗽,肺癰,水腫,痞塊,黃疸,婦女經閉,小兒疳積,蕁麻疹,跌打損傷。
⑴《本草圖經》:"理一切腫痛風疾。"
⑵《植物名實圖考》:"補氣血。"
⑶《浙江民間草藥》:"根及花:活血,利關節。治風氣。"
⑷《杭州藥植志》:"治風濕痛。"
⑸《廣西藥植名錄》:"根:止咳,補血氣。治肺病,內傷。"
⑹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利尿消腫,活血散瘀。治急慢性肝炎,脾臟腫大。"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用1~2兩);或入散劑。外用:搗敷、搗汁潦或研末撒。
化學成分:大形虎刺的根含多種蒽醌類成分虎刺素、虎刺醇、虎刺尼定、羥基虎刺素、去甲基虎刺素、去甲基羥基虎刺素、苄基紫黃茜素、茜素-1-甲醚、5-羥基茜素-1-甲醚。
民族藥志要
僳僳藥四曲馬此:根或全株治肝炎,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怒江藥》。
畲藥老鼠刺,鳥不踏,繡花針,倒翻針,黃雞腳:根治肝炎,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齲齒痛《畲醫藥》。
苗藥繡花針,遠志:全株用於風濕痹痛,腰痛《湘藍考》。
瑤藥黃雞站:用於貧血,神經衰弱,病後體虛,疳積。
土家藥貓兒刺:根用於風濕腫痛,痹痛,癱瘓,手足不舉及牙痛。
選方
⑴治痛風:虎刺鮮根或花一兩(乾根三至五錢)。煎汁用酒沖服。(《浙江民間草藥》)
⑵治風濕關節、肌肉痛:繡花針全草一至三兩。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間草藥》)
⑶治痰飲咳嗽:虎刺鮮根二至三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⑷治肺癰:虎刺三兩,豬胃燉湯,以湯煎藥服。每日一劑。(《江西民間草藥》)
⑸治水腫:虎刺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⑹治脾虛浮腫:繡花針乾根一兩,毛天仙果乾根二兩,陳皮三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⑺治黃腫:虎刺根一兩(或連莖葉用一兩五錢),野南瓜根一兩,豬腰子一對。水燉,去渣,兌黃酒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⑻治痞塊(肝脾腫大):一繡花針根一兩,甘蔗根七錢。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間草藥》)
⑼繡花針鮮根一至二兩,羊肉酌量。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⑽治黃疸:虎刺根一兩,茵陳三錢。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⑾治急性肝炎:鮮虎刺根一兩,陰行草三錢,車前五錢,冰糖少許。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⑿治月經不調、閉經:虎刺根三錢,天青地白、長梗南五味子藤各二錢,梵天花根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⒀治奶腫硬塊:虎刺根一兩,搗沖酒服。(《浙江民間草藥》)
⒁治小兒疳積:繡花針鮮根、茅莓乾根、醉魚草乾根各二至三錢。水煎或加瘦豬肉同煎服。(《福建中草藥》)
⒂治蕁麻疹:虎刺鮮根二至三兩。水煎,沖黃酒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⒃治手腳爛癢:虎刺全草,研末,搽患處。(《湖南藥物志》)
⒄治跌打損傷:虎刺根五錢至一兩,用黃酒適量煎服,連服一星期。(《浙扛民間常用草藥》)
醫藥
【傈僳藥】四曲馬此:根或全株治肝炎,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怒江藥》。【畲藥】老鼠刺,鳥不踏,繡花針,倒翻針,黃雞腳:根治肝炎,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齲齒痛《畲醫藥》。【苗藥】繡花針,遠志:全株用於風濕痹痛,腰痛《湘藍考》。【瑤藥】黃雞站:用於貧血,神經衰弱,病後體虛,疳積。【土家藥】貓兒刺:根用於風濕腫痛,痹痛,癱瘓,手足不舉及牙痛。
根、全株(虎刺):甘、苦,平。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止痛。用於咽喉腫痛,風濕關節痛,痛風,風濕痹痛,感冒咳嗽,黃疸,肝脾腫大,肺癰,水腫,經閉,小兒疳積,跌打損傷,齲齒痛。 花(伏牛花):甘、苦,平。祛風除濕,舒筋止痛。用於風濕痹痛,頭痛,四肢拘攣。
觀賞價值
虎刺枝葉茂密,初夏白花繁盛,秋冬果實纍纍,鮮艷悅目。具有形體小巧、姿態雅美、四季常綠、小中見大的特點。是觀葉、觀花、觀果兼而有之的極富觀賞價值的常綠小灌木,深得廣大盆景愛好者的青睞。
茜草亞科植物
茜草亞科植物的子房每室有1顆胚珠。 本亞科約有13族、146屬、6307種, 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尤以熱帶地區為多。中國約有11族、40屬、304種,全國均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