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咖啡

小粒咖啡

小粒咖啡原產衣索比亞或阿拉伯半島。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均有栽培。特點是香而不烈,濃而不苦。小粒咖啡的加工方法有乾製法和濕製法,在生產實踐中常採用的是乾製法,其優點是方法簡單,設備費用低,適宜山區種植農戶使用,湯郎、皎平等地區都是採用乾製法加工,其方法就是將開發果集中晾曬在場壩上,直到曬乾為止,然後除去果殼,可用去殼機或用杵和臼去殼,再用簸箕揚掉外殼,接著進行篩撿,去掉雜質,就成為商品咖啡豆。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小喬木或大灌木,高5-8米,基部通常多分枝;老枝灰白色,節膨大,幼枝無毛,壓扁形。葉薄革質,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4厘米,寬3.5-5厘米,頂端長漸尖,漸尖部分長10-15毫米,基部楔形或微鈍,罕有圓形,全緣或呈淺波形,兩面無毛,下面脈腋內有或無小窩孔;中脈在葉片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7-13條;葉柄長8-15毫米;托葉闊三角形,生於幼枝上部的頂端錐狀長尖或芒尖,生於老枝上的頂端常為突尖,長3-6毫米。聚傘花序數個簇生於葉腋內,每個花序有花2-5朵,無總花梗或具極短總花梗;花芳香,有長0.5-1毫米的花梗;苞片基部多少合生,二型,其中2枚闊三角形,長和寬近相等,另2枚披針形,長為寬的2倍,葉形;萼管管形,長2.5-3毫米,萼檐截平或具5小齒;花冠白色,長度因品種而異,一般長10-18毫米,頂部常5裂,罕有4或6裂,裂片常長於花冠管,頂端常鈍;花葯伸出冠管外,長6-8毫米;花柱長12-14毫米,柱頭2裂,長3-4毫米。漿果成熟時闊橢圓形,紅色,長12-16毫米,直徑10-12毫米,外果皮硬膜質,中果皮肉質,有甜味;種子背面凸起,腹面平坦,有縱槽,長8-10毫米,直徑5-7毫米。花期3-4月。

生長環境

本種為咖啡屬中最廣泛栽植種。由於其抗寒力強,又耐短期低溫,在熱帶地區可生長於海拔2100米的高山上,但不耐旱;枝條比較脆弱,不耐強風;抗病力比較弱;果成熟後易脫落;經加工後咖啡味香醇和含咖啡因成分較低。

產地及分布

原產於衣索比亞或阿拉伯半島。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有栽培。

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

咖啡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在生產上,大多數採用種子進行有性繁殖培養實生苗,供大面積種植。

1、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一次性能獲得大量苗木的繁殖方法,首先是選種及種子處理,良種是培育壯苗,提高單產的基礎,必須認真選擇良種,咖啡母樹上,選擇完全成熟,果形正常,充實飽滿,大小一致,具有兩粒種子的果實。把選擇的果實去掉果皮,操作必須小心,防止破壞種子,影響發芽率,然後把去皮的種子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晾乾,種殼變白後即可貯藏,不能暴曬種子,將種子裝入竹籮或布袋中,每月在溫和的陽光下翻曬一次,使久貯的種子保持較高的發芽率。苗床底整理好以後,就可以進行播種,按照播1千克種子,需 1.5平方米苗床,每千克種子約為3500——4000粒,出苗率在80%以上的,可移苗2500——3000株,播種前可用40℃溫水浸種12小時催芽,效果最好。播種後50——80天即可出苗,當苗木出現兩片葉子時就可將幼苗移栽到營養袋中管理,起苗時苗床淋上水,根部儘量多帶些土,注意不要傷根和莖。栽好後澆足定根水,用小蔭棚遮蔭。幼苗期苗木容易乾旱枯死,應及時補充水分,每天淋水1——2次,雨天可少一些。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要施第一次水肥,每畝施用人糞尿1000千克,過磷酸鈣5千克,兌水2000千克,以後到4——5對真葉和7——8對真葉時各施一次水肥,苗木出苗前1——2個月停止施肥,使苗木穩定有利於定植後成活。

2、無性繁殖

咖啡的無性繁殖主要採用插條法和芽接法。插條繁殖的植株生長較快,其生長量大,分枝位低,便於管理。較好的扦插苗床是採用恆濕插床,它可以大大節省淋水用工,插條的髮根率和成活率葉較高,但成本較高,在我縣山區育苗不適宜採用,在此就不作詳述。

小粒咖啡種植地的規劃和定植

1.咖啡定植地的選擇

咖啡的生長發育與氣候環境條件有密切關係。在風大,氣溫高,光照強,土壤易乾旱的地區,植株枝條腋芽趨向於分化成花芽,枝條生長量較小,易造成早衰。因此,要選擇靜風,濕度較大,光照較短的地方作園地。小粒咖啡是需水又怕水份過多的植物,雨量在1400mm以下的地方,應選擇有灌溉條件或有水利設施的地方,咖啡根系的好氣性很強,土壤排水不良,應增設排水溝。土壤含沙量大,保水肥力差的,要使用復蓋物,增施有機肥料。坡地的地方要改為梯地才適宜種植。在定植前2——3個月將栽植孔挖好,挖溝時將表土、心土分開,心表土回溝,並每畝施100千克鈣鎂磷肥,有條件的地方施土雜肥2——5千克作基肥,於栽植前15天左右將表土填溝(表土與基肥混合均勻),以免栽后土壤下陷,影響成活。

2、小粒咖啡的定植技術

小粒咖啡的定植根據不同品種,修剪制度,氣候及土壤條件,農業技術措施而定。常用的株行距是2米*1.2米(畝植278株),2米*1米(畝植333株),1.8米*2米(畝植185株),湯郎鄉一般採用2米*1米的規格。一般在雨季開始後定植,湯郎氣溫較高,雨水集中在下半年,宜在7——9月份定植,選擇陰天或土壤濕潤時定植,保證苗木成活。定植時選擇壯苗,要求頂芽穩定,植株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壯苗定植。劣苗、彎根、畸形苗應淘汰。根據當時定植材料的情況和要求不同,定植種苗有以下4種不同方法:

2.1 裸根定植:定植時主根要直,側根分布舒展,保持原來的自然狀態,分層回土,壓實,使根繫緊貼泥土,但不能壓得過緊,避免傷根,植後復蓋、澆水。

2.2 帶土定植:氣候條件差,澆水有困難時,採用此法,成活率高,但運輸不便,花工多,大面積生產少採用。

2.3 截乾定植:一般用於2年生以上,苗高1米以上的苗木,在離地面25——30厘米處截乾後定植,成活率較高,成活後要及時修芽。

2.4 袋裝苗定植:採用袋裝苗定植時,為了防止彎根,在定植前,要進行切根定植,尤其是隔年苗,必須做到,否則勢必造成彎根死苗。

3、栽植初期管理

小粒咖啡植株後恢復生長時,最怕旱,要經常保持天然濕潤,定植後及時澆定根水,以後根據情況,隔3——5天澆水一次,直到成活。在乾熱河谷地方,栽植以後要及時在植株周圍蓋草,以降低土溫,保持天然濕潤,有利於髮根。

小粒咖啡的整形與修剪

咖啡幼樹栽後一、二年內抽生一些次生莖,保留這些莖就可以形成多乾樹形,但這些次生莖的發育是不規則的,它對產量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必須進行整形。根據不同品種枝條及生長習性和結果習性及不同環境、不同管理條件,分別採用合理的整枝修剪形式,一般小粒咖啡的整形修剪概括為單幹型和多乾型兩種基本類形。在祿勸湯郎、皎平等地區,由於高溫多雨、海拔較低,主幹枝條生長迅速,二、三分枝較少抽生,切結果比較少,在隱蔽的樹冠內部結果更少,因此,宜採用以一分枝結果為主的多乾型整形。

多乾型整形就是多乾輪換更換咖啡樹主幹的形式,咖啡植株結果3——5年後,由於主幹繼續生長,結果部位就逐漸升高,生長量逐年減小,產量下降,此時必須及時更換主幹。方法有:

一次輪換法:多乾型咖啡樹,每年每株更新1——2條老乾,同時保留1——2條新乾,稱多次輪換法,於截乾前一年,在老乾基部保留1——2條新生枝,當植株在當前采果後,在長新直生枝上方把老乾截掉。多次輪換的形式有分為四乾三次輪換、五乾三次輪換等方式。咖啡植株整形後可繼續保持高產,以新生的枝條來維持產量。

病蟲害防治

一、小粒咖啡主要蟲害及防治方法

咖啡蟲害種類繁多,僅雲南就有100多種害蟲為害咖啡,現以為害性較大的主要害蟲的發生和為害情況及防治措施整理如下:

1、咖啡鏇皮天牛:主要以幼蟲鏇食幼鄰咖啡樹基部皮層,使咖啡莖桿呈螺鏇狀傷痕,隨著蟲鄰的增長逐步蛀入木質部,盤鏇向上連續蛀食,致使咖啡樹枝葉枯黃,長勢衰弱,直至碑風折斷或全株死亡。

2、咖啡滅字虎天牛 :以幼蟲危害咖啡樹幹木質部,把咖啡樹蛀成縱橫交錯的隧道,致使咖啡落葉、枯枝,嚴重時全株死亡。

3、咖啡根粉蚧:主要為害咖啡根部,吸食植物汁液,影響開花結果,嚴重時全株死亡。

以上幾種蟲害是祿勸咖啡種植區最常見的蟲害,其防治效果以4——6月噴灑來福靈、長效氧化樂果、呋喃丹等藥物為佳。

二、咖啡病害及防治

1、咖啡細菌性葉斑病:本病主要危害定植後不久的幼樹,造成嚴重落葉,嚴重時枝條幹枯,幼果壞死。防治此病害,在發病期間噴1%波爾多液或50%氯氧化銅70倍液,每兩星期噴一次。

2、咖啡鏽病:本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葉片感病後乾枯呈褐色,嚴重時大量落葉,產量下降,甚至整株死亡,在湯郎地區,海拔較低,發病略為嚴重,栽培管理中適當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抗病力,藥物防治一般使用0.5%——1%等量式波爾多液、50%氧化繡靈1000倍液,20%粉繡靈400倍液防治鏽病效果很好。

3、咖啡炭疽病:時一種分布十分廣泛的病害,幾乎所有栽培咖啡的地區,都有此病的發生,主要危害葉片、果實,造成落果,降低產量,防治此病應加強咖啡樹的管理,修除病枝病葉,增強抗病力,發病期間可用1%波爾多液、40%氧化銅100倍液、70%百菌清250倍液等藥物噴施,能有效地防治此病引起的枝條回枯。

4、小粒咖啡病害的種類非常繁多,除上述幾種常見的病害外,還有咖啡褐斑病、咖啡幼苗立枯病、咖啡紅根病、咖啡褐根病等一些病害為害咖啡,但這幾種病害在湯郎等自治區、種植區不為常見,這裡就不作詳細敘述,總之,應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修除病枝、病葉,控制結果量,使植物生長旺盛,增強咖啡的抗病力,減輕發病。

採收與加工

一、實時採收

小粒咖啡果實經過8——10個月的發育過程已經成熟,應適時進行採收。當果實呈金黃至鮮紅時為最適宜採收期,如達到紫紅或乾黑則為過熟,會影響色澤和品味,小粒咖啡的採收期較為集中,應隨熟隨收,湯郎、皎平耿地區的採收期為10——12月份。

二、小粒咖啡的初加工

小粒咖啡的加工方法有乾製法和濕製法,在生產實踐中常採用的是乾製法,其優點是方法簡單,設備費用低,適宜山區種植農戶使用,湯郎、皎平等地區都是採用乾製法加工,其方法就是將開發果集中晾曬在場壩上,直到曬乾為止,然後除去果殼,可用去殼機或用杵和臼去殼,再用簸箕揚掉外殼,接著進行篩撿,去掉雜質,就成為商品咖啡豆。

主要價值

種子:苦、澀,平。助消化,利尿,提神。

小粒咖啡的生長環境

雲南咖啡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了濃而不苦,香而不烈,帶一點果味的獨特風味,世界一流咖啡專家評價是全世界最好的咖啡,其栽培技術,單產也是世界一流的。

咖啡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蔗糖以及澱粉、咖啡因等物質,製成飲料後香氣濃郁、滋味可口、營養豐富,因而成了和茶葉、可可組成的世界三大飲料,並雄居榜首。雲南咖啡屬阿拉伯原種的變異種,經過長期的栽培馴化而成,一般稱為雲南小粒種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歷史。為什麼說它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呢?

咖啡品質決定於所生長的環境、氣候和栽培管理技術等多種因素。它的最佳生長環境是緯度低、海拔高、雨量足、陽光適宜,因此北緯15。至北回歸線之間是咖啡的理想生長地帶。但處於這個地帶上其他地區的如美國夏威夷、沙烏地阿拉伯等,或是海拔低、或是沙漠少雨,都不利於咖啡生長,唯有處於這個地帶上的雲南南部正好具備了各種條件。據專家測定,小粒種咖啡應種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若海拔太高則味酸,太低則味苦。雲南咖啡多數植于海拔1100米左有的乾熱河谷地區,所以酸味適中,香味濃郁且醇和。就氣候條件而言,雲南南部光照時間長,有利於植株的生長及光合作用,而且晝夜溫差大,晚上溫度低,有利於咖啡養分的積累,所以雲南小粒咖啡所含的有效營養成分高於國外的其他咖啡品種。小粒種咖啡容易感染鏽病,產生繡病後產量和質量都深受影響。雲南熱區由於乾濕分明,每年鮮果紅熟正好進入旱季,相對濕度低,不利於鏽病皰子的形成和生長。由於雲南咖啡優異的品質,六十年代以"潞江一號"進入倫敦市場,就被評為一級品。近幾年,世界上著名的雀巢、麥氏公司等咖啡公司都紛紛到雲南開闢原料基地,雲南出產的產品也逐漸享譽海內外。現在雲南的咖啡全省平均單產已達96·4公斤,潞江一個家庭承包地創下了400公斤的世界記錄。聯合國計畫開發署的一位咖啡首席專家史泰首斯在參觀了潞江農場的咖啡園後說:“我看過世界上無數個咖啡園,這裡的管理是世界一流的,單產也是最高的。”

小粒咖啡沖煮全攻略之虹吸壺

概況

來源:雲南特產網-小粒咖啡

特點:煮出的咖啡香度好、醇度高。

小粒咖啡小粒咖啡

對應的咖啡豆:非重度烘焙的單品咖啡豆和綜合咖啡豆,例如:藍山、哥倫比亞、巴西等。

適應人群

追求咖啡品質、不怕洗壺麻煩、富有不斷探索精神的人士。

準備材料

1)適量的純淨水;可以使用家用飲水機所用的那種純淨水或經過過濾的自來水。

2)咖啡豆/咖啡粉若干;

虹吸壺一杯咖啡的水量是110毫升(但煮完後水量會減少五分之一左右),對應的咖啡粉約15克;

如果條件具備,最好選用出廠10天內的咖啡豆,並在沖煮咖啡前將其磨成咖啡粉末;

咖啡粉的細度可參照市面所售的“特細粒”砂糖的粗細。

3)虹吸咖啡壺一套(這裡使用的是Hario TCA-3型),包括:上蓋、上座、下座、虹吸壺支架、過濾器、酒精燈(使用濃度為95%的工業酒精)和酒精燈防風罩.因為酒精燈的火力在使用過程中調整起來有一定困難,所以要將其調小一點兒(棉芯只要稍微漏出頂端2~3毫米即可)。

4)10克的咖啡量勺一隻;

5)竹攪棒一把;

6)虹吸壺使用的濾布或濾紙一張;濾布在第一次使用前要先用熱水燙一下,以去除雜味。

7)潮濕的抹布一塊;

8)用於計時的指針式鐘錶一塊;

具體沖煮步驟

1)往虹吸壺下座中加入適量的純淨水(可使用經過加熱的純淨水,以縮短燒水的時間。在本次操作中,加入的水量是2.5杯,即大約280毫升,兩杯的水量是給客人/朋友的,多出的半杯專供沖煮者事先品嘗,若到時感覺口味異常,就不要給客人飲用了,呵呵);

2)在酒精燈中的燃料充足的條件下,將其點燃並放置於虹吸壺下座的正下方;

3)將套有濾布/濾紙的過濾器固定在虹吸壺上座之上,並確保過濾器的位置是在正中央(如果位置偏了,可用竹攪棒進行調整);

4)將適量的咖啡粉(2.5杯水量對應約37克咖啡粉,可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整)倒入虹吸壺上座。水平晃動上座幾下,以使咖啡粉均勻復蓋於過濾器之上;

5)將虹吸壺上座斜斜地插入下座,但不要插緊(若在水開後才將上座插入,則沸騰的熱水可能會突然噴出,相當危險,切記!);

6)當下座的水完全沸騰後,將酒精燈暫時挪開約10秒鐘,再挪回來,但不要放在下座正下方,應該略微偏離中心的位置。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可使水溫下降到最適宜的溫度--95度左右;二是減弱酒精燈的火力(剛才說過的,酒精燈在調整火力方面不太方便,這也是有些人會輪換使用兩隻酒精燈或使用可調火力的瓦斯爐的原因);

7)扶正上座,並將其插入下座(略微用力即可);

8)這時下座中的水因加熱後壓力增大,會沿著上座的立管流入上座。當下座中的水只剩下1/3時,將研磨好的咖啡粉倒入上座,並用竹攪棒從四周向中間潑濕咖啡粉;

9)在咖啡粉被完全潑濕後,開始計時(這時不要攪拌咖啡混合液,此階段被稱為“燜”);

10)大約45秒後,使用竹攪棒快速攪拌咖啡溶液。在液體表面出現一層泡沫後,可停止攪拌。再等上幾秒鐘,即可將酒精燈撤走並熄滅;

11)用事先準備好的濕抹布擦拭下座,給下座降溫;擦拭順序是先擦底部再擦四周,且不要在一個位置停留過久,以免下座冷卻不均而炸裂。如果手法熟練的話,可用一隻手拿抹布擦拭下座,用另一隻手拿攪棒攪動咖啡溶液,以加速其冷卻。

12)下座遇冷後,內部壓力隨之下降,從而導致上座中的咖啡溶液被吸回下座(這也是虹吸壺名稱的由來);

13)當上座中的咖啡溶液被完全吸回後,拔出上座,並將下座中的咖啡液倒入事先溫過的咖啡杯即可。

當上座中的咖啡溶液被吸到下座時,在最後階段,會在下座液面之上形成一些泡沫。通過觀察泡沫的形態,即可判斷火候和萃取是否合適:如果呈現出大量細細的泡沫,則表明煮咖啡的火候太大了,這時咖啡口味會相當苦澀;如果是大大的汽泡,且在幾秒鐘後消失,則表明火候比較理想;如果幾乎沒有泡沫,則表明火候不足。若發現火候不合適,可在以後的沖煮中通過增減“燜”的時間等手段加以調整。

補充

說了這么多,其實這只是使用虹吸壺的基本用法(還有雙沖法、聞香法、粘度法等等),只要平時多加練習,並根據實際口感不斷進行修正,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煮出一杯真正適合自己的好咖啡。

茜草亞科植物

茜草亞科植物的子房每室有1顆胚珠。 本亞科約有13族、146屬、6307種, 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尤以熱帶地區為多。中國約有11族、40屬、304種,全國均有分布。
糙葉豐花草
厚梗染木樹
多花大沙葉
九節族
浙皖虎刺
羅浮粗葉木(原變種)
蔣英木
石核木
少花茜草(變種)
卵葉茜草(原變種)
海岸桐族
海南虎刺
泡果茜草
長萼粗葉木(原變種)
丁茜族
柳葉虎刺
台灣虎刺
鈕扣草族
斜基粗葉木(原變種)
多花三角瓣花(亞種)
紅果薄柱草
黑果薄柱草
四蕊三角瓣花(原亞種)
林生粗葉木(變種)
豬肚木
魚骨木(原變種)
管花(原變種)
南山花(原亞種)
魚骨木屬
長葉彎管花(變種)
虎克粗葉木(原變種)
紅芽大戟族
墨苜蓿屬
紅芽大戟屬
南山花屬
茜草族
二萼豐花草
瓊島染木樹
梗花粗葉木(原亞種)
粗梗粗葉木(亞種)
大粒咖啡
粗葉木屬
石核木屬
小粒咖啡
雲南鉤毛草
四川虎刺
長柱草屬
庫茲粗葉木(變種)
硬毛粗葉木(變種)
泡果茜草屬
寬昭粗葉木(變種)
睫毛粗葉木(變種)
藍花車葉草
雲南染木樹
無毛大砧草(變種)
中國茜草(原變種)
白馬骨屬
蔓虎刺屬
鉤毛草屬
海南染木樹
光萼大沙葉(變型)
大沙葉(原變型)
毛葉九節(變種)
貴州紅芽大戟
倒卵葉魚骨木(變種)
海岸桐
雞矢藤族
瓊梅屬
長柱山丹屬
龍船花屬
蓋裂果
墨苜蓿
豐花草
山東豐花草
白馬骨族
雙角草
雙角草屬
魚骨木族
頭九節屬
西南虎刺
虎刺
巴戟天族
絨毛大沙葉
虎刺組
島虎刺組
四蕊三角瓣花
海南三角瓣花(亞種)
狹葉咖啡
長葉穴果木
海茜樹
虎刺屬
咖啡族
穴果木屬
曲毛日本粗葉木(變種)
日本粗葉木(原變種)
毛枝粗葉木(變種)
寬葉日本粗葉木(變種)
欖綠粗葉木(變種)
尖峰粗葉木(變種)
車葉草屬
海茜樹屬
拉拉藤屬
長柱花
對葉車葉草
咖啡屬
毛茶
蔓虎刺
薄柱草
大葉魚骨木
魚骨木
瓊梅
蓋裂果屬
剛果咖啡
闊葉豐花草
短刺虎刺
大卵葉虎刺
雲桂虎刺
廣西虎刺
南山花
穴果木
巴戟天屬
丁茜
九節(原變種)
愛地草
頭九節
彎管花
丁茜屬
九節屬
蔣英木屬
愛地草屬
彎管花屬
香港大沙葉
汕頭大沙葉
糙葉大沙葉
紅芽大戟
海岸桐屬
中粒咖啡
薄柱草屬
毛茶屬
豐花草屬
染木樹
染木樹屬
大沙葉
長柱山丹
大沙葉屬
茜草屬
六月雪
紅大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