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拉丁名:Canthiumdicoccum(Gaertn.)TeysmannetBinnedijkvar.dicoccum
科中文名:茜草科
科拉丁名:Rubiaceae
屬中文名:魚骨木屬
屬拉丁名:Canthium
國內分布:產廣東、香港、海南、廣西、雲南和西藏的墨脫。
國外分布: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及澳大利亞。
中國植物志:71(2):011
來源:植物通www.plant.ac.cn
命名來源
魚骨木(原變種)Canthiumdicoccum(Gaertn.)TeysmannetBinnedijkvar.dicoccum來源:中國植物志第71(2)卷||茜草科RUBIACEAE||魚骨木屬CanthiumLam.||魚骨木(原變種)Canthiumdicoccum(Gaertn.)TeysmannetBinnedijkvar.dicoccum
3a.魚骨木(原變種)圖版4:1-4
Canthiumdicoccum(Gaertn.)TeysmannetBinnedijkvar.dicoccum
形態特徵
無刺灌木至中等喬木,高13-15米,全部近無毛;小枝初時呈壓扁形或四稜柱形,後變圓柱形,黑褐色。葉革質,卵形,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10厘米,寬1.5-4厘米,頂端長漸尖或鈍或鈍急尖,基部楔形,乾時兩面極光亮,上面深綠,下面淺褐色,邊微波狀或全緣,微背卷;側脈每邊3-5條,兩面略明顯,小脈稀疏,不明顯;葉柄扁平,長8-15毫米;托葉長3-5毫米,基部闊,上部收狹成急尖或漸尖。聚傘花序具短總花梗,比葉短,偶被微柔毛;苞片極小或無;萼管倒圓錐形,長1-1.2毫米,萼檐頂部截平或為不明顯5淺裂;花冠綠白色或淡黃色,冠管短,圓筒形,長約3毫米,喉部具絨毛,頂部5裂,偶有4裂,裂片近長圓形,略比冠管短,頂端急尖,開放後外反;花絲短,花葯長圓形,長約1.5毫米;花柱伸出,無毛,柱頭全緣,粗厚。核果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略扁,多少近孿生,長8-10毫米,直徑6-8毫米;小核具皺紋。花期1-8月。產地
產廣東、香港、海南、廣西、雲南和西藏的墨脫。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及澳大利亞。生長環境
常見於低海拔至中海拔疏林或灌叢中。用途
本種木材暗紅色,堅硬而重,紋理密緻,適宜為工業用材和藝術雕刻品用。茜草亞科植物
茜草亞科植物的子房每室有1顆胚珠。 本亞科約有13族、146屬、6307種, 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尤以熱帶地區為多。中國約有11族、40屬、304種,全國均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