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葉蘭

蔥葉蘭

蔥葉蘭(學名:Microtis unifolia (Forst.) Rchb. f.):塊莖較小,近橢圓形,基部有膜質鞘。葉1枚,生於莖下部,直立或近直立,葉片圓筒狀。總狀花序長2.5-5厘米,通常具10餘朵花;花綠色或淡綠色;花瓣狹長圓形,長約1.2毫米,寬約0.5毫米,先端鈍;唇瓣近狹橢圓形舌狀。蒴果橢圓形,長約4毫米,寬2-2.5毫米。花果期5-9月。 生於海拔100-750米的草坡上或陽光充足的草地上。分布於中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嶼。 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塊莖較小,近橢圓形,長4--7毫米,寬36毫米。莖長15—30厘米,基部有膜質鞘。葉1枚,生於莖下部,直立或近直立,葉片圓筒狀,近軸面具1縱槽,長16—33厘米,寬2--3毫米,下部約1/5抱莖。總狀花序長2.5—5厘米,通常具10餘朵花;花苞片狹卵狀披針形,長1--2毫米;花梗很短,連同子房長2—3.5毫米;花綠色或淡綠色;中萼片寬橢圓形,長約2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鈍,多少兜狀,直立;側萼片近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約1.5毫米,寬約0.8毫米;花瓣狹長圓形,長約1.2毫米,寬約0.5毫米,先端鈍;唇瓣近狹橢圓形舌狀,長1.5—2毫米,寬約1.2毫米,稍肉質,無距,近基部兩側各有1個胼胝體;蕊柱極短,頂端有2個耳狀物。蒴果橢圓形,長約4毫米,寬2--2.5毫米。花果期5--6月或8--9月(台灣)。

產地分布

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南部(江北)。生於海拔100--750米的草坡上或陽光充足的草地上。但據台灣文獻記載,可分布到2000米以上。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嶼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紐西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