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蔡天心(1915~1983),原名蔡國政,曾用名蔡哲、君謨、白石。1915年6月生於遼寧省遼陽市常家灣子一個中農家庭。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5月去延安,先在中央黨校學習,後調中央研究院文藝理論研究室任秘書、研究員,並為延安“文抗”會員,1944年調中央黨校四部任教員,同年和女作家江帆結婚。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回響黨的號召,返回東北老家開展對敵鬥爭,曾在遼寧省政府、遼西一地委工作過,後任吉林大學教授。“四保臨江”戰役期間,任遼寧一地委(即通化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兼臨江縣宣傳部長。“四保臨江”戰役緊張階段,下鄉在臨江崗頭訓練民兵,發動民眾參加支前並領導當地的土地改革運動。他在回憶“四保臨江”艱苦戰鬥的歲月時曾說了這樣的名句:“孤城日落,亂山草叢,莽原千里英姿發。軍號長鳴震林海,馬蹄踏碎冰川月”。“四保臨江”戰役勝利後,去瀋陽東北局文委工作。1953年至1963年,從事專業創作。1977年,蔡天心調到北京,在外文出版社主管文藝書籍編審工作,1983年,因病去世,享年68歲。
作品
蔡天心是位較有影響的作家,他的作品,題材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歷史題材方面;二是表現東北農村農業合作化鬥爭和生產發展方面。主要作品有反映東北人民抗日鬥爭的短篇小說集《長白山下》(1945年,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反映農業會社抗旱鬥爭的《葦青河上》(1945年,遼寧人民出版社)、描寫農業合作化鬥爭的《初春的日子》(1956年,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和表現東北人民抗日鬥爭的《東北之谷》(1957年,遼寧人民出版社);中篇小說《扶持》(1956年,作家出版社)、《蠢動》(1958年,作家出版社);長篇小說《大地的青春》、《渾河風暴》等,另有詩集詩詞集《晴雪集》、散文《毛主席到了高坎鄉》、評論集《文藝論集》等。另外,還有些小說、論文、散文和詩歌,散見於《處女地》、《文學青年》、《文藝紅旗》、《鴨綠江》、《收穫》、《文藝報》等刊物,尚未成集。
遼寧作家協會會員
遼寧省作家協會是中共遼寧省委領導下的正廳級人民團體單位,是省委和省政府聯繫遼寧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主要擔負著“協調、聯絡、服務、倡導”職責,是繁榮文學事業、加強先進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