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

艾青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於浙江金華,現代文學家、詩人。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幼年時期

艾青於1910年陰曆2月17日生於浙江金華的一個地主家庭。母親生他時難產,生了三天三夜,一個算卦的又說他是“克父母”的,因此他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甚至不許他叫父母為“ 爸爸媽媽”,只能叫“叔叔嬸嬸”。由於家裡不喜歡這個“克父母”的嬰兒 ,就託付給大堰河收養,然而這個婦女卻十分疼愛他。

學生時期

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畈田蔣村的一個封建家庭。自幼由一位貧苦農婦養育到5歲。

1917年就讀於金師附小。

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

1928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學習繪畫,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

國統區時期

發表作品

艾青艾青

1932年初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寫了不少詩,《大堰河——我的保姆》引起轟動。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後陸續出版詩集《北風》、《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陽》(1947)、《黎明的通知》《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春天》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後的詩集有《歡呼集》、《光的讚歌》等。

1935年出獄,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文藝陣地》編委、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等。

解放區時期

擔任主編

1941年赴延安任《詩刊》主編。出版了《北方》《向太陽》《曠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鑽》等9部詩集。

新中國以後

擔任《人民文學》副主編。著有詩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春天》《海岬上》。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直到1976年重又執筆,出現了創作的另一個高潮。

改革開放後

作家協會副主席

1979年平反,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有詩集《彩色的詩》《域外集》,出版了《艾青敘事詩選》《艾青抒情詩選》。

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

其詩作《我愛這土地》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九年級下冊)。《北方》中的《土地情詩》被編入鄂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書第十三課。《北方》被選入蘇教版必修三語文書。《我的思念是圓的》被入選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書。《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另外,他的詩作《太陽的話》也被選入國小六上語文教材。

因病逝世

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歲。

個人生活

艾青艾青

原配夫人張竹茹

1935年,25歲的艾青聽從父母之命,與張竹茹結婚。

夫人張月琴

1936年,艾青在常州武進女子師範當國文老師,與女學生韋嫈(真名張月琴),即艾軒的母親相識、相愛。1939年,29歲的艾青與18歲的韋嫈結婚,相繼生下女兒艾清明、兒子艾端午。1947年,艾軒在河北深縣小李莊出生。

1955年,艾青與韋嫈離婚,艾軒和姐姐艾清明、哥哥艾端午判給了父親,妹妹艾梅梅則歸母親撫養。

夫人高瑛

1955年,艾青與剛調到中國作家協會的高瑛相識。1956年3月27日,艾青與高瑛結為夫妻。
1956年3月27日,既是艾青的生日,也是他同高瑛結婚的日子。儘管在這之前,艾青在文藝界已開始遭到批評,但深深愛著艾青的高瑛毅然決定宣布他們的婚事。

主要作品

艾青艾青

《大堰河》(詩集)1936,上海民眾雜誌公司

《北方》(詩集)1939(自費印出);1942,文生

《他死在第二次》(詩集)1939,上雜

《向太陽》(長詩)1940,海燕讀書

《吳滿有》(長詩)1943,新華書店;1946,作家書屋

《黎明的通知》(詩集)1943,文化供應社

《願春天早點來》(詩集)1944,桂林詩藝出版社

《雪裡鑽》(詩集)1944,新群

獻給鄉村的詩》(詩集)1945,北門

《釋新民主主義的文學》(理論)1947,香港海洋書屋

《走向勝利》(詩集)1950,文化工作社

《新文藝論集》1950,群益

《歡呼集》(詩集)1950,北京新華書店;1952,人文

《艾青選集》1951,開明

《新詩論》1952,天下

寶石的紅星》(詩集)1953,人文

《艾青詩選》1955,人文

《黑鰻》(長詩)1955,作家

《春天》(詩集)1956,人文

《海岬上》(詩集)1957,作家

《蘇長福的故事》(報告文學)署名納雍,1960,新疆人民

《歸來的歌》(詩集)1980,四川人民

《艾青敘事詩選》1980,廣東人民,1984,花城

《海戀花》(散文集)1980,四川人民

《艾青選集》1980,香港文學研究社

《彩色的詩》(詩集)1980,江蘇人民

《抒情詩選一百首》1980,香港時代圖書公司

《艾青詩選》1982,外文

《艾青談詩》(理論)1982,花城

《落時集》(詩集)1982,浙江人民

《艾青抒情詩選》1983,文聯

《雪蓮》(詩集)1983,黑龍江人民

《域外集》(詩集)1983,花山

《艾青》(綜合集)1983,人文

《艾青短詩選》1984,花城

《綠洲筆記》(散文集)1984,四川人民

《啟明星》(詩集)1984,百花

《艾青論創作》1985,上海文藝

《艾青選集》(1-3冊)1986,四川文藝

《艾青詩選》1997,人文

《我的思念是圓的》

《下雪的早晨》

《年輕的城》 新疆石河子

《春》

《太陽的話》選入語文人教版六年級第六單元

《我愛這土地》選入2007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課

《樹》

《大堰河——我的保姆》選入語文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三課

創作特點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徵性的事物,表現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嚮往與追求。艾青從對農村勞動人民的熱愛和接近他們的要求出發,十多年來,一直向他們呈獻著自己最真切的詩情。

艾青的詩歌以它緊密結合現實的、富於戰鬥精神的特點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優良傳統,又以精美創新的藝術風格成為新詩發展的重要收穫。這裡既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又銘記下他嚴肅的、艱苦的藝術實踐。在他的詩歌中,飽滿的進取精神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帶來鮮明。艾青的詩歌具有鮮明深刻的形象,隨著詩歌結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詩在形式上不拘泥於外形的束縛,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劃一,但是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一種變化中的統一。

人物評價

艾青艾青

艾青以“最偉大的歌手”要求自己,無論是在烽火連天的戰亂歲月,還是在解放後的生活里,寫作已然成為他的生活方式。他說道:“我永遠渴求著創作,每天我像一個農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來,一醒來,我就思考我的詩里的人物和我所應該採用的語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進步……甚至在我吃飯的時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時候。”一個詩人,始終渴求著寫作,堅持著寫作,這一點,深深地感動著同為寫作者的我這樣一個晚輩,也讓我們看到一個作家對於文學至死不渝的熱愛。(鐵凝評)
偉大的抗日戰爭為詩歌創作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艾青隨之擴大了政治視野和精神天地,他所創作的長詩《向太陽》和《火把》,以磅礴的氣勢表現了中華民族所煥發出的振奮精神和英雄氣概。(張同吾評)
艾青對現代詩內容和形式審美標準的探討,大大推動了中國新詩的規範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國作家網評)
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詩壇,他作品深沉而憂鬱的抒情風格受到了人們普遍的注意。抗戰爆發後,艾青事實上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稱之為"艾青的時代",他的創作不僅開了一代詩風,而且深刻影響了這一時期乃至40年代後期的詩界。(中國網評)

人物紀念

文化公園

艾青文化公園艾青文化公園

艾青文化公園位於金華市金東區義烏江南岸、金東區行政中心和商業文化中心北側,東鄰

康濟街,西至賓虹路。

公園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總長度1600米,是金華城市綠地系統三江六岸綠化帶的一部分。艾青文化公園中心廣場主題雕塑《光的讚歌》,由36根1.2米見方的天然石柱按高度漸變排列組成,石柱最高達9.7米,與在同一條走線上的城防工程主題雕塑“礁石”融為一體,成為一件完整的藝術品。

公園由艾青之子著名藝術家艾 未未設計,通過別致的造型以及光和影的鏇律變化,從不同角度展示艾青詩作流動的意境。

紀念館

艾青紀念館位於中國浙江金華婺江之畔,建築面積為2700平方米。內設5個展廳、一個多功能報告廳、一個書畫作品展覽廳、一個珍藏品陳列室。

展廳中所用文字部分大量引用艾青本人的話語,並選用了20餘首艾青的著名詩句穿插於文字之中,同時精選了艾青在各時期重要活動的照片約160張。

筆名由來

版本1

艾青艾青

他在1933年寫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詩,當他將蔣字的草字頭寫下後就停了筆,他想起蔣介石背叛革命,共產黨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國民黨監獄受盡苦難,他由於憎恨蔣介石,為了報復蔣介石,便信手在“艹”字頭下面打了個“乂”,這恰好是一個“艾”字,於是便以“艾”為姓。又因為艾青生於十二月,剛好農村裡面十二月是青的季節,“海澄”的家鄉口語諧音為“青”,於是艾青就這樣成了他的筆名。之後“艾青”這個名字轟動全國,家喻戶曉。

版本2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艾青正在法國留學。他同許多留法的中國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視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館住宿登記時,旅館人員問他的姓名,艾青說叫蔣海澄,對方誤聽為“蔣介石”,便馬上嚷嚷開了。艾青一氣之下,就在“蔣”的草字頭下面打了一個“×”,又取“澄”的家鄉口語諧音為“青”,在住宿登記時填上“艾青”。此後,這名字一直沿用下來了。(另有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中國作家協會歷屆主席團

1949年7月23日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中國作家協會的前身,簡稱全國文協)在北平成立。1953年10月,全國文協正式更名為中國作家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