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鄉[吉林省舒蘭市]

蓮花鄉[吉林省舒蘭市]
蓮花鄉[吉林省舒蘭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蓮花鄉位於吉林省舒蘭市西北,榆江線25公里處,西與國道202線相臨,北與長春地區榆樹市黑林鎮接壤。幅員4800公頃,人口1.8萬,48個自然屯6村70個社。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豐景宜。

基本信息

概況

蓮花鄉蓮花鄉
蓮花鄉位於縣境中東部,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人民政府駐地龍泉鎮8公里。鄉境東、南與郴州市桂陽縣接壤,西與龍泉鎮毗鄰,北與金陵鎮相連。鄉人民政府駐蓮花塘,轄南塘、籃田、上戶、崗上、小源、下戶、新屋場、雙溪嶺、瓦窯頭、大元沖、社門口11個村。

鄉沿用駐地地片名。蓮花塘因此地塘中夏季蓮花盛開而得名。鄉境解放初屬第一區。1956年設蓮花圩鄉。1958年屬東門橋公社轄。1961年從東門橋公社分出建蓮花塘公社,不久即演變為蓮花公社。1980年公社駐地遷往下戶大隊犁頭嘴,仍襲原名。1984年撤社為蓮花鄉。

全鄉總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553.7公頃,4055戶,12476人。鄉境北高南低,大部為丘陵區,農業是經濟的主體。農作物以水稻和烤菸為主。省道323線東西向貫穿鄉境南部,交通較為便利。鄉內設中學1所,國小6所,醫療機構1個。

行政區劃

蓮花鄉蓮花鄉

下戶村

村處蓮花塘下方而得名。村委會駐下戶,轄下戶、蓮花塘、蓮花圩、老鋪上、黃泥塘、清明堂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53.9公頃,424戶,1138人。

上戶村

村處蓮花塘上方得名。村委會駐上戶,轄上戶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35.6公頃,202戶,616人。

崗上村

蓮花鄉蓮花鄉地理位置

村處秀峰山下而得名。村委會駐崗上,轄崗上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48.5公頃,370戶,1127人。

新屋場村

劉姓在此開新屋場得名。村委會駐新屋場,轄新屋場、米田寺、坦頭灣等10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32公頃,348戶,1506人。

瓦窯頭村

村旁多磚瓦窯得名。村委駐瓦窯頭,轄瓦窯頭,張家塘,黃泥山,蛇形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32公頃,348戶,1506人。

元沖村

村處較大的山沖得名。村委會駐大元沖,轄大元沖、黃泥山、矮家沖、大江口、劉家、白家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49公頃,335戶,1057人。

小源村

村處小溪發源地得名。村委會駐小源,轄小源、泮塘、茶元沖、冬茅山、虎頭園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72.1公頃,487戶,1648人。

雙溪嶺

村處兩溪間的山嶺而得名。村委會駐雙溪嶺,轄雙溪嶺、雷公窩、油竹山、長溪嶺等13個村民組。總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66.3公頃,502戶,1538人。

蓮花鄉蓮花鄉
南塘村

村處大塘南面得名,村委會駐南塘,轄南塘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35.7公頃,290戶,838人。

籃田村

村內地形如籃,故名。村委會駐籃田,轄籃田、燕子塘、大平寺、上溪嶺等18個村民組。總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56.5公頃,370戶,1347人。

社門口村

村後原有社廟而得名。村委會駐社門口,轄社門口、大崗、廖家、鵝公井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56.5公頃,370戶,1347人。

礦產資源

舒蘭市蓮花鄉具有東北地區獨有的棕紅色花崗岩資源優勢,岩石色澤鮮艷,光澤明亮,紋理清晰、石質堅硬,與馳名的“將軍紅理石”相似,可與之媲美,可加工高檔建築裝飾材料,填補東北地區建築材料空白。花崗岩為酸性深成花崗岩石,經多次物理性能指標測試為我國花崗岩石之上品,質地堅硬、色澤獨特,可用於板材、異形材、雕刻等加工,是現代化建築豪華裝飾、裝修、工藝型塑及建築材料。該產品主要套用於樓基建設、水利工程及築路、路牙子等領域;除供應本市外,還銷往大慶牡丹江等地。

旅遊資源

蓮花鄉亮甲山水庫旅遊風景
亮甲山位於舒蘭市西南,亮甲山鄉、慶豐鄉、蓮花鄉交界處的亮甲山旅遊風景區內,山勢雄奇險峻,毗鄰的亮甲山水庫是省內大型水庫之一,現已列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山水相依,風景格外秀麗迷人。亮甲山處於古大金國區域。此山的得名讓這裡具有了一分傳奇的色彩。相傳南宋年間,岳飛北征金兀朮,夜渡松花江,全軍將士不顧江水寒冷奮力搏殺,金兵聞風喪膽。岳飛率兵追至今亮甲山附近,下令暫時休息,並在此晾曬衣甲。亮甲山因此得名。

亮甲山東峰海拔382米,西峰亮甲台海拔353米,周圍是連綿不斷的十幾座山峰,懸崖羅列、怪石嵯峨、巍然聳立、雄偉壯觀。兩峰之間的十幾座山峰連綿不斷,懸崖羅列,怪石嵯峨,巍然聳立,雄偉壯觀。山上林木茂盛,林間花草叢生,林中禽翔獸躍。亮甲山流傳著許多動人狐仙洞、仰岳亭、觀山寺等景點。如今亮甲山有亮甲台、20多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十大水庫之一。

綠色農產品資源

蓮花鄉蓮花米業
舒蘭蓮花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雙申蓮”牌東北優質大米,遠銷哈爾濱上海昆明等地,深受消費者青睞。

政府政策

該鄉以作風建設活動為契機,採取多種措施,強化服務理念,加強幹部隊伍建設,轉變機關工作作風。狠抓機關紀律,每周一的鄉幹部學習會嚴格考勤,主要領導不定時抽查各辦公室上班情況,嚴格8小時工作制、上下班制和請銷假制度,制訂了蓮花鄉幹部去向公示欄,實行掛牌制,對上班、下村、開會、請假的人員實行掛牌公開,嚴格管理。包括學習、考勤、職責分工、聯繫基層、為民辦實事、扶貧幫困等方面的目標管理機制,將各項制度的落實同幹部的工作實效、工資報酬結合起來,嚴格考核,嚴格管理,有效地防止了鄉鎮幹部“走讀”現象的發生。

公路養護

蓮花鄉蓮花鄉
2006年5月30日舒蘭市在蓮花鄉召開了全市農村養護管理現場會,全鄉幅員72平方公里,9個村48個自然屯,農村公路里程達144公里,現有水泥路128.86公里,占農村公路的90%,縱橫交錯的農村公路網將千家萬戶連了起來,每條村路就是一條立體的綠色景觀長廊,農村公路使農民過上了城裡人一樣的生活,這一條條白色路面真正成為當地的小康路和文明路蓮花鄉的幹部常講“建設固重要,養護更關鍵”,他們自覺將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納入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

一、落實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和人員

在2003年初,鄉常委和政府就將農村公路養護和管理擺在了全鄉工作重要位置,鄉里成立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領導小組,由分管副鄉長任組長,綜治辦、鄉建所、派出所、農機站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物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和考核。2004年又成立了農村公路管理站,由分管副鄉長任站長,1名統計員、3名農拖費徵收員,9名鄉路養護員,每名養路員管理的公路長度在5公里左右,並統一配備了養護服和標誌帽,鄉路養路員每月工資500元,由市公路段解決,村路養路員工資標準由村里自定,從村級轉移支付中列支。

二、明確農村公路養護任務

鄉政府依據《舒蘭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實施意見》,結合本鄉實際,制定了《蓮花鄉關於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實施意見》,農村公路管理站有四項職能:一是編制農村公路建設發展規劃;二是組織村民搞好農村公路養護;三是認真落實交通局每年下達的農村計畫;四是協助交通路政管理部門加強農村路政管理。具體任務有:一是開展好農村公路養護工作,做好路面養護,路肩、邊坡養護,清理邊溝,疏通橋涵,路面和橋涵維修,綠化美化,里程碑和責任牌的設定工作;二是加強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嚴厲查處亂占公路、亂倒垃圾,人為破壞公路、橋涵設施、樹木等行為,加強對超限超載運輸的治理。三、打造亮點做好綠美化工作

為了搞好全鄉農村公路的綠化美化,我鄉首先對全部農村公路進行了合理規劃和綜合治理,集中清運越冬900垃圾立方米,填充路肩缺土4000立方米,路肩覆蓋風化料1200立方米,路兩側全部高標準綠化,植樹15.4萬餘株,紫穗槐14萬株,種植花卉1萬餘株,修建1000平方米大型路邊景點一處,總計投資40餘萬元。

四、強化監督檢查,保證養護機制良好運行

建立、健全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才能使農村公路養護儘快步入管理規範化、標準化的軌道,科學合理的考核檢查機制是建立農村公路養護長效機制的有力保障。鄉政府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列入鄉村幹部年度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鄉政府結合實際制定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辦法》,並將考核成績計入村崗位責任制考核,直接與工資掛鈎。鄉黨委、政府定期組織農村公路養護情況檢查,重點檢查養路員的出勤情況,檢查養護工作是否達標,將檢查結果與養路員工資掛鈎,大大增強了農村公路養路員的責任感,全鄉農村公路新栽植綠化苗木均無人為破壞和損失,成活率95%,這樣將鄉、村養路員的責任、利益捆在了一起,增強了各方責任意識,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大特色

1、糧食人均占有量大,人均糧食2噸。

2、水泥路通達里程比例大,全鄉80%的農村公路實現水泥路,26個自然屯實現戶通水泥路。

3、勞動力輸出比例大,60%人口走出家門外出就業。

4、加速發展的決心大,有用政策全力打造的投資“窪地”,有奮發向上的創業氛圍。

相關詞條

2、http://www.0746.com.cn/company/2158.html3、http://www.cqan.com.cn/county/info/disp_xzjs.php?id=1354、http://www.0746.com.cn/company/2158.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