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現象
蓬間雀思維在現實中的主要現象有,或是荒廢遠大追求,“只談收入,不談理想”;或是拒絕拼搏進取,“寧願在家啃老,也不出去工作”;或是把自己看得比什麼都重,給子女從小就灌輸精緻利己的“功利哲學”。更有甚者,拿無私奉獻當傻憨痴,拿高尚品質當假大空。
危害性
蓬間雀思維造就一些人的精神世界裡出現逆淘汰和功利化,理想信念讓位給物質利益,公德意識屈服於個體私利。在追求上降格以求,有的人便“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精神上懦弱缺鈣,有的年輕人上學嫌苦、工作嫌累;信仰上坍塌陷落,甚至以解構和戲謔英雄人物和道德模範為能事。任由平庸世故、頹廢麻木浸染世道人心,結果必然是擁有孔武的身軀,卻缺少挺拔的靈魂,沒有充實的精神世界。
媒體評論
“不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鍊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們的致命傷。”當年傅雷翻譯完羅曼·羅蘭的《名人傳》之後,在序言中寫下了這樣的告白。的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功成名就傲立在時代之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驚險一刻完成捨己為人的壯舉,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然而,野百合就不能有春天?平凡人就注定平凡到底、碌碌無為?自我矮化、輕言放棄只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值得我們逃避的,應是狹隘的私我,而不應該是生活的苦難坎坷;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意志的成長和信念的錘鍊,而不應該是欲求之得失、體膚之冷暖。
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敬賢向上是人類心靈中最可寶貴的一點光焰,個人能上進,社會能改良,文化能進展,都全靠有它在燭照。”崇高的追求,向上的信念,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樑,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主心骨。從精神世界裡建構一個高大自我,自覺去捍衛仁義、誠信、友愛、拼搏、文明等一切美好品質和社會價值,不僅我們的心靈明鏡不會沾惹塵埃,社會公共領空上的陰霾也會霧散雲開,我們的事業也才能獲得殊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不捨義行,方為崇高;不拒微小,乃成偉大。崇高品質的天際線並非觸不可及,只要不失求索之心、奮進之志,人人皆可為英雄。即便成不了受人仰慕的超級英雄,至少也可以成為親朋眼中的堅實依靠;即便不能為別人遮風避雨,至少也可以成就他人眼中的一片美景。關鍵是,內心中的那些英雄氣質和道德基因,不該被自甘平庸、自我矮化的意識所壓制。《論語》有言:“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主動權完全在自己手中。
“崇高的榮譽像開在山頂的一朵花,有的人看見了艱難的路,有的人只看見美的花。”換個思路就可以換個面貌,就能夠截然不同。就算成不了璀璨星空中最閃亮的星辰,但只要在暗夜中貢獻過自己的光芒,哪怕是流星,都是有意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