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沙雀

蒙古沙雀

蒙古沙雀(學名:Rhodopechys mongolica):為燕雀科沙雀屬的鳥類,體重15-23克,體長108-145毫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純沙褐色沙雀。嘴厚重而呈暗角質色,翼羽的粉紅色羽緣通常可見。繁殖期雄鳥粉紅色較深,大覆羽多緋紅,腰、胸及眼周沾粉紅。與其他沙雀的區別在羽色單一且嘴色較淺。虹膜深褐色,嘴角質色,腳粉褐色。 主要棲息於沙漠、半荒漠、農田、果園到高山。喜山區乾燥多石荒漠及半乾旱灌叢。甚不懼人。通常成群活動。主要以各種野生植物的種子為食,也吃嫩葉、芽苞、花蕾和果實,還吃麥粒等農作物。分布於中亞、南至北非、印度以及中國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河北、偶見於長白山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蒙古沙雀 蒙古沙雀

蒙古沙雀雄鳥上體沙褐色或皮黃褐色,頭頂、背、肩具暗色縱紋,其中頭頂縱紋較窄,有一窄的粉紅色眉紋,亦沾玫瑰紅色,腰和尾上覆羽玫瑰紅色尾黑褐色或黑色,羽緣灰白色。翅上小覆羽和和中覆羽同背,大覆羽黑色,基部白色,羽緣淡玫瑰紅色,初級覆羽淡褐色,羽緣灰褐色微沾粉紅色,小翼羽黑褐色,羽緣沾紅色。飛羽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級飛羽羽緣為白色外,其餘飛羽外翈羽緣為玫瑰紅色或朱紅色,尖端灰白色,次級飛羽基部白色和大覆羽基部白色在翅上形成兩道白色翅斑。頦、喉、胸和上腹灰粉紅色,兩脅淡黃褐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冬羽上體概為沙褐色,上下體粉紅色較淡,頰亦無紅色沾染。

雌鳥和雌鳥冬羽相似。額至頭頂、後頸、眼先、耳羽和頭側沙棕色具棕褐色羽乾紋,其餘上體沙褐色。背、肩具不甚顯著的褐色羽乾紋,尾上覆羽淡沙褐色沾玫瑰紅色,翅上無玫瑰紅色,僅大覆羽羽緣棕紅色。下體頦至上腹和兩脅淡棕色微沾褐色並綴有玫瑰紅色,其餘同雄鳥。

虹膜暗褐色或茶褐色,嘴黃褐色或肉黃色,腳黃褐色或肉色。

大小量度:體重♂20-23克,♀15-21克;體長♂111-138毫米,♀108-145毫米;嘴峰♂9-11毫米,♀9-10毫米;翅♂84-92毫米,♀85-91毫米;尾♂53-56毫米,♀51-60毫米;跗蹠♂17-18毫米,♀16-18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荒漠和半荒漠等開闊地區及裸露的岩石山坡、懸崖、有零星草叢和灌木生長的岩石平原,尤以山邊懸崖和岩石坡以及鋪滿礫石的寬闊的溝谷和窪地較為常見,有時也進到零星的農田地區,不喜歡森林要、茂密的灌叢和荒漠。棲息地海拔高度一般在500-2500米,但在西部和中亞地區,可上到海拔3600-4000米甚至更高。

生活習性

留鳥,秋冬季遊蕩。成群活動,通常成幾隻或十幾隻的小群,有時也見有數十隻的大群。性較溫順,不甚怕人,有時人可以靠的很近。彼此保持的很緊,成緊密的一團飛翔。主要在地上生活。即使附近有樹和灌木,也不在樹上或灌木上棲息,有時雖然降落到灌木上,但很快就下到地上覓食,決不長時間的停留在灌木上。當它站在岩石或地上無論休息還是覓食時,都蹲著腳,這或許是為了降低身體高度以適應荒漠風的吹打和減少被天敵發現的機會。

主要以各種野生植物的種子為食,也吃嫩葉、芽苞、花蕾和果實,還吃麥粒等農作物。

甚少聲。冬天它們也很安靜,即使大群在一起活動也很少出聲,僅在飛翔時發出“嗞、嗞”的叫聲,鳴聲為緩慢的do-mi-sol-mi,多帶重複的短句和唧唧聲。叫聲為輕柔的djudjuvu或啾啾聲,群鳥進食時發出。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中國、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烏茲別克斯坦。

遊蕩:巴林。

蒙古沙雀分布圖 蒙古沙雀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5月初或5月中旬就有雄鳥在地上開始求偶鳴叫,同群的其他一些雄鳥在叫聲的刺激下,也一邊尋食一邊跟著鳴叫。營巢在石頭和岩壁縫隙中或洞中,也常在土崖上或石頭與灌木旁地上自己用嘴掘洞作巢。巢用細枝、草葉、草莖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羊毛、馬毛或鳥類羽毛。巢呈杯狀,大小為外徑11.4-14厘米,內徑6.5-7.4厘米,高3.8-5.5厘米,深2.1-3.8厘米。每窩產卵3-5枚。卵淡藍色或綠白色,鈍端有少許黑色斑紋,卵的大小為17.9-20.4×13.4-14.8毫米。雛鳥晚成性。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