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為偉

董為偉,男,1935年生,教授,神經病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神經病學,特別是腦血管疾病,神經電生理及脫髓鞘疾病的研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董為偉教授董為偉教授

所在醫院:重慶附一院

科室:神經內科

醫院所在地區:重慶渝中區

職稱: 主任醫師、教授

擅長疾病

神經內科疾病的診治

專業

腦血管病防治的實驗與臨床研究

成果論著

在國內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詳細介紹

相關著作相關著作

董為偉,男,教授,1935年出生於上海市,1957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現上海醫科大學),畢業後任上海第一醫學院華山醫院住院醫師及助教,1958年回響國家號召為支援內地建設內調至重慶醫學院(現重慶醫科大學),歷任重慶醫學院(現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內科主治醫師、講師、教授、副主任、主任。現為中華醫學會神經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重慶分會神內科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神經科學協會理事,重慶市神經科學協會副理事,重慶醫學會理事,重慶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神經病學,特別是腦血管疾病,神經電生理及脫髓鞘疾病的研究。現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學會常務委員、重慶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所長、重慶市分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副總編,中華神經科雜誌等11家雜誌編委,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次,九五重點項目一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4項。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10部,參編醫學本科統編教材2部。1999年評為首屆“全國百名優秀醫生”,2001年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50年來,長期從事神經病學教學、臨床醫療及科研工作,擅長神經內科疾病的診治。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博士生導師,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中華神經科雜誌、中華老年醫學雜誌等12家雜誌編委,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副總編輯及西南神經病學通訊主編。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生命科學組第三、四屆神經科學評議組成員,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四項,199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缺血性神經元死亡及其保護(No.39730170)]一項及部、省級科研項目十多項。在國內首先搶救成功長期(100-167天)完全性呼吸麻痹病人,1978年獲四川省科學大會獎。在國內較早開展從兔、牛腦髓鞘鹼性蛋白(MBP),並套用ELISA及RIA測定腦脊液MBP及其抗體、尿MBP片段,均獲成功。以後又在國內率先報導腦卒中患者血白細胞流變學變化。在國內首先自製金屬鹵素燈冷光源製成光化學誘導局灶性鼠腦缺血模型等項課題,分別於1987、1992、1993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四項。80年代後期成功試製腦電圖計算機分析系統,1990年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歷15年系列研究的《腦血管病防治的實驗與臨床研究》課題,堅持治療與預防相結合,基礎與臨床相結合。

臨床指導臨床指導

從多個水平與多個層次對腦血管病進行系列研究,並且及時地將基礎研究的成果套用於臨床,該課題獲1996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國內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先後培養了神經病學碩士20人,博士研究生20名,指導博士後研究人員2人,為西南地區唯一的神經病學博士點建設作了大量工作。因良好醫德醫風及較高的醫療水平,於1999年2月當選首屆“全國百名優秀醫生”。並因較高的學術造詣及學術成就,被重慶市推薦為1999及2001年度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