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北峰雲台峰

華山北峰雲台峰

雲台峰,是華山主峰之一,海拔1614米。此峰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台,因此得名。因位置居北,又叫北峰。當年“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登臨雲台峰,在領略自然造化的同時,感受真武殿、焦公石室、長春石室、玉女窗等古代前賢人留下的璀璨文明,聆聽歷代流傳的美麗神話傳說。相傳北周武帝時,道士焦曠,字道廣,獨居雲台峰,餐霞飲露,絕粒避谷,身邊常有三青鳥,向他報告未來之事。武帝宇文邕聞各他的大名,便親臨山庭問道,並下令在焦公石室前建宮供他居住。築宮時,峰上無土且缺乏燈油,焦道廣默禱,便有土自崖下湧出,源源不絕。“文革”中北峰建築毀於火焚,僅存斷壁殘垣。今建築為1998年重建。其依崖就勢,古樸典雅,保存了原建築的風格,成為北峰主要的人文景觀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華山北峰雲台峰華山北峰雲台峰
北峰又名雲台峰,是登臨其它四峰的要衝,高雖不及其它幾峰,但山勢非常險峻,三面都是絕壁,只有一條山嶺通向南面,形勢十分險要,是易守難攻之地。“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1949年,國民黨殘部想借華山北峰之險負隅頑抗,解放軍在老鄉指點下,用竹桿和繩子從絕境處登上北峰,從而全殲華山守敵。北峰頂上還有道觀真武宮,倚山而建,造型別致,風景宜人。雲台峰又名仙壇,是昴山的絕頂,系花崗岩經岩石構造運動相互擠壓、抬升及風力、雨水的侵蝕而成,山頂岩石呈片理狀,易破碎、厚度均勻不一。

峰北臨白雲峰,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幢峽危道,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拼接,渾然天成。絕頂處有平台,原建有倚雲亭,現留有遺址,是南望華山三峰是蒼龍嶺的好地方。峰腰樹木蔥鬱,秀氣充盈,是攀登華山絕頂途中理想的休息場所,1996年開通的登山纜車上站,即在峰之東壁。

絕頂處有一平台,是現望華山三峰和蒼龍嶺的好地方,也是拍攝華山全景的最佳位置之一,金庸當年華山論劍的地方也在北峰頂。峰腰樹木蔥鬱,秀氣充盈,是攀登華山絕頂途中理想的休息場所。1996年開通的登山纜車上站,即在峰之東壁。 交通非常方便。東面是華山索道和智取華山路,西面是自古華山一條路,很多遊客都選擇在這裡拍攝華山景色留念。索道沒有通前,華山有不到北峰非好漢的傳言。

峰上景觀頗多,有影響的如真武、焦公石室、長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貢、神土崖、倚雲亭、老君掛犁處、鐵牛台、白雲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點均伴有美麗的神話傳說。長春石室是唐貞觀年間道士杜杯謙隱居之處。傳說杜懷謙苦心修煉斷谷絕粒,喜好吹秦長笛奏完一曲。就把笛投於崖下,投完後再買,往而復始,從人間斷。因他 能棲息崖洞中累月不起,便自號長春先生。真武殿為供奉鎮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築。焦公石室、仙油貢、神土崖皆因焦道廣的傳說得名。相傳北周武帝時,道士焦曠,字道廣,獨居雲台峰,餐霞飲露 ,絕粒避谷,身邊常有三青鳥,向他報告未來之事。武帝宇文邕聞各他的大名,便親臨山庭問道,並下令在焦公石室前建宮供他居住。築宮時,峰上無土且缺乏燈油,焦道廣默禱,便有土自崖下湧出,源源不絕。油缸時原油也隔認錯夜自滿,用之不竭。後來人們就把涌土的地方叫神土崖 ,把放油缸的地方叫仙油貢。 由於天災人禍,北峰諸多景觀廢,僅存遺蹟,有的因年代久遠已鮮為人知。 真武為北峰主要建築,千百年間旋興廢,民國年間曾有過大的修葺。《華岳志續編》載:“近年於峰頂重建殿基,納黃河中條於一樓,寧非大觀乎!”“文革”中北峰建築毀於火焚,僅存斷壁殘垣。今建築為1998年 重建。其依崖就勢,古樸典雅,保存了原建築的風格,成為北峰主要的人文景觀之一。

人文景觀

華山北峰雲台峰華山北峰雲台峰
北峰海拔1614米,為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台,因此又名雲台峰。唐李白《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詩曾寫到:“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台。”

北峰是登臨其它四峰的要衝,高雖不及其它幾峰,但山勢險峻非常,三面絕壁,只有一條山嶺通向南面,形勢十分險要,是易守難攻之地。“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登仙壇絕頂,有一塊約100平方米的平台,可遠眺龍泉、遂昌、松陽三縣(市),也是觀看日出、雲海的絕好去處。據舊縣誌載,昴山絕頂石壁刻有“雲台”二字,相傳秦時有李道士隱居於此。仙壇旁奇石林立,有石壁嵌金錢、石道士、馬鞍背、石廚、石床、石屏、淨水杯、仙床等景點。其中,石壁嵌金錢在仙壇下光壁中間,據說石壁中嵌有金錢,伸手可摸。景點附近十多里無人居住,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有100多畝原始森林,有金錢豹、雲豹、稱猴及白豆衫、香果樹、南方鐵杉等稀有動植物。1996年開通的登山纜車上站就在北峰東壁(纜車費用,單程80元,往返150元)。

歷史背景

華山北峰雲台峰華山北峰雲台峰
由於天災人禍,北峰諸多景觀廢毀,僅存遺蹟,有的因年代久遠已鮮為人知。真武殿為北峰主要建築,千百年間旋興旋廢,民國看著曾有過大的修葺。《華岳志續編》載:“近年於建築毀於殿基,納黃河中條於一樓,寧非大觀乎!”“文革”中北峰建築毀於火焚,僅存斷壁殘垣。今建築為1988年重建。其依崖就勢,古樸典雅,保存了原建築的風格,成為北峰主要人文景觀之一。

1949年華陰解放前夕,國民黨陝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兼陝西保全第六旅旅長韓子佩率殘部百餘人逃上華山,妄圖憑藉天險負隅頑抗作最後掙扎。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華陰民眾的幫助下,打破“華山自古一條路”的傳說,從黃甫峪攀上北峰,奇襲殘匪,創造了神兵飛躍天塹、英雄智取華山的奇蹟。今真武殿前百米處建有六角攢頂飛檐斗拱華山花崗岩圓雕石亭一座,亭中立有解放華山紀念碑一通。從此,北峰又成為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現場與課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