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8年初學校對學科和學院設定進行調整,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繫於2008年1月2日由原經濟與貿易學院、原電子商務學院和原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合併而成。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是直屬華南理工大學的學院,坐落於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華南理工大學南校區,截止2012年,學院下設有7個系、2個校級研究中心、8個研究所、1個學院實驗中心、1個圖書文獻中心、1個高級培訓中心和1個國際教育中心。學院現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工程碩士授權點、7個本科專業。現有教職工133人,各類在校學生3520人。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優良、學術氛圍濃郁,是我校近幾年發展較快的學院之一。學院正以合併調整為契機,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動力,帶動教學、科研和師資隊伍建設的全面發展,爭取發展成為多學科交叉融合、具有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和和國際化辦學特徵的新型經濟與貿易學院。
學科建設
學院設有金融工程與經濟發展、物流工程與管理等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產業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國民經濟學、金融學、區域經濟學、物流工程與管理、電子商務工程與套用、旅遊管理等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項目管理和物流工程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物流工程、電子商務、旅遊管理(包含中外合作辦學)、會展經濟與管理、經濟學等7個本科專業。各類在校學生共3520人,其中,博士生36人,碩士生205人,工程碩士82人,本科生3056人,繼續教育學生141人。
科研工作
依託學院資源,2005年學校與廣東省銀監局共建了“華南理工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經專家評審獲批為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同時,學院還與美國普渡大學共建了“廣州國際旅遊研究中心”。 學院現有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所、環境與資源經濟研究所、數量經濟與經濟預測研究所、國際商務與貿易研究所、物流工程與管理研究所、信息化工程研究所、電子金融工程研究所、智慧財產權信息工程研究所等8個研究所。 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現承擔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40餘項,承擔企事業單位委託的橫向課題多項;教師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國家核心期刊發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其中多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同時,編著、出版學術專著、國家及省部級規劃教材多部,在專利申報工作中也成果斐然。
學術交流
學院先後成功舉辦了 “廣州小谷圍金融論壇”和“中美旅遊發展論壇”等高層次學術交流活動,在打造高端平台的同時,也迅速擴大了學院的影響。其中,小谷圍(島)金融論壇是一個立足廣東、輻射全國的年度金融論壇,是廣州大學城學術活動的高地之一,該論壇致力於辦成具有獨特視點,通過推動政、商、學界有影響力人物定期相聚對話,促進廣東金融界交流融合,提升金融創新能力,增強金融機構競爭力,推進實現區域性金融發展目標的重要論壇。
國際合作
學院積極加強對外交流和合作,引進優質教育品牌、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和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美國、英國、香港、澳門等相關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先後聘請國際知名專家和學者來學院任教或開辦講座,並邀請外籍專家為本科生開設全英文的專業課程,積極探索雙語教學和專業課全英語教學模式,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國際交流平台,提高了學院的國際知名度。
資源設施
經濟與貿易學院辦學條件優良,擁有獨立的辦公實驗大樓,建設了總面積為700平方米專業圖書資料室和中外期刊閱覽室,現有藏書近兩萬冊、中外文期刊幾十種和多種教學光碟和音像資料。為加快學院發展,迅速打造高端平台,學校先後為學院投資逾千萬元,建設了金融工程實驗室、國際商務實驗室、經濟建模實險室、物流工程與管理實驗室、信息化工程實驗室、電子金融工程實驗室、智慧財產權信息工程實驗室、餐飲實驗室、客房實驗室、服務禮儀實驗室、旅遊信息實驗室和會展設計室等12個專業實驗室,並藉助學校“985”工程二期建設,投入100萬元經費,重點建立了“現代物流科技”和“知識管理與技術創新”兩大科技創新平台,這些為師生提供了較好的實習實踐條件和先進的科技創新平台。同期學院還建設了多間多媒體報告廳、會議室、多功能培訓室,使學院擁有了設施先進、功能齊備的學術交流、會務和研修培訓條件。此外,學院還先後與多家國內外著名企業簽訂了合作協定,設立學生實踐和創新基地,開展聯合共建,大大提升了人才培養層次和質量。
聯繫地址
地點:廣州大學城華南理工大學南校區B10大樓中座309室
郵編: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