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二十講

莊子二十講

莊子二十講,作者,馮友蘭,錢穆,由華夏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

基本信息

莊子二十講

內容簡介

莊子其文汪洋恣肆,其學無所不窺,其論博大精深,故普通讀者徑直展卷恐難有卓越精妙的

領悟。《莊子二十講》延納前賢莊學研究之精華,梳理近現代莊學研究的基本脈絡,凸顯莊子學說對現代人的啟迪價值,對我們研讀《莊子》大有助益。

媒體推薦

莊學中之社會政治哲學,主張絕對的自由,蓋唯人皆有絕對的自由,乃可皆順其自然之性而得幸福也。

——馮友蘭《莊子及道家中之座學》

尼采和莊子都是異端的思想家,道統的非議者,舊文化的離經叛道人物。……他們都對市場價值和世俗價值提出r深入的反省和檢討。——陳鼓應《尼采哲學與莊子哲學的比較研究》

莊子是個詩人,他沒有“深化”由老子的語言中我們已知的那個道教,不過他將它發展成了詩,並發展成了哲學,因為他像柏拉圖那樣是個理念詩人。——馬丁·布伯《言論和寓言選集》

目錄

一 莊子的教育思潮

二 莊子的進化論

三 莊子的邏輯

四 莊子及道家中之莊學

五 莊子的批判

六 比論孟莊兩家論人生修養

七 莊子研究咨答問

八 莊子之研究

九 莊子思想與其他之關係

十 莊子之心理學

十一 莊子的哲學思想

十二 《莊子·逍遙遊篇》義

十三 惠施與莊周

十四 莊先生的故事

十五 尼采哲學與莊子哲學的比較研究

十六 莊子思想與現代思潮

十七 作為隱喻的怪物

十八 從《我注莊子》到《還吾莊子

十九 齊物論

二十 超越時空的蝴蝶夢——莊子與我的虛擬對話

……

文摘

一 莊子的教育思潮

莊子和自然主義

第一節 莊子和客觀的自然主義

教育上的自然主義,原有主觀的和客觀的分別,但兩者間並非絕對不可通融。譬如盧梭承認一切自然性都好,原是采主觀的自然主義的;同時又以自然為一大書籍,又說愛密兒宜時時接近自然,亦兼采客觀的自然主義。莊子也是兼取兩種自然主義的。

至於莊子所謂“自然”的命意,也很和盧梭相似。試看他在《秋水》篇說得很分明:“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日:“牛馬四足,是謂天;落(絡)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日,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又在 《漁父》篇說:“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於偽而晚聞大道也。”他所說“天”、“真”等,就是自然;所說 “人”、“禮”、“俗”、“偽”等,就是社會的人為習慣;所說 “法天”就是客觀的自然主義,“貴真”就是主觀的自然主義。以下論客觀的自然主義。

莊子的客觀自然主義,可分為兩種:一是取法於大自然,一是和自然界接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