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條花

荊條花

別名荊柴、荊棵,為馬鞭草科落葉灌木。通常為灌木,少數喬木,黃荊以果實(黃荊子)及根、莖、葉入藥。四季可采,以夏秋採收為好,根、莖洗淨切段曬乾,葉、果陰乾備用,葉亦可鮮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荊條花 荊條花

通常為灌木,少數喬木,極少草本。嫩枝常呈四方形。枝條上密生灰白色的細絨毛;葉子搓揉後會有刺鼻的氣味。掌狀複葉、對生,小葉3至5枚,前端長尖;圓錐形聚繖花序頂生,花小型,花冠為淡紫色呈唇形5裂;核果卵狀球形。

荊條花 荊條花

生長環境

荊條花 荊條花

喜光,稍耐陰,略耐寒,怕澇,在華北地區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溫暖而濕潤的氣候,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 質土,在酸性土中生長旺盛,鹼性土中生長不良。根部萌發力強。枝條著地部分極易生根。

分布在長江以南的黃荊在部分地區已由輔助蜜源成為主要蜜源,在荊花開放季節,每群蜂可產荊條蜜15至20公斤。多數地區的荊條花期從6月上、中旬到7月中下旬,因氣候或年份差異,前後相差十多天。

分布範圍

荊條在中國的華北、東北南部、西南及長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集中在江蘇、河北、北京、山西、山東、河南及遼寧南部。

荊條花呈紫色、白色、紅色,味芳香,分布於靈石各個山溝、谷地、河流兩岸等荒地上。

主要價值

根、莖性味苦、微辛,平。

荊條花 荊條花

葉性味苦,涼。果實性味苦、辛,溫。

根、莖清熱止咳,化痰截瘧,可用於支氣管炎,瘧疾,肝炎治療。

葉化濕截瘧可用於感冒,腸炎,痢疾,瘧疾,泌尿系感染;外用則治濕疹,皮炎,腳癬,煎湯外洗。

果實止咳平喘,理氣止痛,可用於治療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腸炎,痢疾。

鮮葉搗爛敷,治蟲、蛇咬傷,滅蚊。

鮮全株可用於滅蛆。

莖皮的纖維組織是造紙的優良材料,葉片曬乾點燃後的特殊氣味,可做為代用蚊香驅蟲使用。此外,還是優良的蜜源植物;由於樹性強健,耐旱、耐瘠,是山坡不錯的水土保護植物和根樁盆景觀賞植物。

繁殖方法

多用扦插。選1年生枝條,剪成15cm長,在整好的苗床內灌透水,水滲後即可扦插。也可

乾插,即在整好的苗床內扦插後灌透水。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進行。生根後分栽,亦可分株或壓條繁殖。

栽培技術

荊條花 荊條花

迎春在1年生枝條上形成花芽,第二年春季開花,因此在每年花謝後應對所有花枝短剪, 促使長出更多的側枝,增加著花量,同時加強肥水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