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
中國人的“英語崇拜症”已經深入骨髓,乃至到了舉國若狂的地步。在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裡,即使勉強維持生計的家庭,最少也要給孩子報上一個英語輔導班,有條件的家庭則全力聘請外教。至於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英語學習班,更是門庭若市、如火如荼。據悉,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英語教育市場,年利潤高達上百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被耍嘴皮子的海外英語教育機構賺去!
現在大量的孩子把學英語當成唯一的目的,頻繁的英語考試消耗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即使走上工作崗位,英語考試還直接關係到職稱的評定。
原因
究其原因,現行的教育體制和評價機制難辭其咎。大學尤其是中國小普遍開設外語課固無不可,但僅設英語課並且對之如此重視則舉世未聞。評定技術職稱,英語能否過關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就連中醫醫師資格考試也概莫能外,可謂滑天下之大稽。“英語崇拜症”的實質是“西洋崇拜症”,想當然地認為西方或歐美的科學技術、語言文化、價值觀念甚至是生活方式更優美、更寶貴、更值得學習、會給個人和國家帶來更大的成功。
但是,與其說“英語崇拜症”是一種開放包容,毋寧說是一種妄自菲薄。近年來,中國花費不少力氣在海外辦孔子學院,藉以推動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但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的兩大城市,卻都提出了“全民學英語”的口號,不僅忘了“入鄉隨俗”和“客隨主便”的中國古訓,也忘記了外賓絕非都來自英語國家,更忘記了歐美國家從不曾因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而提倡和推動市民學漢語或者其他什麼語言!
對漢語的衝擊
瘋狂學英語必然弱化對漢語漢字的學習。近百年來,傳承數千年之久並維繫著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漢語漢字幾經波折,如由文變白、由繁變簡、漢字拉丁化和拼音化以及疏於經典閱讀等,如今又因強勢英語的衝擊而面臨困境。現在的年輕人開口Hi閉口Bye,作文不倫不類,字跡歪歪扭扭,不以母語蛻化為恥,反以英語地道為榮!德國哲人海德格爾說,“語言是精神存在的家。”缺少了漢語及其文化的陶冶的中國人,還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嗎?
學習母語不僅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保護法語、拒斥英語是法國的一項重要國策,俄羅斯也把保護俄語納入國家安全戰略。雖然大多數日本人甚至日本知識分子英語磕磕巴巴,但並不妨礙日本成為強國。因為日本重在培養翻譯精英藉以熟知世界,而不是傾國之力推動全民學英語。以上這些,對中國人而言都是有益的驚醒和啟迪。
德國哲人伽達默爾說:“人不能站在語言之外看世界。”作為中國人,自然也不能站在漢語之外看世界。事實上,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漢語,也不能充分地了解世界。反對學英語大可不必,但“英語崇拜症”和“全民學英語”可以休矣。更希望的是,每箇中國人都能以漢語為榮,都能給自己的母語一點尊嚴。
評論
事實上,從一開始,英語學習就是一項需要高額投入因而不得不牽涉到地區差距和家庭收入差距的事情,而將其“毫不手軟”地作為國民教育體制以及之後的職業能力上升空間品評的影(軟)指標,則無疑是在擴大固有的差距,這恐怕也是導致階層固化的重要因素。今天中西部地區、南部沿海的欠發達區縣農村,那些沒有拿到四六級證書的大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上有多大競爭力呢|由此形成的代際貧困和挫敗傳遞,又該如何計量?
到底是教育本身忘卻了守衛文化母語的天然職責,還是社會對教育領域施加了太多的影響,是另一筆必須算清的帳。英語背後或者正式或者鬆散的既得利益群體已經樹大根深,而究其根底,這些產學研機關或者輔導機構的發育過程又與國家對外開放的大趨勢密切相關。掌握一門外語,尤其是作為第一大強勢國際語言的英語,在對外交往外貿行業等等涉外事務實務中是必要的。問題在於教育主管當局過度理解進而發揮了教育服務於開放大局的服務意識,一心去為祖國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和掌握國際通用語言的人才,卻忽視了教育本身應該保有的保存文化根脈的獨立和尊嚴,同時也忘記了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缺乏真正從古今中外、國家戰略、地區差異的角度來綜合考慮的局限性,沒有慎重決策、適度引導,更沒有及時警醒、知錯就改,從而對社會各界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後果。
目前而言,如果教育主管者們不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出台措施,從不好意思快速地過渡到深感內疚(比如打開了四六級考試這潘多拉盒子),並進而有所舉動,所以英語崇拜症的療救,只能是空話一句。
英語口語百科 yingyukouyu.baike.com 主編:joone 簡介:如何學好英語口語,英語學習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