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早期的艷桂榮以大書為主,“三碗醬”是她尤其擅長的書目;而到了晚年由羅學發輔佐,在長壽園文化站、北方茶樓等地演出,以唱小段為主,常演的曲目有:《調寇》、《羅成算卦》、《穆桂英接印》、《張紫燕盜令》、《李三娘打水》、《韓湘子上壽》、《宋江殺惜》、《蘇三起解》、《酒色財氣》等。
艷桂榮的西河大鼓是西河大鼓城市化的成功範例,天津觀眾愛她的藝術到了痴迷的地步,因此有“艷派”之稱,儘管她的曲目、傳承尚未形成明晰、上規模的體系。
西河大鼓是我國曲藝大觀園裡的一支奇葩,艷桂榮先生創立的西河大鼓演唱風格是非常能體現西河大鼓鏇律魅力的唱法,她把一生都想給了她老人家鍾愛的藝術事業,把豐富的藝術財富留給了後人。
艷桂榮的藝術傳人主要有:鄭燕、紀永芬、李月群等。
主要作品
經常演唱的劇目有《楊家將》、《薛家將》、《呼家將》等,其中《呼家將》在天津人民廣播電台錄製過90回的完整版錄音。她演唱的《楊金花奪印》在1981年全國曲藝優秀節目(北方片)匯演中榮獲表演一等獎,唱詞收錄於這次展演中獲獎節目彙編出版的《北方曲藝選》之中;1984年6月參加天津市文化局組織的老藝人傳統曲藝節目錄像活動,錄製了《楊金花奪印》,發行了VCD專輯。90年代出版的《曲壇薈萃》系列曲藝磁帶中為她錄製了專輯,包含《羅成算卦》、《宋江殺惜》、《夸轎車》、《酒色財氣》四個曲目。90年代末,她為自己早年演唱過的《調寇》、《楊門女將》(共4本)、《穆桂英接印》等節目做了配像,出版了VCD專輯。2003年不顧年老病重,又現場錄製了西河大書《楊家將·砸鑾駕》選段並發行出版。
藝術特點
她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善於廣采博取,吸收各派唱法,結合自己嗓音寬厚的特點,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她的演唱嗓音挺拔脆亮、音域寬廣;行腔圓潤婉轉、舒展自若、剛柔並濟;吐字清晰,大刀闊斧,鏗鏘有力,字腔相協“噴”“崩”得法;數敘明快,板眼準確。快如高山瀑布直瀉千里;慢似藍天行雲緩慢深沉。可謂快而不亂、慢而不斷,氣口均勻。她在演唱中板式多變,句式不重。最擅長用“竄板”“搶板”“垛板”“掏板”“閃板”及“樓上樓”等各種演唱技巧。她既能以刻劃人物的粗獷豪放見長,也能揭示細膩複雜的人物感情。
人物評價

西河大鼓是我國曲藝大觀園裡的一支奇葩,艷桂榮先生創立的艷派西河是最能體現西河大鼓鏇律魅力的唱腔,艷老把一生都想給了她老人家鍾愛的藝術事業,她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善於廣采博取,吸收各派唱法,結合自己嗓音寬厚的特點,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她的演唱嗓音挺拔脆亮、音域寬廣;行腔圓潤婉轉、舒展自若、剛柔並濟;吐字清晰,大刀闊斧,鏗鏘有力,字腔相協“噴”“崩”得法;數敘明快,板眼準確。快如高山瀑布直瀉千里;慢似藍天行雲緩慢深沉。可謂快而不亂、慢而不斷,氣口均勻。 她在演唱中板式多變,句式不重。最擅長用“竄板”“搶板”“垛板”“掏板”“閃板”及“樓上樓”等各種演唱技巧。她既能以刻劃人物的粗獷豪放見長,也能揭示細膩複雜的人物感情。 經常演唱的劇目有:《楊家將》、 《薛家將》、《呼家將》等。
西河大鼓演員盤點
西河大鼓,前身為清代中葉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後經河北省高陽縣藝人馬三峰創新使這一曲種日趨成熟。20世紀20年代初,在天津被正式定名為西河大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