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規模
整個城隍廟的建築群和構築物自南向北的序列為:屏牆、外石埕、廟大門、前內埕及甬道、儀門、戲台、後內埕及甬道、月台(正殿丹墀)、正殿、後殿。另正殿前東西兩廡(十八司),正殿東邊為如心社,右邊為體仁堂,清同治及光緒年間地方人士在此設立慈善組織,在西邊還建了道居、客寮、保管室及炊事房等。位於城隍廟東側約30多米處,原有一座“二忠祠”大門坦,大門朝南,向廟前路。門楣肚板上書“二忠祠”三字,但走進大門坦見到的卻是自南至北的幾幢民宅,卻見不到“二忠祠”的原來建築規模。更可惜的是“二忠祠”大門坦於2001年舊城改造時被拆毀。城隍廟西側,原有一座陳氏“節孝祠”,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拆除,但祠堂大門前外埕西邊的一株古榕樹,而今被圈進醫院門診大樓前埕東側。
據記載:興化府城隍廟原占地面積18市畝(換算為12,000平方米)。往昔的確頗具規模。而後由於諸多歷史原因,以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間,整個廟宇的建築群被改作他用或改建為商業店鋪等。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僅存受損的儀門及比較完整的正、後殿。近年來,經募資修復了正殿、後殿及儀門,新建了城隍廟大門,今廟貌煥然一新。2001年興化府城隍廟經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遺產保護
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梅園東路的興化府城隍廟就人來人往,不斷有信眾前來捐米或捐錢。而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七,城隍廟把這些米和錢發放給困難民眾。這一“賑濟施捨”的陳瓚信仰習俗已經沿襲600年,如今還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行保護。賑濟習俗
城隍廟賑濟的習俗由來要追溯到南宋末年,當時朝廷黑暗,蒙古軍隊長驅直入,大舉南侵。興化府腹背受敵,闊口裡人陳文龍時任興化府知軍的狀元,他奮起抗敵,誓死堅守興化府,最後不幸被俘,但他絕食反抗,為國殉節,被譽為“福建的岳飛”,與文天祥隆名並峙。陳文龍的叔叔陳瓚也傾盡家產,組織義軍,指揮家丁,巷戰殺敵,慘遭元兵車裂,以身殉國。明朝時,太祖皇帝為弘揚陳氏叔侄護國庇民的赤膽忠心,詔令褒封陳文龍為福州府城隍爺,陳瓚為興化府城隍爺。洪武三年,興化府知府蓋天麟在現在的梅園東路建立興化府城隍廟。
時隔600年,興化府城隍廟已成福建省目前保持最完整的古城隍廟之一,並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陳瓚信仰習俗也成為莆田的一種特定習俗。這種信仰,彰顯愛國精神主題,以賑濟救助慈善活動為內容,凝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寓教於俗”的鮮活生動的文化形式和廣闊的文化藝術空間,承載於節日廟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