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子介紹
英文解釋
![三色翡翠墜子](/img/1/8a5/wZwpmL2YDN3gjMxcDMwE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3A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 [weight;plummet;pendant]∶吊在下面的東西。多用作裝飾品塗金香墜子水晶墜子
2. [ear pendant]∶專指耳墜子
3. [ballad sing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the Zhuiqin]∶流行於河南等的一種曲藝,因主要用墜琴伴奏而得名
4. 同“墜琴”
5.泛指有一定重量,有一定裝飾價值的小物品。
常用類別
玻璃在燈飾上較為常見,耳墜及胸前吊墜多各種寶石精加工而成。墜子大都精美,高貴。
墜子民間說法
1. 姬妾的別稱。
宋 高承《事物紀原·布帛雜事·墜子》:“ 晉 石崇有妓名 綠珠, 趙王倫 之亂, 孫秀使人求之,王與 秀 收之。 珠 墜樓而死。後人因目姬侍為墜子,由此始也。”
2. 吊在下面的東西。多用作裝飾品。
元 張昱《宮中詞》之十二:“尋出塗金香墜子,安排衣線捻春綿。” 清陳維崧《百字令·詠陸雲士萬年冰扇墜》詞:“忽見風前,水晶墜子,人意先瀟灑。”《紅樓夢》第五八回:“昨日是他擺弄了那墜子半日,就壞了。”
3. 專指耳墜子。
《紅樓夢》第三一回:“他在這裡住著,把 寳兄弟 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帶子也繫上,猛一瞧,活脫兒就像 寳兄弟 ,就是多兩個墜子。”汪曾祺《晚飯後的故事》:“她燙了發,抹了胭脂口紅,耳朵下垂著水鑽墜子。”
4. 流行於河南的一種曲藝,因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而得名。通稱河南墜子,是從鶯歌柳和道情的合流而產生的。
張一弓《山村詩人》十七:“ 吳有又告訴他…… 趙瞎子串鄉說墜子了,‘金蛤蟆’主演《鍘美案》的戲報也貼到縣城十字街了。”
5. 墜琴。
姚雪垠《長夜》四二:“只要咱喉嚨不壞,帶一個墜子,哪兒的飯不好吃啊?”
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源於河南,是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藝道情、鶯歌柳、三弦書等結合形成的漢族曲藝形式,有一百多年歷史,不僅流行於河南省,在山東、安徽、天津、北京、江蘇、陝西等26個省市區都深受民眾喜愛。2006年5月20日,河南墜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寶石墜子](/img/f/f16/wZwpmL1AzM1ADO2UTO5A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1k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