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
膀胱害羞症的成因目前還在研究中,一般認為是一種心理疾病,伴有顯著的生理症狀。
症狀
通常的症狀是:患者在一次或幾次不愉快的排尿經驗後,變得對在他人面前排尿感到焦慮。為了遣散這種焦慮,患者往往用更大的努力排尿,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排尿變得越發困難,反過來增加焦慮。患者因此感到羞恥,不得不限制自己的生活以逃避這種場合的發生,如不去公共廁所等。
影響
有研究顯示膀胱害羞症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疾病。其學名“Paruresis”是由 Williams 和 Degenhart 在1954年的一篇論文 里發明的。在該論文裡,他們調查了1419個大學生,發現14.4%有偶然或經常的膀胱害羞經歷。美國最近的調查顯示,大約有7%的人口患有該病。
治療
治療方法類似其他的心理恐慌症。行為療法、抗焦慮藥物等都有療效。如果患者對該疾病有充分的了解,並得到適當的治療,絕大多數都可以把症狀控制在可掌握的範圍內。
另外,患者也可使用一些小技巧,如隨身攜帶攜帶型導尿管(100%成功率,歐美醫生推薦的做法)。或者使用單獨的廁所、公共廁所的隔間。最重要的是患者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因此感到羞恥,因為這只是一種臨床疾病,與糖尿病、心臟病等沒什麼兩樣,而沒有人會因為得糖尿病而羞恥。患者也可大方的把自己的“小癖”坦誠的告訴身旁的人,絕大多數人會很諒解,並迅速走開(畢竟,方便過後,別人也沒有理由留在廁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