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包

腦包

腦包

敖包腦包即為敖包,薩滿教神靈所居和享祭之地。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木、石、土堆。舊時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頭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樹枝壘成的,今數量已大減。敖包神被視為氏族保護神,祭敖包為重要祭祀儀式,於每年夏曆六、七月間舉行,供奉羊、酒、乳酪,點火、焚香,由薩滿跳神後,參加者將祭品分食。鄂溫克等族也有類似的祭敖包儀式。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後,薩滿跳神一般已改為喇嘛念經,祭敖包不再是純粹的薩滿教的祭祀活動。 敖包作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體的傳播下已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會》的蒙古族民歌,更是敖包文化達到登峰造極的宣傳熱度,紅透大江南北。在無際的草原上,時時會看到用大小石塊累積起來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謂神樹,神樹上插有五顏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鮮艷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喚著遠方的牧人,這就是敖包。 敖包,又稱"鄂博"、"腦包"、"堆子"、"石堆"、"鼓包"。指的是在自己遊牧的區域內,選擇一個幽靜的地方,用石頭堆起的圓形堆。《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九》云:"鄂博隨在皆有……其形圓,其頂尖,顛立方角蒙經旗,其上下則埋哈達一方,糧食五種,銀數錢,每年必一祭。"阮葵生《蒙古吉林風土記》云:"壘石象山冢,懸帛以致禱,報賽則植木表,謂之"鄂博",過者無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來是神聖之所在。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薩滿教隆重的祭祀之一。祭祀開始,先舉行賽馬,然後擺上供物,由喇嘛念經行祭,參加祭祀的人們紛紛往敖包上添加石塊。事畢,進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 。 敖包多設在草原的山頭上,用石塊或土塊堆成的圓錐形祭壇,上面掛五顏六色的彩布或彩紙。舊時,敖包分氏族的、毛洪的、索木的、旗的和盟的等不同規模的類型,不同類型的敖包在不同的 範圍內祭祀。例如氏族敖包只在本氏族內行祭,祭物及費用都在本氏族內攤派;盟敖包則由全盟祭祀 ,祭物及費用要在全盟範圍內攤派。也有自願捐贈的,富裕人家一次可贈數隻羊。當年用不完的祭物,主要是牲畜,則指定專人放養,留作來年使用。 節日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附近的敖包參加祭祀。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載體。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萬物都看作神靈來崇拜,從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這些部分的神靈。這種聖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個別的兩類。個別的聖地就是敖包。這種聖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領地建起來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並崇拜有加,大概緣於古代的祭聖山。祭聖山又與成吉思汗時代不無關係。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爾乞特人追趕時,藏在不罕山里蔑爾乞特人繞山三圈沒有抓住成吉思汗。蔑爾乞特人遠去,成吉思汗下山後說:不罕山掩護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將每天祭祀,每日祝禱,讓我的子孫都知道這件事。說完,即“掛其帶於頸,懸其冠於腕,以手椎膺,對日九拜,酒奠而禱。”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與蒙古諸王,每年必須致祭名山大川。由於有的地方沒有山或離山較遠,民眾就“壘石像山,視之為神”(見《蒙古風記》)。這種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頭或土堆起來,所以蒙古語稱“敖包”。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較簡單。由薩滿宣布,所謂的村落保護神選擇某一座山或丘陵,作為自己的所在地。人們就在這個地方用土或石頭建成堆子,舉行若干聖化儀式,就算建成了敖包。這是一種土殿堂,每年一定時期,附近居民到這裡來祭祀地方神,祈禱牲畜發展,人丁興旺。禮畢,人們圍坐在一起,喝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並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三項文體活動。 建敖包的地方多選擇明快、雄偉且水草豐美的高山丘陵。敖包均有名稱,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敖包多設于山丘之上,或水泉邊,多數用石塊堆成,一般呈圓形,頂端圍有柳條圈。在蒙古族心目中,敖包象徵山神,外出遠行,遇敖包必下馬參拜,祈禱平安,並隨手揀石添上。每年農曆五月,綠草遍野,燕子北歸,本旗蒙古族開始祭敖包活動。牧民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敖包下,用松柏、紅柳、五彩花卉將敖包裝飾起來,在敖包前擺設奶食品、“阿木蘇”、糕點等供品,正面桌上擺放全羊。祭奠儀式由深孚眾望的長者主持,主持人親自向敖包焚香,敬酒,獻哈達,唱祭歌,並請喇嘛念太平經。此時,漫山遍野前來祭祀的人們跪伏於地,三拜九叩,默禱“山神保佑風調雨順,五畜興旺,無災無病,萬事吉利”。 祭奠儀式完畢,主持人將供品分送大家享用。同時開始遊戲,主要項目為“男子三技”。 在包頭東河區,就有東腦包,和西腦包的地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