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簡介
蒙古族的祭祀活動帶有北方民族的特點,對大自然的崇拜,滲透著濃厚的宗教色彩。
祭敖包 這是信奉喇嘛教的蒙古族會祭禮風俗,最為隆重,在民間也最被重視。
節日活動
敖包,蒙古語音譯,意思為堆子。也叫做"鄂博"、"腦包"、"封堆"。這是一種祭祀的場所,開始於清代。蒙古族地區的敖包,多以石塊或者砂土堆積而成,也有的用柳條圍起來,中間填上砂土。一般呈圓包狀或圓頂包形基座,大小規格不一,多為單一個,也有7個或13個並列排成的。中間的敖包要比兩側的大。包上堅起若干木幡桿,掛綴五彩綢、布條和經幡。敖包原為道路和境界的標誌,以後逐漸演成祭祀山神、路神等活動的場所。舊時,蒙古族各盟、旗、區和寺廟等都有公用的敖包。並沒有掌管敖包的機構,在一些殷富的家庭里,設有自家的敖包。敖包一般都設在各路口的交叉點,一些緩坡上,山崗上。除了路過的行人進行日常祭祀外,每年都要定期舉行祭祀活動。
蒙古族祭敖包是很真誠的,按照習慣,平時,每次經過敖包,都要口念:"俺、嘛、呢、叭、咪、哄"六字真言,向敖包上投石3枚,以敬三寶。有的還獻上錢財,供以酒肉,有的剪下馬鬢、馬尾系在敖包頂的幡桿上。住在敖包附近的牧民,擠完奶或早晨喝第一杯茶之前,要朝敖包的方向灑幾點奶或茶,以表示敬意。大型的祭祀敖包活動,每年舉行二次,春天和秋天。男男女女,扶老攜幼,還上哈達、整羊內、奶酒、奶食等祭品,來到敖包前,先獻上哈達和供祭品,再由大喇嘛涌經祈禱,小喇嘛列座於兩旁,或吹喇叭,或打大鼓。眾人跪拜。然後往敖包上添石塊,或對柳條進行修補,並懸掛新的五色綢和經幡。並與祭神樹結合起來。祭敖包在《新蒙古族自治縣概況》中記載:"凡各旗鄂博(敖包),歲於五月或七月,由各旗至祀。合祭鄂博(敖包)在海拉爾河北山上,每三年大祭一次,以五月為祭期。祭時喇嘛誦經,鼓鈸競作,先繞鄂博(敖包)三周,且繞且誦,官民隨之,三周既畢,舉火燒柴堆,以香火投之。禮事告終後,一般人民赴場競藝,作馳馬角力種種比賽"。
蒙古族祭敖包,其緣由可能和古時蒙古人對山嶽的崇拜有關。在傳說《化鐵出山》中,說他們的祖先居於額爾古納山中,後來遷到草原上。他們離開自己的發祥地,但不忘祖宗,用石塊壘起敖包,呈現同狀,象徵祖籍的山嶽以此為祭祀的對象。有的蒙古人把敖包解釋為"靈魂之山"。後來祭敖包演繹為祭祀諸神的場所。敖包會,成為喇嘛宗教的節日,當地民族歡聚的節日,成為傳統的民俗節日。同時進行賽馬、射箭、摔跤等遊藝活動。
祭天 蒙古語叫"騰格里"。藏族最早信奉薩滿教,認為天是世界萬物的最高主宰,它不僅操縱著自然界的一切,也操縱著人類的命運。它賦於人們各種權力,也能給人們各種災難。古時,蒙古人對天是非常崇敬,把天稱為"慈悲仁愛的父親"。凡事都要向天祈求,保佑平安。在《蒙韃備錄》里記載:"其俗最敬天地,第事必稱天,聞雷聲則恐懼,不孜行師,曰:天叫也。"《元史》說:"無興朔漠,代有拜天之禮。"每年都要舉行祭天的儀式。
古代,蒙古族祭天,先要樹起神竿,蒙語叫"瑪尼桿"高約束4-5米,粗0。2米,多用樺木、松木。桿頂上安有鐵制的長 (神 )。祭祀時,在蒙古包前,先要樹起二根神竿,二根之間扯起一條繩,掛紅、黃、監、白、綠五面彩旗,有的掛上經幡,繡上六字真言的梵文。有的還把乾淨的肉掛在竿上,然後灑馬奶、穀物等,對天祝頌,祈禱所求之事。後來薩滿教不起,祭天活動由薩滿主持。他們祭天的供品有乳製品和肉製品,擺在供桌上,直接上供祭天。這項活動,由男薩滿(波)率領,呼叫天的禱詞,眾人相合。
蒙古族平時也要對天神表示敬意。逢年過節,每次宴請,舉杯祝酒、食肉都要先敬天,然後才能吃喝。蒙古人認為天有天神,賦於生命的;地有地神,它是保佑人畜平安的。天神、地神,都被格外地受到尊崇。
那達慕 為蒙語的音譯,意為“娛樂”,是蒙古族從部落聯盟時起每年或隔年都要舉行的盛大集會。那達慕最初只有摔跤、射箭和賽馬三種活動,如今又增加了喜慶豐收、物質交流和科技傳播等內容。
勒勒車 是蒙古族傳統的交通工具。全車的部件大多用樺木製作,車輪相當於成年的牛高,車體輕便,易於在草地、雪地和沙漠中運行。牧民們在野外遊牧時,往往把勒勒車連在一起,形成一串,行走起來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