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全世界脂肪醇的57%是由脂肪酸甲酯生產的,43%由脂肪酸生產。脂肪醇經乙氧基化生產醇醚(AE)、AE經磺化 中和生產醇醚硫酸鹽(AES)。也可將脂肪醇經磺化、中和生產伯烷基硫酸鹽(PAS)。因此,脂肪酸甲酯是MES、AE、AES和PAS等SAA的原料和中間體。油脂、脂肪醇、脂肪酸甲酯等原料的供應決定了上述生產SAA的效率。
脂肪酸甲酯按照碳鏈的飽和程度可分為含有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甲酯和不含雙鍵、三鍵的飽和脂肪酸甲酯。飽和脂肪酸甲酯的主要用途是前述表面活性劑的生產。不飽和脂肪酸甲酯出來可用於前述表面活性劑的生產外,還可以用於生產環氧脂肪酸甲酯。後者是一種重要的增塑劑,廣泛用於聚氯乙烯等樹脂的增塑,可部分代替鄰苯二甲酸鹽類增塑劑。
這裡的脂肪酸甲酯,其脂肪酸的碳鏈一般在12-22之間,主要是12-18的飽和脂肪酸甲酯和不飽和脂肪酸甲酯,可以有側鏈,碳鏈上也可以有羥基等其他基團。脂肪酸甲酯是油脂用甲醇酯交換的產物,也可以是來自油脂的脂肪酸用甲醇的酯化產物。這裡的油脂可以是動物性油脂,比如豬油、牛油,也可以是植物性油脂,比如大豆油、棕櫚油、椰子油、蓖麻油等。 美國寶潔(P&G)化工馬來西亞工廠生產高碳鏈脂肪酸甲酯CE-1875A,低碳鏈CE-810等.
工業生產
![生產供應脂肪酸甲酯N](/img/5/57e/nBnauM3XxgTN5YzM5UDN1UDN3QTMwcTOykzMyQTNwAzMxAzL1Q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但是生物柴油與石化柴油相比,在性能和性價比方面難以與石化柴油抗衡,除了勉強用於船用柴油外,作為燃料很難在更多領域套用。因此,大量的生物柴油企業面臨轉型的困境。
由於脂肪酸甲酯可以進一步加工成環氧脂肪酸甲酯,而後者在增塑劑領域的套用得到了有效地推廣,成為可在某種程度上替代鄰苯二甲酸鹽增塑劑的一種綠色環保型的增塑劑,生物柴油企業紛紛轉型為增塑劑企業。用植物類資源生產的生物柴油,其碳鏈不飽和程度大,適合生產增塑劑;動物類油脂,由於飽和程度高,則不適合生產增塑劑。
國際上,歐盟和美國出於可持續發展戰略,也致力替代石油能源的生物柴油工業的發展,由於歐盟和美國對生物柴油工業實行政府補貼,其生物柴油生產的原料直接採用菜籽油等食用油脂。但是中國生產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是油脂工業的下腳料以及餐飲業的可再生資源。中國也有用油脂和油料作物生產生物柴油的研究,處於概念階段,尚無工業化生產。
標準指標
![脂肪酸甲酯](/img/1/84d/nBnauM3XzIDMyUTMzUDN1UDN3QTMwcTOykzMyQTNwAzMxAzL1Q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對其企業的標準主要指標如下:
1. 色度(號):1.5
2. 閃點(閉口,℃):80
3. 氧化安全性,總不溶物(mg/100ml):1.7
4. 硫含量(%,m/m):0.02
5. 酸值(mgKOH/g):0.3-5
6. 灰分(%,m/m):0.004
7. 凝點(℃):-2
8. 密度(20℃,kg/m):879.6
製備方法
原料合成
![脂肪酸甲酯](/img/3/9de/nBnauM3X0MTNwEDMyYDN1UDN3QTMwcTOykzMyQTNwAzMxAzL2Q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酯化反應
在酯化反應中,按重量計將甲醇∶脫水後的脂肪物=1.5~2.5∶1的比例投入到反應釜中,再將重量為甲醇與脫水後的脂肪物兩者總重量的2%~5%的濃硫酸加入至反應釜中,在攪拌下加熱至回流溫度(65~70℃),保溫回流反應15小時,然後將回流裝置改為蒸餾裝置,加熱升溫,將過量的甲醇蒸出回用,當溫度升到110℃時停止加熱;在脫酸過程中,向酯化反應得到的粗酯中加入等體積的自來水反覆洗滌至放出的水溶液的PH值近於7時為止,然後取樣測定粗酯的酸值,依酸值加入過量5%的碳酸鈉,在攪拌下快速升溫至100~120℃後反應10分鐘即可;在減壓蒸餾過程中,將脫酸後的粗酯預熱至200℃後用導管與蒸餾釜接通,導管上連線一閥門,加熱蒸餾,控溫在220~230℃之間,真空度為750mm/Hg,然後,慢慢開啟導管閥門,投料進行減壓蒸餾,餾出的物質即為混合脂肪酸甲酯。
以上是傳統的老工藝酸鹼催化法,雖然也能生產,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難於處理的污水,產量和質量也無法保障,對設備損害更大,一般情況下設備用到三個月就開始腐蝕,冒,跑,漏嚴重,造成一天生產三天維修的困紌。現在針對棉籽酸化油做生物柴油甲酯有了新工藝(汽相醇解工藝),適合多各種原料,解決不加酸和鹼的難題,從而改變了污水過多難於處理的困境,在產量和質量穩定。自動化高,投資可大可小。
工藝過程
工藝過程,原料預處理,預酯化,醇汽相和油相升溫,過量醇相通回收器回收,提純後再回到反應器反應,酯化是在一步完成後進入蒸餾系統進行蒸餾,先預熱,脫水,脫臭進入主塔脫色和分離產品,整個生產過程是密閉性生產,無污水,無泄漏,無味飄散,生產區乾淨環保。
人體影響
必需脂肪酸為機體生理所需要,但不能由機體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有3種,即亞油酸(C18:2)、亞麻酸(C18:3)和花生四烯酸(C20:4),但人體從食物中獲得的亞油酸能在體內合成γ-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因此嚴格地說只有亞油酸是絕對必需的脂肪酸,但α-亞麻酸為。ω-3不飽和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
必需脂肪酸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其在細胞膜和線粒體內參與磷脂的合成,缺乏時將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嬰幼兒缺乏必需脂肪酸則出現濕疹、皮炎,同時生長不良。必需脂肪酸缺乏則膽固醇運轉受阻,不能進行正常代謝,在動脈沉積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另外,動物缺乏必需脂肪酸,可使精細胞的生成受干擾,以至引起不育。
人體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一般認為應占全比總熱能的2%,嬰兒需要量大於成人,應相當於其總熱能的3%。亦即一個6個月的嬰兒,如其總熱能攝入量為每日2510.4KJ(60Kcal),則每日需要2g。目前各國嬰兒配方奶比較重視必需脂肪酸的供給。因牛奶中不含亞油酸和α-亞麻酸,所以配方奶中都添加一定量的必需脂肪酸,以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除以上所談的必需脂肪酸外,近年來ω-3脂肪酸對健康的重要性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認為ω-3脂肪酸對維持和促進正常發育是必需的,在防治冠心病、高血壓、關節炎、炎性症狀與自身免疫異常、糖尿病、潰瘍性結腸炎以及癌症等疾病中起著重要的有利作用。最重要的兩種ω-3脂肪酸是二十碳五烯酸(C20:5,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DHA)。EPA和DHA主要含在深海魚魚油中,淡水魚油中也含有,但含量較低。人體通過α-亞麻酸經一系列脫飽和酶和碳鏈延長酶的作用也可產生EPA和DHA,但也有些實驗未能證實α-亞麻酸可在人體內能轉變為EPA和DHA,不過在很多動物實驗中證實了其有效的轉變。
看來,脂肪酸在生物體內的碳鏈延長與脫飽和作用因生物種類不同而不同。在人體內由α-亞麻酸轉變為DHA的效率甚低,所以人體需要ω-3長鏈脂肪酸還必須攝自膳食。但在特殊情況下,如嬰兒出生前後,因大腦正處於迅速生長發育期,可發生快速的脫飽和與碳鏈延長作用,又如成年人患嚴重的ω-3脂肪酸缺乏時,若補充α-亞麻酸,其在體內轉變生成DHA的效率將明顯增高。
EPA和DHA雖然都是長鏈ω-3脂肪酸,但其生理功能卻有一定的差別,在體內分布情況也有差異。EPA有防止血小板凝集和使血管舒張的作用,所以EPA有明顯的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減少心腦缺血性疾病發生的作用。DHA主要分布於生物膜,人類腦磷脂和視網膜中DHA的含量很高,分別高達其總脂肪酸量的24%-37%和18%-22%。對早產兒和足月兒的研究指出,攝食缺乏ω-3脂肪酸配方奶的嬰兒,其視敏度較攝食母乳的,或配方奶中補充魚油的嬰兒差,視網膜桿狀體光感受器發育遲緩,說明DHA為胚胎期或生命早期的動物與嬰兒視覺功能的良好發育所必需。
有關嬰兒食品添加DHA的研究指出,DHA是早產兒、足月兒和幼嬰兒神經發育及大腦皮質磷脂與視網膜磷脂DHA的供給來源,是維持血細胞磷脂DHA水平所必需,故建議嬰兒的配方奶中應含有DHA。配方奶中僅含有α-亞麻酸還不能滿足嬰兒對DHA的需要,因嬰兒在體內利用α-亞麻酸合成DHA的能力很低。有的研究顯示,EPA對嬰兒的生長與智力發育有不良影響,所以在嬰兒食品中添加DHA時應注意這一問題,因為在自然界DHA與EPA往往同時存在。
物化性質
性狀:室溫下本品為無色或微粉紅色透明液體。
Melting_point:3℃,
Boiling_point:160℃/1.6kpa,
相對Density:D2041.090。
不溶於水,易溶於醇、醚等有機溶劑。
熔點:8-9℃
主要用途
1、廣泛用於合成高級表面活性劑,用作高級潤滑油和燃料的添加劑、乳化劑製品、香料的溶劑等
2、用作染料中間體
套用領域
廣泛用於合成高級表面活性劑,用作高級潤滑油和燃料的添加劑、乳化劑製品、香料的溶劑等
儲運特性
請遠離熱源,火花和火焰。儲存在密閉的容器中。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地方遠離不相容物質。
安全術語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與皮膚和眼睛接觸。
質量標準
外觀Appearance澄清無色液體
紅外光譜InfraredSpectrumConforms
純度Purity≥99.0%(GC)
純度Purity98.5%-101.5%(中和滴定)
折光度Refractiveindexn20/D1.4390to1.4420(20°C,589nm)
顯色試驗colortest≤150APHA
酸值(mgKOH/g)≤2.0
含量%≥98
皂化值180-210
碘值45-130
水份%≤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