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瞼痰核

胞瞼痰核

胞瞼痰核是指胞瞼內生核狀硬結,逐漸長大,而又不紅不痛的眼病,稱為胞生痰核(《眼科易胞生痰核知》)。由於瞼核心狀硬結主要因痰濕阻結胞瞼脈絡而起,故得此名。本病又名疣病(《原機啟微·血氣不分混而遂結之病》)、睥生痰核(《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眼胞痰核(《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等。相當於西醫學之霰粒腫。 [病因病機] 恣食炙賻,脾胃蘊熱生痰,痰熱相結,阻滯經絡,致氣血受阻。昆結於瞼內,逐漸隱起而發為本病。

簡介

胞生痰核,胞瞼痰核(西醫病名:瞼板腺囊腫)

胞瞼痰核胞瞼痰核

胞生痰核之名首見於《眼科易知》。《證治準繩·七竅門》稱睥生痰核,又名胞瞼痰核、眼胞痰核、目疣、胞瞼腫核等。
胞生痰核是因痰濕凝集胞瞼所致。以胞瞼皮下產生核狀硬結,不紅不痛不癢,推之能移為主要表現的外障類疾病。
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霰粒腫,也稱瞼板腺囊腫。

症狀體徵

本病多見於青少年或中年人,可能與其瞼板腺分泌分泌功能旺盛有關。本病初起多無自覺症狀。一般發生於上瞼,也可以上、下眼瞼或雙眼同時發生。病程進展緩慢。表現為眼瞼皮下圓形腫塊,大小不一。小的囊腫經仔細觸摸才能發現。圈套者可使皮膚隆起,但與皮膚無粘連。大的腫塊可壓迫眼球,產生散光而使視力下降。與腫塊對應的瞼結膜面,呈紫紅色或灰紅色的病灶。一般無疼痛感,腫塊也無明顯壓痛。一些患者開始時可有輕度炎症表現和觸痛,但沒有瞼腺炎的急性炎症的表現。小的囊腫可以自行吸收。但多數長期不變,或逐漸長大,質地變軟。也可自行破潰,排出膠樣內容物,在瞼結膜面形成肉芽腫。也可以在皮下形成暗紫紅色的肉芽組織。瞼板腺囊腫如有繼發感染,則形成急性化膿性炎症,臨床表現與內瞼腺炎相同。
另外,本病須與針眼相鑑別。後者病程急,局部紅腫焮痛起癤腫,化膿後有膿點,潰後自愈。若膿頭不潰破,可轉為本病。名本尊若感受外邪,則局部紅腫疼痛變為針眼。

[診斷依據]

1.眼瞼皮下可觸及大小不等的圓形核狀硬結,按之疼痛,皮色如常,與皮膚不粘連,推之能移,核大者皮膚面稍隆起,閉目時明顯,瞼內呈紫紅色。
2.若自行破潰,在瞼內排出膠樣物,並在瞼內形成肉芽。
3.核小者無不適感,核大者有重墜感,若復感外邪,可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若自瞼內破潰或生肉芽者,可引起磨痛及異物感。
4.若老年患者,術後復發,迅速增大,表面不平,質硬如石者,須警惕癌變。

[鑑別診斷]

針眼:眼瞼皮膚有局限性紅腫,瞼內針眼可見紅赤或有膿點,潰破後自愈而不會自潰後生肉芽。

[辨證論治]

1.肉輪痰濕證:眼瞼內生硬結,隆起,不紅不痛,皮膚推之能移,逐漸增大,眼瞼內有重墜感,舌質淡,苔薄膩,脈滑。化痰散結。
2.痰熱搏結證:腫核處皮色微紅腫,初硬漸軟,按壓疼痛,相應瞼內面呈紫紅色,舌質淡,苔薄黃膩,脈滑數。清熱化痰散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