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胞生痰核之名首見於《眼科易知》。《證治準繩·七竅門》稱睥生痰核,又名胞瞼痰核、眼胞痰核、目疣、胞瞼腫核等。
胞生痰核是因痰濕凝集胞瞼所致。以胞瞼皮下產生核狀硬結,不紅不痛不癢,推之能移為主要表現的外障類疾病。
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霰粒腫,也稱瞼板腺囊腫。
臨床表現
該病在臨床上常見兩種情況。一、胞瞼內隱起硬結,捫之很小,外觀不顯。漸長大後,可見瞼內有局限性隆起,但皮色不變。此硬結捫之可活動而不與瞼皮膚粘連,生長緩慢,有的長到一定程度則靜止,也不潰破。一般為單發,也有多發者。好發於上胞,個別也可生於下瞼較小型者,一般在瞼內無顯著改變,也無自覺症狀。較大者,可見在瞼內相對應之處呈青灰色或紫紅色,眼瞼可有重墜感。
二、瞼內硬結生長迅速者,長到一定程度可在瞼內自潰。潰後不易收口,且在潰口處生肉芽,長期不愈。患者有磨擦感或有隱痛。也有少數可從皮膚面穿破。
診斷依據
1.眼瞼皮下可觸及大小不等的圓形核狀硬結,按之疼痛,皮色如常,與皮膚不粘連,推之能移,核大者皮膚面稍隆起,閉目時明顯,瞼內呈紫紅色。
2.若自行破潰,在瞼內排出膠樣物,並在瞼內形成肉芽。
3.核小者無不適感,核大者有重墜感,若復感外邪,可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若自瞼內破潰或生肉芽者,可引起磨痛及異物感。
4.若老年患者,術後復發,迅速增大,表面不平,質硬如石者,須警惕癌變。
鑑別診斷
針眼:眼瞼皮膚有局限性紅腫,瞼內針眼可見紅赤或有膿點,潰破後自愈而不會自潰後生肉芽。
辨證論治
1.肉輪痰濕證:眼瞼內生硬結,隆起,不紅不痛,皮膚推之能移,逐漸增大,眼瞼內有重墜感,舌質淡,苔薄膩,脈滑。化痰散結。
2.痰熱搏結證:腫核處皮色微紅腫,初硬漸軟,按壓疼痛,相應瞼內面呈紫紅色,舌質淡,苔薄黃膩,脈滑數。清熱化痰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