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歷史學家研究認為,聞風節是在古埃及第三王朝後期成為正式節日的,當時叫“夏摩”,為“萬物復甦”的意思。以後才演變為阿拉伯語的名稱“聞風節”。聞風節在阿拉伯語中叫“夏姆·納西姆”,“夏姆”是聞、嗅的意思,“納西姆”為微風、惠風的意思。所以,也有惠風節的中文譯法。
歷史起源
聞風節起源於古埃及法老時期(公元前2700年 ),傳說是慈善神戰勝兇惡神的日子。後來埃及的科普特人(古埃及本土居民)把這一節日定名為聞風節,同時也稱之為春節。
古埃及人在聞風節這一天要製作帶有精美雕刻的太陽船,人們在尼羅河上划船,祭司們和士兵們敲鼓喝彩並吟唱歌曲。法老、大臣和民眾們欣賞著眼前美景,孩童們在一邊歡快地嬉戲玩耍。
在古埃及法老時期,節日都和天象、自然與現實生活的關係密切相關,聞風節起初便被定在春分這一天。
節日時間
現在,聞風節的確切日期每年都不固定,大約在三月中旬到五月上旬之間。
這是因為基督教傳入埃及以後,有一年的聞風節正好是基督教的大齋節,禁止食用魚肉,而埃及人在聞風節時則必食一種叫做“法思赫”鹹魚,如此只能將節日推遲,後來固定在每年復活節後的第二天,也就是每年復活節後的星期一。
節日習俗
聞風節當天,從清晨起,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全國各地數以百萬計的男女老幼潮水般地擁向公園、海濱、尼羅河畔等地,共同歡慶這一傳統佳節。對埃及人來說,一年一度的聞風節是家人團聚和外出春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