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事

聖事

基督教各派的禮儀。又稱聖禮。基督教認為聖事都源於《聖經》,並為耶穌所定立。天主教與東正教的聖事有7種:聖洗(洗禮)、堅振、告解、聖體(聖體血)、終傅、神品、婚配。宗教改革後出現的新教簡化了原有的七種聖事,一般只保留了洗禮及聖餐。英國聖公會還保留了婚配。少數新教派別不承認所有聖事。

聖事

詞語解釋

聖事

shèng shì

(1).聖人之事。謂孔子弟子學習的成果和表現。晉·葛洪《抱朴子·辨問》:“ 孔子門徒,‘達者七十二,而各得聖人之一體’,是聖事有剖判也;又雲‘ 顏淵具體而微’,是聖事有厚薄也。”

(2).基督教的重要禮儀。該教認為它藉助一定可見的形式賦予領受者不可見的基督的寵愛和保佑。具體內容有聖洗、堅振、告解、聖體、終傅、神品、婚配等七件。各教派不盡相同,如新教一般只承認洗禮(聖洗)與聖餐(聖體)為聖事。許地山《綴網勞蛛》:“別的事情,也許她會忘記,惟獨這聖事是她所不敢忽略的。”

簡介

[sacrement]

天主教

聖事由主基督建立,並付託給教會,因為是基督和教會的共同行動,故此是表示信德與堅強信德的記號和方法,藉以敬禮天主,聖化人類,同時導引、加強並彰顯教會的共融;因此聖職人員和信徒,皆應以最大的尊敬和應有的謹慎舉行聖事。

在現在的天主教(公教)中仍然保留7件聖事。聖洗、堅振、告解、聖體、病人傅油、聖秩(神品)、婚配。在這7件中聖洗和告解,是罪人的聖事,其餘都是善人的聖事。

聖洗,堅振和聖秩聖事,賦予神印,故不能再次領受。

1聖洗--洗禮是其它聖事的門,無論實洗或至少願洗,為救援皆是必需的。藉洗禮,人獲得罪赦,重生為天主的子女,並因不滅的神印結合於基督而加入教會。惟有藉真正的水洗,並配合指定的經文,才能有效的施行洗禮。

2堅振--堅振聖事賦予神印,藉此,已領洗的人繼續走基督信徒已開始的途徑,因聖神的恩惠而富有,與教會更密切地結合;堅強領受的人,更強烈要求他們以言行作基督的見證人,宣揚並衛護信仰。

3聖體--至聖聖體是最崇高的聖事,因為在其內實有主基督,他作奉獻並作食糧;教會也藉以不斷地生活和成長。感恩祭是紀念主的死亡和復活,在其內十字架的祭獻永世長存,它是整個基督徒敬禮和生活的巔峰和泉源,由於感恩祭,顯示並實現天主子民的合一,使基督奧體的建立得以完成。其它聖事,和一切教會的使徒工作,皆和至聖聖體有連繫,並向之歸宗。

4告解(懺悔)--在懺悔聖事中,信徒向合法的聖職人告罪,且對所告的罪痛悔並定改,藉同一的聖職人赦罪後,便從天主獲得領洗後所犯罪過的赦免,同時亦與因犯罪而傷害了的教會和好。

5病人傅油--病人傅油是用油傅抹病人,並誦念禮儀書中所規定的經文;教會藉以將重病的人付託給受苦難和受光榮的基督,並求他賜予安慰和拯救。

6聖秩--在基督信徒中,有一些人因天主建立的聖秩聖事,為不磨滅的神印所標示,被立為聖職人員,即被祝聖並被委任,按每人的等級,以基督首領的身份盡教導,聖化,管理的職務,並牧養天主的子民。

7婚配--1項-婚姻契約是男女雙方藉以建立終身伴侶的結合,此契約以其本質指向夫妻的福祉,以及生育和教養子女,而且兩位領洗者之間的婚姻被主基督提升到聖事的尊位。2項-為此,兩位領洗者的有效婚姻契約,必然同時也是聖事。

聖體聖事

一、聖體聖事是七件聖事的中心,是教友生活的泉源與高峰

聖體聖事是七件聖事的中心。聖洗賦給人一個超性的新生命,就像本性的生命需要食物一樣,同樣這個超性生命也需要由聖體聖事獲得滋養。聖洗與堅振所賦給人靈的神印,給與人參與彌撒聖祭領受聖體聖事的權利。在人犯罪墮落,失掉超性生命後,需要和好聖事起死回生才能領受聖體神糧。借病人傅油聖事,耶穌來到我們心中作我們旅途上的幫助,偕同我們克服病痛的苦難。神品聖事賦予司鐸延續聖體聖事的權利,使耶穌的體血永存於人間。婚姻聖事象徵耶穌與人靈借聖體聖事所有的愛的結合。所以,一切聖事都與聖體聖事密切相關,以其為中心。

聖體聖事是教友生活的泉源與高峰。聖體聖事是我們過教友生活的動力,我們每天的祈禱生活,每天的本分工作,每天的愛德工作的力量來自我們所領受的聖體。我們也帶著生命中的喜怒哀樂,成敗得失每主日回到主的面前,在參與彌撒時,把這一切當做祭品連同餅酒奉獻給主,領受主的聖體。

聖體聖事是我們信仰的總綱和綜合,我們信仰的一切道理,幾乎都包含在這件奇妙的聖事中了,正如初期教會的一位教父所說:“我們的思想方式與聖體聖事相符合;反過來說,聖體聖事也堅定我們的思想方式”(教理1327)

二、聖體聖事的富饒:對聖體聖事不同的稱呼

教會在近兩千年的發展史上,用許多不同的名稱來稱呼聖體聖事。不同的稱呼,就像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一塊藍寶石,欣賞它從各個角度發出的燦爛光輝。我們下面根據新教理(1238—1332)來簡要說明這些不同的稱呼:

(一)、新約中出現的幾種稱呼:

1、主的晚餐(格前11:20):這是聖保祿宗徒曾用的稱呼,中文叫聖餐。這樣稱呼,是“因為這聖事連線著主在受難前夕與門徒一起享用的晚餐;藉此我們預享那在天上耶路撒冷的羔羊的婚宴”(教理1329)。

2、掰餅(宗2:42):這樣稱呼,是因為主耶穌以主人的身份,多次祝謝並把餅掰開,分給眾人,他刻意地在最後晚餐中這樣做了。他復活後,門徒就是因這動作而認出他來,初期基督徒也用這個說法來稱呼感恩聚會。他們藉著分餅來象徵:凡分食同一個掰開的餅——基督——的人,就是進入與他的共融中,並在他內形成一個身體。

3、從天上降下的食糧(若6:50):把感恩禮中的食品與以民在曠野中吃的瑪納相比較,這樣指出它是天主的恩惠,是人生命旅途中所需要的生命的食糧。

4、神糧、神飲(格前10:3-4):指出感恩禮的食糧和飲料有從天而來的性質,它與普通食物有別,它是屬神的食糧。吃的人需要有相稱的倫理生活。

(二)、教會歷史中出現的幾個不同稱呼:

1、感恩禮:這是教會很古老的稱呼,在早期的很多教父著作中出現。後來中世紀的神學家如聖多瑪斯等也用這個稱呼。現在我們天主教常用這個名字,我們的彌撒經書《感恩祭典》,也用這個古老的名稱。新教理解釋說:“因為這聖事是向天主謝恩的行動”這個聖事主要的意義並非贖罪或奉獻,也非求恩,而是為已領受的恩惠感謝天主:感謝天主的創造、救贖和聖化工程。

2、感恩聚會:這樣稱呼,因為聖體聖事是在教友聚會中舉行,這是教會的有形表達。

3、主受難與復活的紀念:它是基督生命、苦難、和復活的紀念禮。“你們應這樣行,來紀念我”(路22:19)

4、神聖的祭獻:因為它是救主基督的唯一祭獻的實現,並包括教會的奉獻。也稱為彌撒聖祭、讚頌之祭、屬神的祭獻、聖潔的祭獻,因為它完成並超越舊約的一切祭獻。

5、神聖的禮儀:我們在這裡找到教會整個禮儀的核心及最深刻的表達。

6、共融(領聖體):主的聖體是天使的食糧,天上的食糧,常生之藥,天路行糧。我們結合在基督內,分享他的體血,與基督和其他信友成為一個身體。(教理1331)

7、神聖的彌撒:這樣稱呼,因為這實現救恩奧跡的禮儀,在結束時派遣信友,好使他們能在日常生活里實踐福音的教導。(教理1332)

我們透過以上聖教會對聖體聖事不同稱呼的分析,我們真的覺得它是塊閃閃發光的“藍寶石”,就讓我們透過以後聖體聖事的講座,來認識它發出的每道亮光,讓它來照亮我們的生命,來滋養我們的生命!

今日聖事神學

梵二大公會議(1962-1965)前後教會內的 聖事神學有了很大的改變。這時候由於教會內的禮儀運動,對聖經與教父研究的重視,以及當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禮儀神學也嘗試採用位際關係、符號、標記等概念來闡釋 聖事行動,一反過去物化與機械化的弊端。今日的 聖事神學強調 聖事乃一象徵和標記,此標記表征著天主聖三與人的遇合;透過 聖事標記天主聖三把自我通傳給人,而人亦在此標記中以信仰答覆天主聖三。可見今日的 聖事神學非常注意信仰中天主聖三與人所建立起來的位際關係,並以此關係作為解釋 聖事神學中各種問題的基本範疇。

今日 聖事神學上有兩句流行的術語,即基督是原始 聖事,教會是基本 聖事

1)要了解基督是原始 聖事,必先了解天主自我贈予的性質;天主聖三進到人類歷史中自我啟示和自我通傳給人乃藉許多有形的標記和事件。在這些事件與標記中,天主參與(參 37)人的生命,要求人在信仰中答覆他的召請。換言之,天人合一的關係是在有形的標記中完成的。而天主的愛催迫他選擇一個最神聖的標記來作為天人合一的中介,那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這個標記是唯一不能錯的有效標記,因為與他的人性相遇就是不能錯地與天主相遇。在耶穌基督這個標記上,圓滿地達到了天主與人的位格性交往。所以基督是 聖事,而且是最原始的 聖事,因為一切 聖事的意義皆淵源於他。

2)既然基督是天主在人類歷史中的自我表達(象徵和標記),則作為基督奧體的教會便是基督在世界中的表達(救恩性標記)。簡言之,教會就是基督的 聖事,因為教會乃基督在時空中的延續,它有形的結構乃成了一個象徵,把來自天主聖三的恩寵生命具體地表達在歷史中。藉著教會在人類歷史中的存在,基督得以繼續在歷史中出現。而且教會的標記性不僅是為它的子民而存在的,也是為了一切善意的人而存在,因此,天主子民有責任以他的信仰生活把教會的性質和把基督呈現給世界,好使教會真正地成為把基督顯示給世界的救恩標記。

雖然說, 聖事就是天人間位際關係的表征,而基督就是這種關係(天主對人的給予,人對天主的回應)最原始的實現,然而,為今日的基督徒而言,基督這件最原始的 聖事卻仍是無法直接見到的。要讓人看見基督,看見天主對人的愛,看見人對天主的回應,教會必須成為基督的 聖事。而教會特別表現自己的本質卻是在一些特殊性的禮儀行動,即所謂七件 聖事中。具體來說,七件 聖事就是教會七個特殊的禮儀行動;藉此,天主的救恩不能錯地出現,而教會也更具體地表現自己正是一個救恩性的團體。在禮儀性的 聖事行動中,基督與教會一同朝拜父,如此,每一件 聖事都成了對天主父不能錯的有效祈禱,這就是所謂 聖事的「事效性」(ex opere operato),即 聖事標記與所賦與的救恩是固定地相連為一的。這是個長久引起爭論的問題。不過,假若大家記得,天主的救恩已經無條件地進入了人類當中,而教會這個救恩標記所象徵的救恩也是肯定的,則這些稱為 聖事的象徵性行為亦具有肯定地給人救恩的效果。雖然人是脆弱的,人的祈禱有時也可能很空洞,但 聖事的標記卻是肯定地表達天主的救恩;不論人的行為相稱與否,救恩必要在這些特定的標記中出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