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拿派

十八世紀末,德國浪漫主義文學最早的一個流派。這個流派的作家最早提出了浪漫主義的概念,較為詳盡地闡述了浪漫主義的文學主張。他們反對古典主義,要求創作的絕對自由,放縱主觀幻想,追求神秘和奇異。理論奠基人是施萊格爾兄弟(奧古斯特·威廉·封·施萊格爾和弗里德里希·封·施萊格爾),代表成員還有諾瓦利斯、路德維希·蒂克等。因為耶拿派創辦《雅典娜神殿》雜誌而得名。

主要思想

耶拿派聲稱只有浪漫主義的詩才是“無限的和自由的”,鼓吹文學與宗教的結合。在政治上打著“復興德國民族精神”的旗號,力圖鞏固封建制度,耶拿派理論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里德里希·封·施萊格爾,他曾經讚揚過法國革命,後來放棄激進主義,形成了消極浪漫主義的理論。他鼓吹人的主觀精神支配一切,把詩人的為所欲為,不能忍受任何約束當作首要的創作法則。他的文藝理論在西方產生過比較深遠的影響。

代表作品

這一流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諾瓦利斯的《夜的頌歌》,這是他為悼念早逝的未婚妻而作,歌頌“神聖的、不可言傳的、神秘的夜”,從期望在地下“永遠過著新婚之夜”的角度去讚美死亡。他未完成的長篇小說《亨利希·封·奧夫特爾丁根》,是體現消極浪漫主義綱領的作品。描寫主人公終生追求一朵神秘的“蘭花”,這朵空幻的蘭花就是浪漫主義者所渴望和憧憬的真理、愛情、和詩的神秘象徵。

另外,蒂克著有《民間童話集》三卷,開創了童話小說的新體裁,其中的《金髮的艾克貝爾特》在於表明有一股隱秘力量在冥冥中主宰著人的命運,連林濤和風吼也充滿不可思議的神秘意義。

由於當時德國政治經濟的落後、資產階級的軟弱以及唯心主義哲學的盛行,耶拿派的浪漫主義理論及其創作實踐具有濃厚的唯心主義思想和宗教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宗法制度和封建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