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淮河水系的濉河原在澮塘溝分兩股,南股為新開挖的新濉河;北股系原來的濉河,現稱老濉河,在小韓莊兩股匯合東流,經泗洪縣境入洪澤湖。
地理概貌
老濉河現已在澮塘溝堵塞,1966年春並從小韓莊調尾,平行於新濉河左側,以兩河三堤形式,自成水系,向南至傅圩子注入溧河窪。河道從靈璧縣的澮塘溝起,向東流經大路集、沙灘,至中劉莊北,出靈璧縣境,沿皖蘇邊界,至郭集西進入泗縣境內,折東南流,經四山、劉圩,至新關沿皖蘇邊界折南流,於朱圩子進入江蘇省泗洪縣境,折東流,平行於新濉河左側,至徐溝又折南流,經七里溝,於傅圩子注入洪澤湖的溧河窪。河道全長90公里,其中澮塘溝至傅溝口河段,長36公里,區間來水面積極少,被民眾分段利用植葦養殖。流域面積643平方公里,其中低山殘丘占4.1%,窪地占3.4%,平原占92.5%。地面高程:傅溝口18.5米,四山18.0米,劉圩閘17.5米,小韓莊17.5米,溧河窪16.0米。傅溝口至小韓莊段,長36公里,河槽上口寬40米~107米,深3.3~5.8米,河底寬27~84米,比降1/17500,排澇能力66~350立方米每秒,基本合3年一遇排澇標準;小韓莊以下河道系按3年一遇排澇、20年一遇防洪標準實施。
水文歷史
老濉河、新濉河 濉河,古代大川,屬淮河水系,稱睢水,鴻溝支流之一。古睢水故道春秋時源出河南陳留縣西的蒗盪渠,東通相縣,北轉至蕭縣與獲水相連。由相縣向東並水一水,古稱相水(古鴻溝)即信之濉河下游,通泗水入洪澤湖。時相城西通大梁,北達蕭徐,東接泗淮,水道便利。清代之濉河源出碭山縣黃河故道,南流經蕭縣、濉溪、宿縣、靈璧、泗縣,至江蘇泗洪縣入洪澤湖,長290公里。時勢推移,自宋以後,黃河泛濫,鴻溝淤廢,終因水源短缺,河床紊亂,相縣水運之利不存。今濉河上游有大沙河、湘西河、洪鹼河三大支流,境內有龍岱河、閘河匯入。過去有溪河在濉溪老城東面匯入濉河,與溪河相對的西流河匯入濉河,兩河口東西相距不到200米。溪河集永城、夏邑、蕭縣、碭山之水,比降小,水勢緩。西流河上接龍河、岱河,聚徐州西南山區之水,比降陡,水勢猛,汛期洪峰到來時溪河水受頂托,經常倒灌成災。據史料記載:明嘉靖年間,水利總督白昂治濉時,為錯開溪河與西流河兩水入濉之口,把溪河口堵死,使溪河水從水龍廟(今市衛校)轉折向南8里至孫廟,又轉向東南,從黃橋村入濉河。並在濉河堤西300米處建一座放內水堵濉水的三孔閘。時因溪河兩岸多已積澇成災,問題仍未能解決。到清鹹豐年間,南丁樓人翰林丁彥濤奏請朝廷,把溪河從孫廟改道向西,穿劉樓至帝子廟北,又轉而向南匯入巴河(今王引河)。從此濉、溪兩河分開,各成水系。1951年治理龍岱河時,將西流河(《水經注》:蕭縣箕谷水,上承梧桐陂,陂水西流因以為名。《魏書·地形志》:蕭有谷水,當即此。)東頭堵死,龍岱河之水不再經西流河入濉,而與下游雷河接通(烈山),在陳路口匯入濉河。1958年冬,為淮北煤田的開發,將濉河改道,在渠溝至黃橋段開挖新河。瓦子口至黃橋一段稱蕭濉新河,境內後黃里至黃橋,渠溝堵壩至閘河口一段仍稱濉河,長33.5公里。
北汝河沙潁河水系沙河支流
沙潁河水系地處河南省中原腹地,貫穿平頂山、禹州、許昌、長葛、漯河、周口等市,是淮河流域最大支流之一,在河南省境內全長410km,流域面積為34470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