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河[豫魯的河流]

濟河[豫魯的河流]

濟河,又稱濟水,古名沇水,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市,流經河南、山東入渤海。現代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的河道。今河南省濟源市都是因濟水的發源地而得名,古代濟陰、濟陽,現代山東省濟南、濟寧、濟陽,都從濟水得名。 現代河南境內的濟河,為古代濟水被黃河侵占的河道以上段。發源於濟源市區,流經沁陽、溫縣分支,分別入黃河和沁河。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濟河 濟河

《憶昔行》云:“王屋山絕頂曰天壇,濟水發源處是也。”

濟河,發源於濟源市城西北2公里處,有二源,一出濟源濟瀆廟,一出龍潭。二水在濟源程村合流,東流至沁陽柏香後分為二支,一支東南流為豬龍河,是濟河主流,流經溫縣於坨村入黃河;另一支流入沁陽縣城,流至龍澗村入沁河。濟河常年流量在1.5立方米/秒左右。

記載

古濟水的流向在《尚書·夏書·禹貢》中這樣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邱(定陶)北,又東至於菏(菏澤),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于海。”

古代文獻記載,濟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東潛流七十餘里,到濟瀆和龍潭地面湧出,形成珠(濟瀆)、龍(龍潭)兩條河流向東,不出濟源市境就交匯成一條河,叫水,至溫縣西北始名濟水。濟水穿越黃河(一說潛流於黃河地下,一說與黃河交叉),流經河南、山東兩省入海。隨著歷史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濟水在東漢王莽時出現旱塞,唐高宗時又通而復枯。由於黃河浸淤,東平以西的濟水湮沒,東平以下的濟水改稱大清河。黃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漸沖入濟水河床而入海。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黃河奪大清河東阿至歷城間河段,在歷城東北脫離濟水故道,東北流至利津入海。大清河北移後濟水下游故道經疏浚治理後,稱小清河。現在黃河山東段的一部分和小清河的一部分,就是原濟水故道。現處於黃河岸邊的山東省境內的濟陽縣,就是最好的明證。

傳說

在古代,濟水地位非常煊赫。《爾雅》中提到的四瀆:江、河、淮、濟,就是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濟”指的就是濟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嶽和四瀆。唐代以大淮為東瀆,大江為南瀆,大河為西瀆,大濟為北瀆。今在濟源市城北的濟瀆廟,就坐落於濟水東源上,是為祭祀濟瀆神“清源王”而建築的,占地120餘畝,建設規模宏偉,它不僅是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之一,而且是現今四瀆中惟一保存較好的祭祀廟宇。正如唐李頎《與諸公游濟瀆泛舟》所說:“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皇帝崇祀典,詔書示三公”。這對研究古代歷史、文化、建築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濟水流域物華天寶、地傑人靈,賢相名將、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馬懿、李商隱、韓愈、白居易等,都曾游觀濟水,留詩作證。相傳,在遠古時代,黃帝與蚩尤曾在河北作戰,因蚩尤能十里吐霧,黃帝打了敗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壇山上。黃帝“清齋三日,登山至頂,於瓊林台禱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於天壇”“王母乃召東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黃帝依命殺蚩尤於冀,天下乃無不克,海內安然”(杜光庭撰《天壇王屋山聖跡敘》)。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黃帝都到天壇上設壇祭天,故名曰天壇山。以後歷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壇山設壇祭天。明清遷都北京後,皇帝祭天嫌路遠,就在地球同一軸線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壇祭天。可見,濟水的榮耀與驕傲,它曾哺育了千秋萬代的炎黃子孫。

揭秘

濟水的來歷

《禹貢》中這樣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邱(定陶)北,又東至於菏(菏澤),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于海。”

古代的河流都稱為水,這裡的“河”指的就是黃河。導水東流,顯然有人工疏導的因素,古代對於自然環境的測繪受限於生產力、錯誤百出,但對人文活動的記載應該是屬實的。也就是說,確實曾經人工開導了一條水道注入黃河,這條水道就是濟水。所以,說大禹時代黃河在濟源以西就折向北方的說法雖然最符合“濟水曾是一條獨立的水系”這一推測,但卻是站不住腳的。

“溢為滎,東出於陶邱”就很難讓人復原當時的地理環境了。從字面上看,濟水的上段注入黃河、在河口處黃河向南分流出一條河汊入滎澤、再經今天的定陶、菏澤、會汶水、向東北方向入海、古人將這條河汊也稱為濟水,這應該是最好的解釋。但是,偏偏又有“濟水穿越黃河不渾”這一說法,於是又有了濟水從黃河河床以下穿越的說法,這就徹底違反自然規律了,這裡不多做解釋。

那么,濟水究竟與黃河是一個什麼關係呢?在相信古代文獻關於人文活動的記載的前提下,符合自然法則的推測是,善淤的黃河分出了一條河汊、這條河汊在低洼處匯集了其他一些流程較短的河溪(因為黃河河床的不斷淤高,這些河流無法注入幹流而注入分支是符合自然規律的),積蓄為滎澤。再從東面流出,一路匯集其他來水流向大海。所以說濟水雖然有一部分水源來自黃河的分叉,但還有其他匯入的支流,共同匯集而成,這既符合濟水相對獨立水系的地位,也符合濟水為何不渾的記載。只不過所謂的濟水上段,完全就是黃河的一條支流,與下段沒有關係而已。

因河而生,因河而亡

那么,傳說中濟水的多次潛流於地下又是為何呢?

隨著人類生產生活對大自然的過度索取,很多河流因為過度取水而時斷時續,使得我們能夠看到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區間的支流匯集,地下水的補給,使得斷流河並沒有全程乾涸,尤其下游還有一些水流存在。

這些都符合濟水記載中“旱塞”、“人工疏浚航道”的來源。

那么,在沒有大規模水利工程的古代,濟水是如何時斷時續的呢?這又要從黃河說起,隨著黃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加劇,黃河分叉注入滎澤的泥沙不斷增加,這些泥沙並不是其他支流來水能夠稀釋的。水不敵沙,隨著滎澤的淤塞,濟水的流程和流量就大大減少了。何況,黃河在唐代和北宋時期,不斷向北擺動、南流之水越來越少,濟水流域的一些支流無法匯入被黃河淤塞消亡的滎澤,反向南流逐漸成為今天淮河流域的一部分。濟水與黃河完全脫離,河南一段逐漸乾涸,只剩下被叫做古大清河(區別於今天河北白洋淀流出的大清河)的下段,古大清河已經完全是一條山東境內、獨自匯集區間來水、獨流入海的河流了。

金明昌五年,黃河在陽武決口,發生最大的一次改道。河水奪泗水下游,合淮河入海。河南地區原屬濟水流域的地區成為黃泛區,使得濟水再也沒有從河南疏通到山東的可能,航運地位不再。

清鹹豐五年,黃河在銅瓦箱決口,奪大清河入海,至此濟水徹底從地圖上消失,只留下一段古老的似是而非的傳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