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雄鳥夏季頭頸白色,頭頂與枕具細的黑色縱紋;前額白色,有一黑色橫帶橫跨於兩眼之間,並經兩眼垂直向下,與黑色顎紋相交。眼先、耳覆羽和喉白色,胸和前頸黑色,兩端分別向頸側延伸,形成兩條帶斑;前端與黑色顎紋相聯,使喉僅中部為白色。其餘下體純白色。背、肩橙紅色,具黑、白色斑;下背和尾上覆羽白色,腰具一黑色橫帶;尾黑色,外側5對尾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初級飛羽黑褐色,羽軸白色,內側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大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外側次級飛羽基部也為白色,端部黑色;內側次級飛羽白色,具黑色端斑;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帶。三級飛羽橙栗色,具黑色斑紋;小翼羽及初級覆羽黑色;中覆羽赤褐色;內側翅覆羽和三級飛羽基部白色,在翅基部形成三角形白斑;雌鳥和雄鳥基本相似,但上體較暗,多為暗赤褐色,頭部黑色縱紋較多。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體橙栗色大多消失,變為暗褐色。背部和胸部黑色變為黑褐色。黑白斑駁也不甚明顯。幼鳥似成鳥冬羽,但上體體色更暗,多為褐色,具皮黃白色羽緣。
大小量度:體重♂82-135g,♀83-110g;體長♂180-233mm,♀208-240mm;嘴峰♂20-23mm,♀20-24mm;翅♂142-155mm,♀138-155mm;尾♂53-64mm,♀57-63mm;跗跖♂24-27mm,♀25-27mm。(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翻石鷸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也常集成大群。行走時步態有點蹣跚,但奔跑很好,飛行有力而直,通常不高飛。覓食時常用微向上翹的嘴翻開海草或小圓石覓找下面隱藏的食物。也常吃腐屍。
主要啄食甲殼類、軟體動物、蜘蛛、蚯蚓、昆蟲和昆蟲幼蟲。也吃部分禾本科植物種子和漿果。常單獨或分散成小群覓食。覓食時主要通過嘴翻轉水邊地上或淺水處的海草和小卵石,啄食隱藏在下面的甲殼類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也吃死的動物屍體。
〔附註∶翻石鷸圖冊圖片來源 〕
棲身環境
翻石鷸棲息於岩石海岸、海濱沙灘、泥地和潮澗地帶,也出現於海邊沼澤及河口沙洲。遷徙期間偶爾也出現於內陸湖泊、河流、沼澤以及附近之荒原和沙石地上。
繁殖狀況
翻石鷸的繁殖期為6-8月。繁殖於北極海岸。多置巢於淺灘或島嶼、沙地及海岸灌叢與岩石下,通常隱蔽得很好。巢多利用地面凹坑,內墊以草莖、草葉和苔蘚。每窩通常產卵4枚,偶爾有少至3枚和多至5枚的。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淡灰色、灰褐色或橄欖綠色。具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6-44.5×26-31.3毫米,平均40.5×29.3毫米。雌雄輪流孵卵,但以雌鳥為主。
亞種分化
•翻石鷸指名亞種〔拉丁種名:Arenaria interpres interpres〕。
保護等級
•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地理分布
翻石鷸繁殖於北極圈凍原帶,越冬於西歐、非洲西北部、南非、印度、東南亞、澳大利亞、南美、美國東南部、夏威夷群島以及中國廣東、海南島、福建和台灣等地。部分終年留居海南島。遷徙期間經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西至青海湖,南至廣東、福建、香港、台灣、海南島和西沙群島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