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州斑潛蠅

美州斑潛蠅

美洲斑潛蠅,成蟲體形較小,頭部黃色,眼後眶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光亮,中胸側板大部分黃色;足黃色;卵白色, 半透明;幼蟲蛆狀,初孵時半透明,後為鮮橙黃色;蛹橢圓形,橙黃色,長1.3~2.3mm。

基本信息

美州斑潛蠅美州斑潛蠅
名稱:美州斑潛蠅
別名:蔬菜斑潛蠅、蛇形斑潛蠅、甘藍斑潛蠅等

分布與危害

主要危害對像: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蠶豆、大豆、菜豆、芹菜、甜瓜、西瓜冬瓜絲瓜西葫蘆蓖麻、大白菜棉花油菜、菸草等22科110多種植物。
成、幼蟲均可為害。雌成蟲飛翔把植物葉片刺傷,進行取食和產卵,幼蟲潛入葉片和葉柄為害,產生不規則蛇形白色蟲道,葉綠素被破壞,影響光合作用,受害重的葉片脫落,造成花芽、果實被灼傷,嚴重的造成毀苗絕收。

形態特徵

成蟲:
體小,長1.3—2.3mm,淺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體腹面黃色,雌蟲體比雄蟲大。
卵:
呈米色,半透明,大小0.2—0.3×0.1—0.15(mm)。
幼蟲:
呈蛆狀,初無色,後—變為淺橙黃色至橙黃色,長3mm,後氣門突呈圓錐狀突起,頂端三分叉,各具1開口。
蛹:
呈橢圓形,橙黃色,腹面稍扁平,大小1.7—2.3×0.5—0.75(mm)。
美洲斑潛蠅形態與番茄斑潛蠅極相似,美洲斑潛蠅成蟲胸背板亮黑色,外頂鬃常著生在黑色區上,內頂鬃著生在黃色區或黑色區上,蛹後氣門三孔。而番茄斑潛蠅成蟲內、外頂鬃均著生在黑色區,蛹後氣門7一12孔。

發生規律

1、秋季發生特點:從三年普查結果看,美洲斑潛蠅主要發生在8—11月,即秋季,而在8—11月以外的其它月份未發現其蹤跡,呈現與秋四季豆、秋豇豆生長同步現象。
2、最適寄主為秋四季豆、秋豇豆
3、完成一代一般僅需15—20天,其中卵2—3天,幼蟲3——4天共三齡,蛹9—10天,成蟲2—3天,整個秋冬季可發生6—8代,世代重疊嚴重,幼蟲老熟後,常爬出隧道在葉面或落入土中化蛹,一天中蛹羽化高峰在8點—14點,羽化24小時後可交配產卵。成蟲飛行能力低,自然情況下僅可飛行100米。

防治方法

美洲斑潛蠅抗藥性發展迅速,具有抗性水平高的特點,給防治帶來很大困難,因此已引起各地普遍重視。可選用的藥劑有斑蛾青、滅蠅胺、斑克、潛克等。
(1)嚴格檢疫,防止該蟲擴大蔓延。運菜發現有斑潛蠅幼蟲、卵或蛹時,要就地銷售,防止把該蟲運到北方。
(2)各地要重點調查,嚴禁從疫區引進蔬菜和花卉,以防傳入。
(3)農業防治。在斑潛蠅為害重的地區,要考慮蔬菜布局,把斑潛蠅嗜好的瓜類、茄果類、豆類與其不為害的作物進行套種或輪作;適當疏植,增加田間通透性;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把被斑潛蠅為害作物的殘體集中深埋、漚肥或燒毀。
(4)採用滅蠅紙誘殺成蟲,在成蟲始盛期至盛末期,每667m2置15個誘殺點,每個點放置1張誘蠅紙誘殺成蟲,3—4天更換一次。也可用斑潛蠅誘殺卡,使用時把誘殺卡揭開掛在斑潛蠅多的地方。室外使用時15天換1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