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十五絡脈從經脈分出處各有1個腧穴,稱之為絡穴(Luo-connecting point),又稱“十五絡穴”。“絡”有聯絡、散布之意。十二經脈各有一絡脈分出,故各有
一絡穴。十二經脈的絡穴位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任脈絡穴鳩尾位於上腹部;督脈絡穴長強位於尾骶部;脾之大絡大包穴位於胸脅部。
定義
絡,有聯絡、散布之意。十五絡脈從經脈分出的部位各有一個腧穴,稱為絡穴,又稱“十五絡”。
十五絡穴表
經脈 | 肺 | 大腸 | 胃 | 脾 | 心 | 小腸 | 膀胱 | 腎 | 心包 | 三焦 | 膽 | 肝 | 脾大絡 | 任脈 | 督脈 |
絡穴 | 列缺 | 偏歷 | 豐隆 | 公孫 | 通里 | 支正 | 飛揚 | 大鐘 | 內關 | 外關 | 光明 | 蠡溝 | 大包 | 鳩尾 | 長強 |
詳情
十五絡脈從經脈分出處各有1個腧穴,稱之為絡穴(Luo-connecting point),又稱“十五絡穴”。“絡”有聯絡、散布之意。十二經脈各有一絡脈分出,故各有一絡穴。十二經脈的絡穴位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任脈絡穴鳩尾位於上腹部;督脈絡穴長強位於尾骶部;脾之大絡大包穴位於胸脅部。
絡穴的治療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絡穴各主治其絡脈虛實的病證。如手少陰心經別絡,實則胸中支滿,虛則不能言語,皆可取其絡六通里治療。
②絡穴可溝通表里兩經 。因此,不僅能治本經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經脈的病證。如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列缺,既能治肺經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陽明大腸經的齒痛、頭項疼痛等疾患。少數絡脈還深入到內臟,如足太陰絡"入絡腸胃",手少陰絡"入於心中"。這種聯繫不僅表明該絡脈與內臟在生理功能上的聯繫,而且還直接表明了該絡穴的主治所及。
④絡穴在臨床套用時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相表里經的原穴配合,稱為原絡配穴法。
總之,絡穴是十五絡脈從本經(脈)別出之處的穴位。其中十二經脈的絡穴,有溝通表里經脈和治療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兩經同病的見證;任脈督脈及脾之大絡有通調軀幹前、後、側部營衛氣血和治療胸腹、背腰及脅肋部病症的作用
十五絡穴詳解
一、手太陰—列缺 手太陰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於穴名交列缺。這支絡脈起於腕上分肉之間,與手太陰本經絡脈並行,直入掌內,散入於魚際的邊緣。如果發生了病變,屬實的可見到手腕上的銳骨部與手掌發熱等證;屬虛的可見到張口呵欠,小便次數過多等證。治療時可取列缺穴。穴在腕上一寸半。本絡脈由此處別作聯絡手陽明經絡。
二、手少陰—通里 手少陰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出於穴名叫通里。在腕上一寸半處別出,順沿著手少陰本經經脈上行,入於心中,再上行而繫於舌根,屬於目系。如果發生了病變,屬實的症狀為膈間支撐不舒;屬虛的症狀為不能言語。治療時可取通穴。穴在掌後一寸處(小指側,掌面)。本經絡由此處別走聯絡手太陽經絡。
三、手厥陰—內關 手心主厥陰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於穴名叫內關。在腕上二寸處別出,在兩筋之間,順沿著手厥陰本經經脈上行,繫於心包絡。如果發生病變,心繫的實證為心痛;虛證為項強。治療時可取內關穴。取內關穴時仍當在腕上兩筋之間取之,本絡脈由此處別走聯絡少陽經絡。
四、手太陽—支正 手太陽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支正。在腕上五寸處(小指側,手背面),內注於手少陰經絡,其別出的上走肘部,再上行絡於肩偶穴處。如果發生病變,屬實的證狀為骨節弛緩,肘部不能運動屬虛的症狀,在皮膚上生贅疣,小者象指頭大的痂疥。治療時可取正穴。
五、手陽明—偏歷手陽明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偏歷。在腕上三寸處(大指側,手背面),別走而入於手太陰經,其別出的,走入耳中,合於該部的主脈。如果發生病變,屬實的證狀為齲齒、耳聾;屬虛的證狀為牙齒髮冷,膈間閉塞不暢。治療時可取偏歷穴。
六、手少陽—外關 手少陽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外關。在腕上二寸處(手背面正中線),向外繞行於臂部,再上行注入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絡經相合。如果發生了病變,屬實的證狀為肘關節拘攀;屬虛的證狀為弛緩不收。治療時可取外關穴。
七、足太陽—飛揚 足太陽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飛揚。在外踝上七寸處,別走足少陰經。如果發生了病變,屬實的證狀為鼻塞流涕,頭背部疼痛;屬虛的證狀為鼻中衄血。治療時可取飛揚穴。
八、足少陽—光明 足少陽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所在處有穴名叫光明。在外踝上五寸處,別走足厥陰經,向下絡於足面。如果發生病變,屬實的證狀為厥冷;屬虛的證狀為足軟無力而不能行走,坐而不能起立。治療時可取光明穴。
九、足陽明—豐隆 足陽明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豐隆。在外踝四八寸處,別走足太陰經。又一支別行的,沿脛骨外緣上絡於頭項部,與該處其他各經這經氣相會合,向下繞絡於咽喉。如果發生了病變,是氣向上逆的就見喉痹,突然失音不能言語,屬實的證狀為神志失常的癲狂證;屬虛的證狀為足緩而不收,脛部肌肉枯萎。治療時可取豐隆穴。
十、足太陰—公孫 足太陰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內側)一寸處,別走足陽明經。又一支別行的上行入腹絡於腸胃。如果發生了病變,因厥氣上逆的會見霍亂的突發病證,屬實的證狀為腸中疼痛不移;屬虛的證狀為腹脹如鼓。治療時可取公孫穴。
十一、足少陰—大鐘 足少陰經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大鐘。在足內踝後,繞足跟而至足外踝側,別走足太陽經。又一支別行的。與足少陰本經經脈上行的相併行,走於心包絡下向外貫穿腰脊。如果發生了病變,因起上逆的為心煩脹悶,屬實的證狀為大小便不通;屬虛的證狀為腰痛。治療時可取大鐘穴。
十二、足厥陰—蠡溝 足厥陰經脈的主要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蠡溝。在內踝上五寸處,別走足少陽經。又一支別行的經過脛部上至睪丸部,歸結於陰莖。如果發生了病變因氣上逆的為睪丸腫大,突然疝痛,屬實的證狀為陰器挺大;屬虛的證狀為陰囊暴癢。治療時可取蠡溝穴。
十三、任脈—尾翳 任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尾翳(即鳩尾穴)。在鳩尾骨尖下部,散於腹部。如果發生了變變,屬實的證狀為腹皮痛;屬虛的證狀為腹部皮膚作癢。治療時可取尾翳穴。
十四、督脈—長強督脈的主要絡脈別行,起點處有穴名叫長強(在尾閭骨端下)。挾膂上行,到項部,散於頭部,再下行當在左右胛處,別行走足太陽經絡,深入貫穿膂內。如果發生了病變,屬實的證狀為脊柱強而不利俯仰;屬虛的證狀為頭部覺重而顫搖。這種證狀若是挾脊之脈發生變化而起的,在治療時可取長強穴。
十五、脾之大絡—大包 脾臟的大絡,有穴名叫大包,在淵腋穴下三寸處。這支大絡布三於胸脅。如果發生病變,屬實的證狀為全身都覺疼痛;屬虛的證狀為周身骨節都弛縱而無力。治療時可取大包穴。
歌訣
(一)人身絡穴一十五,我今逐一從頭舉,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即通里
手厥陰絡為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厲當,手少陽絡外關住
足太陽絡號飛揚,足陽明絡豐隆記,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
足少陰絡名大鐘,足厥陰絡蠡溝其,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之絡號尾翳
脾之大絡為大包,十五絡脈君須記
(二)膽絡光明肝蟊溝,心絡通里掌後搜,大腸偏歷肺列缺,胃絡豐隆脛外溜。包絡三焦內外關(注)。腎絡大鐘踵上參,膀胱絡在飛揚穴,小腸支正臂中觀。脾有二絡獨為異,公孫大包兩穴寄,奇經絡穴有二名,督脈長強任尾翳。
註:心包絡的絡穴是內關,三焦的絡穴是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