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學校初創時期,正值中華民族處於危急存亡之秋。風雨飄搖的社會,動盪不安的歲月,注定了稽山中學從她降生的那一天起,便要面對種種困難和挫折,同時也鑄就了稽中人堅韌不拔,勤勉誠樸的性格。知名人士徐柏堂、著名學者孫伏園(魯迅的學生、好友)以及邵鴻書等鄉賢名達先後任校長。教育家蔡元培、氣象學家竺可楨、經濟學家馬寅初等先後擔任校董,這為稽山中學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
概況
1941年4月,日本侵略者包圍紹興城,不願做亡國奴的稽中師生,在校長邵鴻書帶領下向南門至稽山門一帶突圍。師生們冒著槍林彈雨,突出重圍,4位學生遇難。紹興淪陷期間,學校堅持在浙中南山區武義、景寧等地流亡辦學,不少學生參加浙南游擊隊,投身抗日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重視關懷下,稽山中學煥發出青春和活力。1950年初,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愉快地接受了邵力子的聘請,擔任稽山中學的名譽董事長。陳雲副總理親筆批示,解決了學校的經費問題。1956年1月,學校改為公辦,更名為“紹興第二中學”。1980年12月,又恢復“稽山中學”的校名。
改革開放以來,紹興第二中學(稽山中學)更呈現出勃勃生機。學校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建校以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人才,其中有中科院院士徐光憲,著名電影導演謝晉,台灣中華愛商協會理事長劉宗麒,紹興旅港同鄉會會長高月明,還有丁名楠、沈家楠、朱吉仁、孔秋泉、陳紹楠、陳澈、蔣風、鍾章成、朱壽康、施德福、湯池、王耆、樓滬光、徐道坊、金若水、吳松盛、俞忠鈺、李育陽、謝善驍、王松泉、陶文釗、王兆良、駱仲泱等一大批名人學者。
為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學校自加壓力,負重奮進,1997年9月至今先後投入資金3500萬元,進行校舍改造。現在,一所具有江南園林特色,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的新校園已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教學樓布局合理,科學館設施一流。有高規格的計算機房、語音教室、多媒體報告廳、網路教室和1000兆校園計算機區域網路、雙向閉路電視系統、燈飾照明系統、音響廣播系統。有體育館、塑膠跑道田徑場及草皮足球場、8個籃球場、6個排球場。圖書館、資料室、閱覽室設備齊全,藏書13萬餘冊。
稽山中學現有48個高中班級,在校學生2600餘人,教職工近200人,有特級教師、省級先進教師10餘人,中、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