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秦漢稱上谷關,北魏稱子莊關,隋唐稱白壁關。
後來改稱為“浦陰陘”,被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宋初時還叫過“金坡關”,由宋朝中葉始改稱今名。相傳當時關城內外遍布紫荊樹,盛夏荊花綻開,香飄萬里,故“荊關紫氣”被古人定為易州十大勝景之一。
紫荊關在秦漢時僅是一座土石混築的小城,後來歷代雖有修建,但基本是沿襲舊制沒有多少展拓。明滅元後,於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批准了著名將領華雲龍的建議,在對舊城進行改築的同時,建紫荊關新城一座。新、舊兩城牆體皆為花崗岩條石砌築,用青磚封頂並砌築垛口。洪武之後,經永樂、正 統、景泰、弘治、嘉靖、萬曆,直到最後一代崇禎,都在不斷地修筑紫荊關。到明王朝滅亡前夕,紫荊關才建成了今天的規模,成為較為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歷史大事
東漢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烏桓大兵一路殺來,直抵紫荊關下。在重兵壓境的危急時刻,守將馬援,見死守孤城有被困城中之危險,他大膽地放棄了紫荊關,做出棄城逃跑的假象,誘敵深入。馬援把軍隊埋伏在關南, 乘敵方將士自鳴得意準備揮師南下之際突然襲擊,打了敵方一個漂亮的伏擊戰,並乘勢收復了紫荊關,烏桓兵不知虛實只好退兵,這才解救了危局。
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打居庸關,因金兵憑險據守,久攻不下,他突然抽出主力揮師南下,一舉攻克了紫荊關,然後攻取涿、易二州,又由長城裡側向外反攻居庸關,在里外夾擊下,居庸關終被攻克。
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分兵四路對明長城沿線發起強攻, 並在土木堡俘虜了明英宗皇帝,然後挾英宗自大同南下,直奔紫荊關而來。攻克紫荊關之後 ,瓦剌兵長驅直入,一口氣打到了京都的西直門外,險些滅掉明朝,只是因兵部左侍郎于謙大敵當前臨危不懼,率部嚴密防守,並加固了京城,調集了援兵,也先見攻下京都無望,又恐長城沿線被官軍封鎖,斷了退路,便又挾英宗經紫荊關返回長城以北。
明末李自成揮師北京;清代義和團與八國聯軍浴血奮戰等,大都發生在此地。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坐鎮張家口的蒙疆駐屯總司令阿部規秀中將,在紫荊關南黃土嶺被八路軍擊斃。現紫荊關仍是冀晉間重要的交通孔道,只是柏油公路取代了十八盤古道,鐵路穿山跨澗而過。
設施分布
紫荊關有城門9座, 水門4座,里外城相連,城門則環環相套,不了解紫荊關城結構布局的敵兵,即便攻進關城 ,也像入了迷魂陣,最後只能被守軍殲滅。
關城面積約3平方公里,現為紫荊關鎮政府所在地。以城內真武山為中心,城牆依山起伏,向四外延伸,形成四個不規則的城圈,大城套小城。若站在高空俯瞰關城,酷似一朵梅花形狀。這種順山勢而建的布局,作戰時可互為呼應,每個城圈又可獨立作戰,自成防禦體系,具有很高的軍事價值。關城內現有城牆1.2萬米左右,仍保留三座城門、三座水門、二座敵樓。
由南向北而來,進入紫荊關城,第一道門建在今坡下村西山峽谷。關牆由關門向兩翼伸展,直達頂峰絕壁,此關門現已塌毀僅存遺址了。過此關門,便是通向關城的十八盤古道了。在盤道頂端兩山相間的谷地建有南天門。城牆東起萬仞山頂經南天門至奇峰山山頂。
南天門西側有通向軍營的關門一座,關門東南側額題“陽和門”,東北側為“草場門”。關城池布局複雜,縱橫交錯,原關城總長10516.5米,現部分殘缺。主城分為東、西兩部,中間以牆相隔。東城較小,設有文、武衙門;西城較大,為駐兵之地。陽和門外有黃土嶺城,拒馬河北岸有小新城,與西城隔水相望,中有鐵索相連,呈犄角之勢,為北關城的前哨。
南天門券拱城門額上嵌有石匾陰刻橫書“畿南第一雄關 ”,可惜早年石匾已同南天門一起被毀掉了。過了南天門,又過二重門才能到紫荊關城的南門。此門坐東朝西為石券拱門,門額上嵌有匾題“荊塞金城”四字,並於左右分別署有“萬曆十七年歲次乙丑孟秋吉日立”和“欽差總理紫荊關兵備按察使劉秉星 直隸保定府管官通 判宋應試 欽差分守紫荊關參將韓光”等字,進入此門之後,才算進了紫荊關城裡。紫荊關北門建在拒馬河谷地南岸,坐西朝東。條石砌築的雄壯關門之上嵌有石匾兩重,上重題為“河山帶礪”,下重題為“紫荊關”,字跡蒼勁有力,渾厚古樸,落款署:“萬曆丁亥聊城傅光宅書。”
紫荊關因其軍事地位重要,歷史上從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據統計,在這裡發生的大小戰鬥,僅有文獻記載可考的就有數百次之多。
紫荊關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是研究長城關隘建築,古代軍事科學的重要遺存。今日的紫荊關已成為一處風景秀麗的旅遊名勝。到這裡來的遊人除能領略到紫荊關雄姿外,一定還會對這裡的景物傳奇故事產生興趣。十八盤頂有一平展的山壁,上面刻有一個歪戴著烏紗帽,一臉哭相的人頭像 。據說明末一位官吏,以修繕紫荊關為名,橫徵暴斂,貪贓受賄,被保定府砍去了頭,老百姓在山壁上刻下了這幅圖像。犀牛山有一犀牛狀的山石,身高丈余,身長兩丈多,寒夜人在山下就能聽見石牛在北風中嗚嗚地吼叫,白天農民持鋤、杴等工具,路經石牛行走十分困難,古人常把這石牛當做神牛供奉。
地位及榮譽
紫荊關是著名的長城關隘,和居庸關、倒馬關合稱“內三關”。1996年,紫荊關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紫荊關因其軍事地位重要,歷史上從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據統計,在這裡發生的大小戰鬥,僅有文獻記載可考的就有數百次之多。
紫荊關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是研究長城關隘建築,古代軍事科學的重要遺存。今日的紫荊關已成為一處風景秀麗的旅遊名勝。到這裡來的遊人除能領略到紫荊關雄姿外,一定還會對這裡的景物傳奇故事產生興趣。十八盤頂有一平展的山壁,上面刻有一個歪戴著烏紗帽,一臉哭相的人頭像 。據說明末一位官吏,以修繕紫荊關為名,橫徵暴斂,貪贓受賄,被保定府砍去了頭,老百姓在山壁上刻下了這幅圖像。犀牛山有一犀牛狀的山石,身高丈余,身長兩丈多,寒夜人在山下就能聽見石牛在北風中嗚嗚地吼叫,白天農民持鋤、杴等工具,路經石牛行走十分困難,古人常把這石牛當做神牛供奉。
修復工程
紫荊關位於河北易縣縣城西北四十五公里處,現存關城為明代修葺。此次修復由國家文物局批准,分4期工程,共投資1000萬元。一期修復拒馬河邊80米的花崗岩料石城牆,二期修復紫荊關關城,三期修復真武山山頂城牆500米,四期恢復紫荊關長城全貌。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正在進行的是二期工程。
包括水關在內的十來米長是磚牆,兩邊卻都接著石頭砌成的虎皮牆,磚牆上部分近似半圓形的一片以新磚為主,其餘是舊磚,看起來確實有點不和諧。內牆邊上有一堆樹根,現場的工作人員說是從原牆上拆下來的,原來的內城牆由亂石和磚壘成,上面長了不少樹,從裡面鼓脹出來,破損不堪,修復時將外面牆皮拆下來重砌,凡是能用的磚都用上了,只剩這些樹根。
拆舊牆時引起非議,有些是對工程了解不全面,像說拆了後磚就不用了,其實一半以上完好的就用;有些是對紫荊關了解不全面,像說虎皮牆不是原貌,其實現存的紫荊關主體是明朝修成的,當時紫荊關的關城外側通體使用條石,內側牆體以虎皮牆為主,這有資料記載。到清朝、民國時期,年久失修使紫荊關的一些牆體開始坍塌,人們在修復時有的地方用牆磚,有的地方用碎石,這次的修復工程方案是國家文物部門的專家經過長時間考察分析後,比照明長城的標準制訂,所以內牆是以虎皮牆為主。
維修前的紫荊關外牆基本上是明代舊貌,內牆經過維修,但材料不一,也不堅固,進水後外鼓得非常厲害。前不久拆的這部分牆是按維修方案施工,本來原有構件能不動的就不動,但是實在不堅固了,再保留下去等於是給以後留下了隱患,國家投資修一次儘量把它修得堅固一些,所以只好重砌。離修復了的內牆不遠還有段內牆未維修,牆上既有青磚也有河卵石,不少磚已損壞,有的地方明顯外鼓。維修人員說,這段內牆要比水關一帶的好些,如果能像這樣就補砌而不是重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