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浮

紋浮

診斷學術語。指小兒食指絡脈浮現。主病在表,多見於外感表證。指紋,是浮露於食指掌側前緣的脈絡,它是手太陰肺經的一個分支,所以望指紋與診寸口脈有相似的臨床意義。

概述

小兒食指絡脈同義詞診斷學術語。指小兒食指絡脈浮現主病在表,多見於外感表證。指紋,是浮露於食指掌側前緣的脈絡,它是手太陰肺經的一個分支,所以望指紋與診寸口脈有

嬰兒嬰兒

相似的臨床意義。由於小兒脈部短小,診病時常啼哭躁動,影響脈象的真實性,而其皮膚薄嫩,脈絡易於暴露,指紋較為明顯,故對三歲以下的小孩常結合指紋的變化以輔助切診。望小兒食指絡脈,原稱望小兒指紋,《四診抉微》、《醫宗金鑒·兒科心法要訣》皆稱為“虎口三關脈紋”,雖稱指紋,實指手太陰之絡脈,故稱脈紋較為貼切。為避免與習稱之“指紋”概念混淆,改稱望小兒食指絡脈。

起源與歷史

該診法的起源,當追溯至《黃帝內經》,可能是受望絡脈診法的啟發,從《靈樞》診魚絡方法發展而來。據《景岳全書》載,該診法最早見於《水鏡圖訣》(唐代王超撰)《水鏡圖訣》)及《全幼心鑒》等書,並指出其可取者惟三關辨輕重吉凶之說,至於“四足驚”、“人驚”、“水驚”、“雷驚”等無稽之談不足憑。《幼幼集成》則認為該法起於宋人錢仲陽,亦指出風輕、氣重、命危之說可信,而謬撰驚風門類,致後賢多歧亡羊,反成疑案。該書作者陳復正指出:此指紋既太淵脈之旁支,不必另立異說,但當以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即可用之不盡,舍此不圖,妄執偽說以為是,則不足取。
三關三關

《靈樞·經脈》篇曰:“肺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可見食指內側絡脈是由手太陰之脈分支而來,故望食指絡脈,與望魚際絡脈、切寸口脈,是同出一轍的,其原理和意義也相似。由於小兒脈部短小,診脈時又常哭鬧躁動,以致影響切脈的準確性;而小兒皮膚薄嫩,脈絡易於暴露,食指絡脈,更顯而易見,因此,望絡脈較切脈更為方便準確,對三歲以內小兒,在診斷上有重要價值。臨床上據其脈絡的隱露、淡滯、色澤、形態等,可診察病邪的性質和淺深,判斷氣血之盛衰,推測疾病的輕重吉凶等預後情況。但是不能以此為診斷的唯一依據,必須四診合參,綜合分析,才能做出全面正確的診斷。正如薛立齋所指出,小兒氣血未實,必當參三部五脈。三部即面上氣色、虎口脈紋、寸口一指之脈,再加上按額前,下診太沖,共為五脈。

三關部位

食指絡脈的顯現與分布,可分為風、氣、命三關。食指第一節橫紋,即掐指法寅的部位曰風關,其部位當是從掌指關節橫紋算起,至第二節橫紋之間。第二節橫紋是卯的部位,曰氣關,即第二節橫紋至第三節橫紋之間。第三節橫紋為辰的部位,曰命關,即第三節橫紋至末端。

診絡手法

令抱小兒向光,醫生用左手握小兒食指,以右手大拇指從命關向氣關、風關直推,用力要適中,推數次後,絡脈愈推愈明顯,便可進行觀察。病重患兒,絡脈十分顯著,不推即可觀察,但推按卻另有意義,可診其氣血靈活與凝滯。《四診抉微·審虎口三關法》認為男先看左手,女先看右手,《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也有此主張,其道理雖可用左為陽右為陰加以解釋,但實屬牽強,可存疑待考。

臨床意義

三關吉凶

書

凡肌表感受外邪,往往由淺入深,經皮毛而入絡,進一步入客於經,再深入則客於臟腑。正如《素問·謬刺論》所云:“夫邪之各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具感,五臟易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
絡脈出現的部位及其形色,恰好隨此邪氣入侵的淺深而變化。若絡脈顯於風關時,是邪氣入絡,邪淺而病輕。若絡脈從風關透至氣關,其色較深,則是邪氣入經,主邪深而病重。若絡脈顯於命關,是邪氣深入臟腑,可能危及生命,故曰命關。若絡脈直達指端,稱為“透關射甲”,病更兇險,預後不佳。對內傷雜病的診法,也是如此,同樣以絡脈見於風關為輕,見於氣關為重,過於命關則屬難治或病危。
形色主病
1.正常形色 正常的小兒食指絡脈,應呈淺紅色,紅黃相兼,或略微帶青,不浮不沉,隱現於風關之內。大多不明顯,多是斜形,單枝,粗細適中。但粗細也與氣候寒熱有關,熱則變粗增長,寒則變細縮短。長短也與年齡有關,一歲以內多長,隨年齡增長而縮短。
2.浮沉 絡脈浮露者,主病在表,多見於外感表證。沉滯者,主病在里,多見於外感和內傷之里證。但是臨床觀察統計表明,健康兒童,也有偏浮偏沉者。
3.深淺滯活 色深濃的病重,色淺淡者病輕;無論絡脈何色,凡推之質淡流暢者,多屬虛證;如滯澀不活,推之不流暢者,多屬實證。有陰陽暴脫者,由於陽氣不達四末,以致淺淡到不見其形。若邪陷心包的閉證,常致氣血鬱閉,絡脈色深而滯。如淡而紅者,多屬虛寒,紫而滯者,多屬實熱。
4.色澤 色紅浮露者,主外感表證,多屬風寒;色紫者,主內熱,多屬邪熱郁滯;色青紫者,多為風熱;色青者,主風、主驚、主各種痛證;色淡紅者,為虛寒;色白主疳證,黃為傷脾;黑為中惡,深紫或紫黑者,主血絡鬱閉,為病危之象。
5.形態 絡脈日漸增長者,為病進,日益加重;日漸縮短者,為病退,日益減輕。但是也有津傷液竭、氣陰兩衰者,由於氣血不充,而絡脈縮短在風關以下。若陰虛陽浮者,多見絡脈延長。絡脈增粗者,多屬熱證、實證;變細者,多屬寒證、虛證。單枝、斜形,多屬病輕;彎曲、環形、珠形、多枝,為病重,多屬實證。

歌訣
浮沉分表里;

嬰兒嬰兒

紅紫辨寒熱;
淡滯分虛實;
三關定輕重。

機理

小兒食指絡脈的顏色有白、黃、紅、紫、青、黑6種。色紅浮露者,主外感表證,多屬風寒;色紫者,主內熱,多屬邪熱郁滯;色青紫者,多為風熱;色青者,主風、主驚、主各種痛證;色淡紅者,為虛寒;色白主疳證;色黃為傷脾;色黑為中惡;色深紫或紫黑者,主血絡鬱閉,為病危之象。
既病之後,則外感風寒初起,其脈紋多色紅而浮。如邪氣化熱,則隨著體溫的升高,絡脈的顏色也由淺而深,變為深紅,或由紅而紫。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加重,則食指絡脈可變青變黑。據臨床統計,寒證呈淡紅色脈紋者占95%,熱證呈紫色或青紫色脈紋者占96.87%,而食指絡脈色青者中83.3%的主驚證。至於虛弱之體,其氣血每多不足,則食指絡脈色多淡,常見淡紅或兼黃色,脈絡隱而不現。但也有學者認為小兒食指絡脈色紅不主寒證,應為絡脈色青主寒,色紫主熱。具體分類為:色青而浮主外感風寒;色紫而浮主外感風熱;色青顯露主風寒邪盛;色青而透氣關偏重於風邪;色紅艷而浮屬寒熱轉折之際;色青轉紫主邪從熱化;色紫隱青為驚風之變;色青而沉滯主寒極痛證或氣血瘀阻;色淡青而沉屬脾氣虛弱。

配圖

三關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