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紅色絲綢之路,1903年7月通車的中東鐵路由哈爾濱至西部滿洲里出境,赴赤塔上西伯利亞大鐵路;另一線路是往東赴綏芬河出境。而內陸是哈爾濱至旅(順)大(連)的南部線。從1920年起,在這條“紅色絲綢之路”往返的有瞿秋白、陳獨秀、李大釗、張太雷、張國燾、王荷波、劉清楊、周恩來、李立三、葉劍英、劉少奇、任弼時、肖勁光、劉伯承等等。
歷史發展
1、1905年,中東鐵路哈爾濱臨時總工廠(現哈爾濱車輛廠),直接受到俄國革命的影響,在俄國工人中建立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工人團的布爾什維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早於全國各地。
2、1919年8月,中東鐵路中革命的俄國工人組織“俄國罷工幹事處”,回響並支持哈爾濱中俄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的罷工。
3、1928年在蘇聯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的近百名代表,大多數是通過這條“紅色絲綢之路”前往莫斯科。
紅色之路
1、哈爾濱的中東鐵路被看作傳播共產主義和列寧主義的“紅色絲綢之路”,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陳獨秀、瞿秋白、周恩來都曾來過黑龍江,中共哈爾濱國際交通局舊址、李大釗和周恩來等在哈爾濱的居住舊址、劉少奇召集工人代表會議舊址,這些紅色歷史留下的革命遺址和文物已經成為許多南方遊客重溫歷史的首選。 通過中東鐵路來往於蘇俄的這條紅色之路,不僅拓寬了馬列主義傳播的渠道,而且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獨特的淪陷史更是為黑龍江的抗日戰爭遺址抹上了濃重的一筆。在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11個軍,有9個軍在黑龍江深山叢林中抗擊日本侵略者,湧現出李兆麟、趙一曼等抗日英雄及“八女投江”等英烈事跡。旅行商紛紛把目光瞄準這些紅色經典,哈爾濱華運國旅組織的400人“紅色之旅”專列,在北京遊客中引起了“地震”,他們爭著為朋友提前預定下一次來參觀革命遺址的機會。
李大釗赴蘇
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定於1924年6月17日在莫斯科舉行,但中共中央接到會議通知,並由上海轉告到北京時,已是1924年6月上旬了。這時,李大釗恰好不在北京,正在其家鄉樂亭的鄰縣昌黎城北的五峰山韓文公祠躲避北洋軍閥政府的緝捕。接到通知,李大釗立即由昌黎秘密回到白色恐怖籠罩的北京,在與其他代表會合後,於是年6月12日左右踏上了趕赴蘇聯開會的漫漫旅程。在離開昌黎前後,為籌措代表團赴蘇聯開會的經費,他曾找過在昌黎城裡秉承新中學會宗旨,開辦新中罐頭食品有限股份公司的同鄉摯友楊扶青,到哈爾濱後從新中罐頭食品有限股份公司駐哈爾濱分莊取到了楊扶青慷慨資助的500元銀幣。李大釗等人在哈爾濱停留幾日,乘火車轉赴滿洲里尋找秘密接頭人,繼而由滿洲里坐騾車偷越國境線,到達蘇聯境內。之後,他們又改乘穿越亞、歐大陸連線地帶的長途旅客列車,順鐵路線趕往莫斯科。一行人又走了有7個晝夜,直至6月下旬才到達莫斯科。是時,他們已經錯過了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的開幕儀式與初始階段,但總算趕上了會議的舉行。
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蘇聯,是李大釗心儀已久之地。在到達莫斯科3個月後寫的“赤都通訊”《蘇俄民眾對於中國革命的同情》中,他用異常優美的筆調追述了自己到蘇聯的行程:“曩昔披讀地理,一說到西伯利亞,輒聯想及於遐荒萬里絕無人煙的景象,以為其地必終歲封於冰雪,荒涼枯寂,無復生氣,乃今一履其境,卻大有不然者。自滿洲里以迄莫斯科,森林矗立,高接雲霄,火車行於長林豐樹間,入眼均有郁蒼偉大之感。景致之最佳處,為貝加爾湖畔山巔的白雪,平野的青松,與湖裡的碧波相與掩映,間有紅黃的野花點綴於青青無垠的草原,把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都平列於一時一處,真令懸想西伯利亞為黃沙白草終歲恆寒之域者,不能不訝為絕景也。”文中還寫道:“自滿洲里來莫斯科,約經七晝夜可達。在此漫漫長途中,只有手一卷以為消遣,偶或探窗以觀此幽深偉大綿延萬里的長林,故不覺旅中的倦苦。”他所說的“手一卷”,是指他在離開五峰山時從陪伴自己到昌黎山中避難的長子李葆華手中要來的一套《鏡花緣》。他後來把這套書送給了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的中國留學生。
紅色之旅
1、在大海林雪鄉有許多遊客在深山老林中尋找抗聯英烈的足跡。雪鄉景色迷人景色中包含的帶有傳奇色彩的抗日歷史故事更加感人,為增加紅色旅遊的趣味性和延續性,黑龍江許多景區都把休閒觀光與歷史教育融為一體打造“四季旅遊”,形成“紅、白、綠、藍”相結合的特色旅遊線路。
2、以紅色旅遊為主線和文化內涵,結合黑龍江冬季白茫茫的林海雪原,開發滑雪和徒步穿越雪鄉、重走革命路等活動項目;通過開發黑龍江夏季綠色的原始森林清涼世界,把生態旅遊與紅色旅遊相結合;利用黑龍江秋季的五花山、湖泊以及特有的濕地等旅遊資源,為紅色經典再披新衣。
3、黑龍江省旅遊局市場處工作人員於冰介紹,紅色旅遊已經成為黑龍江的重點旅遊項目,許多革命遺址作為品牌景區,正在重塑“紅色絲綢之路”,通過“紅色之旅”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