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1](/img/2/88d/nBnauM3XxIzMwITO4ETOwMzN5ITM3cjNwYjNwADMwAzMxAzLxk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名稱:紅果榆(Ulmus szechuanica Fang)
別名:明陵榆(南林學報)
產地分布
分布於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江西及四川中部。生長中速。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成都。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28米,胸徑80厘米;樹皮暗灰色、灰黑色或褐灰色,不規則縱裂,粗糙;當年生枝淡灰色或灰色,幼時有毛,後變無毛或有疏毛,皮孔淡黃色;萌發枝的毛較密,有時具周圍大而不規則縱裂的木栓層;冬芽卵圓形,芽鱗背面外露部分幾無毛或有疏毛,下部毛較密,內部芽鱗的邊緣毛較長而明顯。葉倒卵形、橢圓狀倒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5-9厘米,寬1.7-5.5厘米(萌發枝的葉長達13.5厘米,寬7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稀尾狀,基部偏斜,楔形、圓或近心臟形,葉面幼時有短毛,沿中脈常有長柔毛,後則無毛,有時具圓形毛跡,不粗糙(萌發枝的葉面粗糙),葉背初有疏毛,沿主側脈有較密之毛,後變無毛,有時脈腋具簇生毛,邊緣具重鋸齒,側脈每邊9-19條,葉柄長5-12毫米,無毛或上面有毛。花在去年生枝上排成簇狀聚傘花序。翅果近圓形或倒卵狀圓形,長11-16毫米,寬9-13毫米,除頂端缺口柱頭被毛外,余處無毛,果核部分位於翅果的中部或近中部,上端接近缺口,淡紅色、褐色、紅色或紫紅色,宿存花被無毛,鐘形,淺4裂,果柄較花被為短,長1-2毫米,有短柔毛。花果期3-4月。
生長習性
生於平原、低丘或溪澗旁酸性土及微酸性土之闊葉林中。
園林用途
心材紅褐色,邊材白色,材質堅韌,硬度適中,紋理直,結構略粗。可供制家具、農具、器具等用。樹皮纖維可制繩索及人造棉。長江下游之平原及低丘地區可選作“四旁“綠化造林樹種。
榆科百科
阿里山榆 白顏樹屬 白顏樹 糙葉樹 糙葉樹屬 刺榆 刺榆屬 春榆 垂枝榆 常綠榆 長序榆 滇糙葉樹 大葉朴 大山芝麻 大果榆 多脈榆 鐵靈花 | 大果櫸 大葉櫸 菲律賓朴樹 光葉山黃麻 光禿大果榆 旱榆 黑彈樹 哈爾濱榆 杭州榆 紅果榆 黑榆 假玉桂 假春榆 櫸屬 櫸樹 昆明榆 榔榆 龍爪榆 | 栗葉榆 琅玡榆 李葉榆 裂葉榆 美國榆 毛果旱榆 毛枝榆 歐洲白榆 朴樹 朴屬 青檀 青檀屬 柔毛糙葉樹 珊瑚朴 四蕊朴 山黃麻 山黃麻屬 蜀榆 天目朴樹 | 新疆大葉榆 拉丁名 小果朴 西川朴 狹葉山黃麻 小果榆 西蜀榆 興山榆 榆屬 異葉紫彈樹 羽葉山黃麻 異色山黃麻 羽脈山黃麻 銀毛葉山黃麻 越南榆 圓冠榆 榆樹 醉翁榆 紫彈樹 |
蕁麻目百科(三)
蕁麻目(Urticales) 雙子葉植物綱 花單性、雙性或雜性,小而整齊,常有4-5枚花被片,通常雄蕊與花被片同數並與其對生,有1-2心皮,但子房通常單室而內含一枚胚珠,果實為堅果、核果、瘦果或翅果,含一枚種子,胚占據整個種子。 |
榆屬,榆科植物
Ulmus L. 榆屬,榆科,約40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和美洲,我國有23種,南北均產之,除產木材外,亦為很好的觀賞樹或行道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