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

其他
Migo於1934年根據采自台灣的標本命名的N.pilosa,我們檢查了大量該種標本,發現這類植物的葉片有時也具裂片狀粗齒,其他性狀與N.lobataWedd.一致,故予以合併。採集
夏、秋採收。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藥》:"性涼,味苦辛。"功用主治
①《廣西藥植名錄》:"通經活血。治肺病咳嗽。"②《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治瘡毒,痱疹。"
③《四川常用中草藥》:"治湯傷,火傷。"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浸菜油外敷。臨床套用
治療燒傷用當年採集的全草洗淨、陰乾,按全草1斤、菜油10斤的比例在室溫下浸泡1周以上備用。主要採用暴露療法,將藥油均勻塗於傷口,保持傷面濕潤。若用包紮療法,可將紗敢┯透哺譴疵媯換螄仍諫嗣嬙可弦┯馱俑哺巧床肌?~2天換藥1次。共治100例,治癒及好轉(傷面大部癒合出院後門診繼續換藥)87例,平均住院為18.5天;未愈6例,死於休克7例。其中輕度(燒傷面積在20%以下,Ⅰ~Ⅱ度)53例,治癒、好轉47例,未愈5例,死亡1例(1歲嬰兒深Ⅱ度達15%);中度(燒傷面積為20~40%,Ⅱ度)32例,均治癒或好轉;重度(燒傷面積在40~95%,Ⅱ、Ⅲ度)15例,治癒、好轉8例,未愈1例,死於休克6例。初步認為藥油具有潤皮、止痛、抗炎、促進上皮生長功能。抑菌試驗發現抑菌作用不強,但臨床觀察確有抗感染的作用。套用中尚存在引流不暢的缺點,有待解決。
其他信息
為害對象:蘋果桃獼猴桃山核桃葡萄梨發生規律:多年生草本。春季出苗,花果期4—7月。種子繁殖。
症狀識別:成株高10—25厘米。有短根狀莖。
莖多分枝;無匍匐莖,具向下彎曲的細毛。
葉三角形至扇形,長寬幾相等,約1—2厘米,先端圓鈍,基部楔形至截形或淺心形,邊緣具粗齒,兩面具長毛,和棒狀有時近點狀的鐘乳體,基出脈3條,側脈再作2分枝,葉柄長1—2厘米,疏生毛,托葉2,卵形至卵狀披針形。
花雌雄同株,花綠白色,雄花序生於枝梢葉腋,梗短;雄花被5,雄蕊5;雌花序生於上部葉腋,有時雌花序邊緣有雄花數朵;雌花被4,不等形,有長白毛,柱頭畫筆狀。
果瘦果,卵圓形至寬橢圓形,黃褐色,扁,兩面有不規則點狀突起,邊緣有狹棱,棱上生有短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