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種中文名:綠島榕
種拉丁名:FicuspubinervisBl.
科中文名:桑科
科拉丁名:Moraceae
屬中文名:榕屬
屬拉丁名:Ficus
命名來源:(台灣)[]
中國植物志:23(1):121
英文植物志:5:47
產地分布
我國台灣(台東、蘭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馬魯古群島)、菲律賓。
形態特徵
灌木;小枝褐色,被微柔毛。葉倒卵橢圓形,長6-13厘米,寬2-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脈上被毛,脈腋內具腺體,側脈5-7對;葉柄短,長約1厘米,被微柔毛;托葉線形,密被柔

毛。榕果腋生,球形或扁球形,黃色或桔紅色,基部縊縮成柄,被毛,總梗極短;雄花很少,具柄,生於榕果內壁近口部,花被片3-4,長於雄蕊,雄蕊1枚,花絲很短;癭花具柄,花被片4-6,披針形,子房斜卵圓形,花柱側生;雌花無柄,花被片與癭花同數,線形,花柱側生,長,柱頭2裂,很長。花期3-4月,果期5-6月。幼嫩部份被有褐毛;葉為革質,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基部楔狀,全緣,長6-13公分,寬2-6公分,側脈5-7對,第1對自基腳沿葉緣發出,脈上有毛;葉柄長約10公厘,有毛;隱花果腋出,單立或成對,球形,徑約1.5公分,下部具有小瘤突,全面並具縱向黑紋條;果梗長5-10公厘,有毛。
蕁麻目百科(四)
蕁麻目(Urticales) 雙子葉植物綱 花單性、雙性或雜性,小而整齊,常有4-5枚花被片,通常雄蕊與花被片同數並與其對生,有1-2心皮,但子房通常單室而內含一枚胚珠,果實為堅果、核果、瘦果或翅果,含一枚種子,胚占據整個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