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黃麻

山黃麻

山黃麻,拉丁學名:Trema tomentosa(Roxb.)Hara。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金縷梅亞綱,蕁麻目,榆科,山黃麻屬,山黃麻種。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兩廣、福建和台灣,一般生於陰濕溝谷和林中,空曠山坡,河邊和曠野。功效為清火解毒,止咳化痰,除風止癢。

基本信息

特徵描述

山黃麻山黃麻

小喬木,高達10米,或灌木;樹皮灰褐色,平滑或細龜裂;小枝灰褐至棕褐色,密被直立或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絨毛。葉紙質或薄革質,寬卵形或卵狀矩圓形,稀寬披針形,長7-15 (-20) 厘米,寬3-7 (-8) 厘米,先端漸尖至尾狀漸尖,稀銳尖,基部心形,明顯偏斜,邊緣有細鋸齒,兩面近於同色,乾時常灰褐色至棕褐色,葉面極粗糙,有直立的基部膨大的硬毛,葉背有密或較稀疏直立的或稀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絨毛(茸毛),有時稀疏地混生褐紅色(乾時)串珠毛,基出脈3,側生的一對達葉片中上部,側脈4-5對;葉柄長7-18毫米,毛被同幼枝;托葉條狀披針形,長6-9毫米。雄花序長2-4.5厘米,毛被同幼枝;雄花直徑1.5-2毫米,幾乎無梗,花被片5,狀矩圓形,外面被微毛,邊緣有緣毛,雄蕊5, 退化雌蕊倒卵狀矩圓形,壓扁,透明,在其基部有一環細曲柔毛。雌花序長1-2厘米;雌花具短梗,在果時增長,花被片5-4,三角狀卵形,長1-1.5毫米,外面疏生細毛,在中肋上密生短粗毛,子房無毛;小苞片卵形,長約1毫米,具緣毛,在背面中肋上有細毛。核果寬卵珠狀,壓扁,直徑2-3毫米,表面無毛,成熟時具不規則的蜂窩狀皺紋,褐黑色或紫黑色,具宿存的花被。種子闊卵珠狀,壓扁,直徑1.5-2毫米,兩側有棱。花期3-6月,果期9-11月,在熱帶地區,幾乎四季開花。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00-2000米濕潤的河谷和山坡混交林中,或空曠的山坡

山黃麻山黃麻

主要用途

韌皮纖維可作人造棉、麻繩和造紙原料;樹皮含鞣質,可提栲膠;木材供建築、器具及薪炭用;葉表皮粗糙,可作砂紙用。也常成為次生林的先鋒植物 。

藥材信息

採收加工全年可采,曬乾或鮮用。
藥材鑑別性狀鑑別葉多皺縮,展平後,完整者呈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8cm,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常稍斜,基部3出脈明顯,邊緣有小鋸齒,上面有短硬毛而粗糙,下面密被淡黃色柔毛。質脆。氣微,味澀。
性味味微苦,性涼。入風、水塔。
功效清火解毒,止咳化,除風止癢。
主治主治“兵洞烘洞飛暖”(皮膚瘙癢,斑疹,疥癬,濕疹),“兵洞飛暖龍”(疔瘡癰癤膿腫),“埋蒙罕賀”(漆樹過敏),“兵乎暖勒”(耳癰流膿血),“唉”(咳嗽),“習哈”(腹瀉嘔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或擦;壓汁滴耳。
附方1.治“兵洞烘洞飛暖”,“兵洞飛暖龍”,“理蒙罕賀”山黃麻鮮莖皮適量。搗爛,取汁外擦患處。(西雙版納州傣醫院傣醫康郎香驗方)

2.治“兵平暖勒”山黃麻鮮莖皮適量。搗爛,壓汁滴耳。(景洪市傣醫波波驗方)

3.治“唉”山黃麻20g,柳葉1Og,山柑10g。煎服。(景洪市傣醫波溫囡驗方)4.治“習哈”山黃麻莖皮30g。煎服。(西雙版納州傣醫院傣醫康郎臘驗方)

藥物分類植物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