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紅土](/img/e/5f5/nBnauM3XwMzM4IjN2MTMwEzM4QTM4kDM0IDMxADMwAzMxAzLzE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分布
![紅土](/img/2/4fc/nBnauM3XwQDOyUDM5MTMwEzM4QTM4kDM0IDMxADMwAzMxAzLzE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紅土地區雨量大,降雨集中,有時一次降雨可高達200-300毫米以上,當地面覆蓋差時,暴雨就造成強烈的水土流失。如中國紅土區的年均溫為15~25℃﹐≧10℃的積溫為4500~9500℃﹐最冷月均溫為2~15℃﹐最熱月均溫28~38℃﹔年雨量為1200~2500毫米﹔冬季溫暖乾旱﹐夏季炎熱潮濕﹐乾濕季節明顯。
紅土是種植柑橘的良好土壤。紅土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區,包括:江西、湖南兩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東南部,廣東、福建北部及貴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蘇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紅土呈酸性——強酸反應。丘陵紅土一般氮、磷、鉀的供應不足,有效態鈣、鎂的含量也少,硼、鉬也很貧乏。並常因缺乏微量元素鋅而產生柑桔“花葉”現象。
分類
紅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油紅大土、泥紅土、砂紅泥、紅松泥、砂粘紅泥、建甌紅泥土、崇安紅泥土、赤水黃紅泥土、麻砂紅泥、褐斑黃筋泥、網紋粘紅土、邵武紅泥土、灰黃泥、厚灰黃泥、紅黃泥、粘底紅黃泥、死紅土、熟紅土等。
利用
為更好地利用紅土,須對其淋溶作用強、礦質養分少、酸性大、易產生鋁錳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質地粘重或砂粒過多等不良性狀進行改良。具體措施是:增施氮、磷、鉀等礦質肥料,氮肥宜用粒狀或球狀深施,磷肥宜與有機肥混合製成顆粒肥施用;施用石灰降低紅土酸性;合理耕作;選種適當的作物、林木,種植綠肥是改良紅土的關鍵措施;旱地改水田,減少水土流失並有利於有機質積累,提高紅土生產力;保護植被,防治侵蝕,凡坡度大於25°的陡坡應以種樹種草為主,小於25°的坡地根據陡緩狀況修建寬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種植。用於多年生林木和經濟林,比如馬尾松、油茶、杉木、烏桕等,及種植柑桔等經濟作物。
成土過程
![紅土](/img/0/0a0/nBnauM3X2QzNyMDNxQTMwEzM4QTM4kDM0IDMxADMwAzMxAzL0E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礦物發生強烈的風化產生大量可溶性的鹽基、矽酸Fe(OH)3、Al(OH)3。在淋溶條件下,鹽基和矽酸被不斷淋洗進入地下水後流走。由於Fe(OH)3、Al(OH)3的活動性小,發生相對積累,這些積聚的Fe(OH)3、Al(OH)3在乾燥條件下發生脫水形成無水的Fe2O3和Al2O3,紅色的赤鐵礦是紅土呈現紅色,形成富含Fe、Al的層次。
(2)旺盛的生物小循環
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水熱條件優越,植被生長旺盛,生物的小循環作用也十分旺盛。
紅土的形成以富鐵、鋁化過程為基礎,生物小循環是肥力發展的前提,這兩個過程構成了紅土特殊的形狀和剖面特徵。
剖面特徵
O層:在森林植被下,當年凋落物,
A層:暗棕紅色,團粒結構,無人為破壞下可達30cm左右,疏鬆。
B層:棕紅色、紅色,核狀或核塊狀結構,可達0.5—1m,比較緊實,質地較粘,常有Fe結核存在。
在B層以下常有一個由紅、黃、白三色交錯而成的網狀紋,網狀紋較堅硬,對植物生長不利。其形成機制尚無定論。
C層:母質層
淋溶:以溶液的形式從一處遷移到另一處的活動。
淋洗:物質被下行水遷移帶出整個土體。
理化性狀和肥力特點
(1)全剖面呈酸性,pH為5.0—5.5
(2)粘土礦物主要為高嶺石、赤鐵礦,粘粒矽鋁率為2.0—2.2
(3)交換量低,常為5—10cmol/kg土,細土的CEC/粘粒<0.24
(4)紅土中有較多的游離態Fe、Al,而P易被固定,細土游離Fe2O3不小於2%
(5)肥力特點:礦質養分少、酸性大、易產生鋁錳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質地粘重或砂粒過多。
改良措施
紅土改良措施包括植樹造林、平整土地、客土摻砂、加強水利建設、增加紅土有機質含量、科學施肥、施用石灰、採用合理的種植制度等。可以增施氮、磷、鉀等礦質肥料,氮肥宜用粒狀或球狀深施,磷肥宜與有機肥混合製成顆粒肥施用;施用石灰降低紅土酸性;合理耕作;選種適當的作物、林木,種植綠肥是改良紅土的關鍵措施;旱地改水田,減少水土流失並有利於有機質積累,提高紅土生產力;保護植被,防治侵蝕,凡坡度大於25°的陡坡應以種樹種草為主,小於25°的坡地根據陡緩狀況修建寬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種植。
可種植物種
紅土一般可以種植稻米、茶、絲、甘蔗,山地還適於種植杉樹、油桐、柑橘、毛竹、棕櫚等經濟林木。紅土的酸性強,土質粘重是紅土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過多施有機肥,適量施用石灰和補充磷肥,防止紅土沖刷等措施提高紅土肥力。
針對紅土有機質含量很低的情況,可種植綠肥,以提高紅土的有機質含量和氮素肥力。紅土速效磷普遍缺乏,增施磷肥,並提高其利用率是一項重要的農業增產措施。紅土施用石灰,一般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