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作

輪作

輪作,就是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或年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複種組合的一種種植方式。輪作是用地養地相結合的一種生物學措施。中國早在西漢時就實行休閒輪作。北魏《齊民要術》中有“谷田必須歲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綠豆、小豆底為上,麻、黍、故麻次之,蕪菁、大豆為下”等記載,已指出了作物輪作的必要性,並記述了當時的輪作順序。長期以來中國旱地多採用以禾穀類為主或禾穀類作物、經濟作物與豆類作物的輪換,或與綠肥作物的輪換,有的水稻田實行與旱作物輪換種植的水旱輪作。

作用

輪作輪作

作用:合理的輪作有很高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有利於防治病、蟲、草害

作物的許多病害如菸草的黑脛病、蠶豆根腐病、甜菜褐斑病、西瓜蔓割病等都通過土壤侵染。如將感病的寄主作物與非寄主作物實行輪作,便可消滅或減少這種病菌在土壤中的數量,減輕病害。對為害作物根部的線蟲,輪種不感蟲的作物後,可使其在土壤中的蟲卵減少,減輕危害。合理的輪作也是綜合防除雜草的重要途徑,因不同作物栽培過程中所運用的不同農業措施,對田間雜草有不同的抑制和防除作用。如密植的穀類作物,封壟後對一些雜草有抑制作用;玉米、棉花等中耕作物,中耕時有滅草作用。一些伴生或寄生性雜草如小麥田間的燕麥草、豆科作物田間的菟絲子,輪作後由於失去了伴生作物或寄主,能被消滅或抑制為害。水旱輪作可在旱種的情況下抑制,並在淹水情況下使一些旱生型雜草喪失發芽能力。

有利於均衡地利用土壤養分

各種作物從土壤中吸收各種養分的數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如禾穀類作物對氮和矽的吸收量較多,而對鈣的吸收量較少;豆科作物吸收大量的鈣,而吸收矽的數量極少。因此兩類作物輪換種植,可保證土壤養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其片面消耗。

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調節土壤肥力

穀類作物和多年生牧草有龐大根群,可疏鬆土壤、改善土壤結構;綠肥作物和油料作物,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機質來源。另外,輪種根系伸長深度不同的作物,深根作物可以利用由淺根作物溶脫而向下層移動的養分,並把深層土壤的養分吸收轉移上來,殘留在根系密集的耕作層。同時輪作可借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補充土壤氮素,如花生和大豆每畝可固氮6~8千克,多年生豆科牧草固氮的數量更多。水旱輪作還可改變土壤的生態環境,增加水田土壤的非毛管孔隙,提高氧化還原電位,有利土壤通氣和有機質分解,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質,防止土壤次生潛育化過程,並可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基本原理

輪作輪作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如果在同一塊地里,年復一年的種植同一科的蔬菜,病蟲害就會越來越嚴重。因為,同一科的蔬菜往往會受同一種病蟲害的攻擊。但是危害某一科蔬菜的病蟲害卻往往不侵擾另一科蔬菜。

所以,如果我們在一塊地里每年種上不同科的蔬菜,就可以大大減少病蟲害的侵擾。這就是輪作的基本原理。

輪作一般以3-6年為一個周期。將地分成幾塊,每年在這幾塊地里輪流種不同科的蔬菜。

我們以6年為例來說明具體的做法。

先將地分成6塊。

將蔬菜也分成6大類。分類的時候,儘量將同一科蔬菜分為一類,某些小的科可以合併,只要儘量將習性相似的蔬菜,和適合共生的蔬菜分在一起。

下面是一種可能的分法:

A.豆科、玉米、向日葵;

B.瓜科、芋頭;

C.茄科;

D.白菜科、甜菜科、通菜、莧菜;

E.胡蘿蔔科、蔥科、生菜、萵苣;

F.薯芋類和芝麻:甘薯、山藥、芝麻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