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是目前台灣保存最為完整的老街之一,建於日據時期的1913~1915年。因鐵道開通設站而興起,再因鐵路轉移而凝止在原來的時空,繁華一時的老湖口,從1893年劉銘傳開通鐵路的一百多年來,嘗盡了幕起幕落的冷暖滋味。

基本信息

簡介

湖口老街位於新竹縣湖口鄉老湖口的湖口老街,是台灣目前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兩旁街屋皆為二、三落式的狹長店鋪住宅,二樓緊鄰街面,沒有留設陽台,騎樓采拱形亭仔腳設計,正立面則雕有各式動物及花鳥圖案,其上並有刻鏤精細的商家店號,為日據時期商業街屋的精彩之作。

老街的興起與台灣鐵道的興築息息相關,老街採用當時最時髦的紅磚建材,建築形式則為繁複華麗的巴洛克式樣,可見其繁華景象。老洋樓的幽然古意,及精雕細琢的牆飾,依然散發風華,而古樸有味的亭仔腳,圓拱形廊道呈現層層的秩序美感,更引人流連。鐵道為老街帶來風光歲月,湖口老街包括南北向主街及東西向兩條街道,呈L形交會於三元宮,其中主街綿延300多公尺,寬約9公尺。

歷史發展

湖口老街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發展的時間可追溯到清光緒19年(西元1893年),湖口老街舊稱“大窩口”,窩即山窩,亦即兩山中間三面封閉,一面開口,有河水流出的地形;湖口老街的興盛來自於鐵路的開發,台灣巡撫劉銘傳建築新竹至基隆的鐵路時劃經湖口地區,因此為餬口老街帶來了最熱鬧繁盛的一段時間,當時的火車站就是現在的天主堂所在地;直至1929年鐵路北移至北勢,讓湖口擁有“老湖口”與“新湖口”兩個因商業區發展而來的舊地名,老湖口指的是湖口老街一帶,新湖口就是新的火車站(北勢)設立之地。

老湖口以三元宮為中心,包含“街頭”、“橫街”與“新街”3條街,其中街頭最早建立,新街建成時間最晚,大約在1920年,新街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湖口老街;湖口老街由兩條街道交會而成,長300公尺,街道寬約10公尺,正好夾在高速公路與台1線省道之間,交通的便利讓老湖口人出入各地都極為迅速方便。

建築特點

湖口老街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的房舍全部以紅磚為建材,老街的建築式樣較為特殊,牌樓立面屬於羅馬巴洛克建築,架構采閩南式,兩側為長條形店鋪住宅,老街房舍的內部格局因應住宅與店鋪的混用,第一進為店面,第二進為住家,兩進間的深井為廚房之所在。在台灣現存的老街中,湖口老街的建築立面不是最精彩繁複的,但卻是保存最完整的;湖口老街中拱形的門廊戶戶相對,街屋整齊一致都設有騎樓,一樓柱節單拱走廊,二樓窗戶和女兒牆間有水泥楣點綴,商號名稱鐫刻其上,簡潔大方。走完湖口老街宛若歷經一部模糊的歷史。

人文風情

湖口人的宗教信仰老街上有幾座不同姓氏的家廟,迄今在老街尾端的三元宮一直以來是居民的凝聚中心。三元宮於1914年(大正三年)起建,一直到1918年(大正七年)才落成,屬坐南朝北的方位,宮內主奉祀三官大帝,三官大帝俗稱三界神(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至今已有80年的歷史,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還有奉祀觀音佛祖、媽祖、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伯公)。

特產

烏龍茶金萱茶、翠玉茶、海梨柑,桶柑、茂谷柑、柳丁、橘子醬、水梨、文旦柚、山葯、桑椹、何首烏、檳榔心芋等特產。

交通

由新竹火車站前搭往湖口、新屋的新竹客運,在湖鏡村下車,往楊梅方向行約200公尺,由加油站旁右轉即抵。

北上:國道中山高速公路湖口交流道→右轉省道台1線在57.5公里處往東至老湖口後右轉即達。

南下:國道中山高速公路楊梅交流道轉省道台1線在57.5公里處往東(左轉)入舊湖口(湖口村1~4)後即達。

客運:新竹客運:舊湖口→楊梅、中壢、桃園。中壢客運:中壢→新竹。台汽客運:中侖→新竹(普通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