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冠鳳頭鸚鵡

紅冠鳳頭鸚鵡

紅冠鳳頭鸚鵡(學名:Callocephalon fimbriatum),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的一種動物。 是一種十分特殊與美麗的鳳頭鸚鵡,性別可輕易地從外表判斷,頭部紅色的是公鳥,灰色則是母鳥,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冬天通常待在開闊的林地、農耕區、市區的郊外等地,夏天或非繁殖期時可能會在低海拔地區活動。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紅冠鳳頭鸚鵡紅冠鳳頭鸚鵡
紅冠鳳頭鸚鵡是一種十分特殊與美麗的鳳頭鸚鵡,性別可輕易地從外表判斷,頭部紅色的是公鳥,灰色則是母鳥,公鳥在幼鳥時期頭部的紅羽稀少且分散,會隨著年齡而增加。體長35CM ,體型約與粉紅胸鳳頭鸚鵡一樣大。

分布範圍

紅冠鳳頭鸚鵡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從新南韋爾斯中部的海岸地區到南澳大利亞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北部也有其族群,曾引進到袋鼠島可惜未能成功生存繁衍。

生活環境

紅冠鳳頭鸚鵡紅冠鳳頭鸚鵡
紅冠鳳頭鸚鵡主要生活在較高緯度的老桉樹森林中。在冬天它們會到比較低緯度的森林中的區域活動,例如首府坎培拉。這些桉樹和阿拉伯膠樹的種子就是它們的主要食物。有時候也會找些其它樹木嫩芽和小昆蟲當作食物。在夏季它們通常是家族成員一起活動,在有漿果樹的灌木叢它們會成群一起行動,偶爾數量會達到60隻,它們只有喝水的時候會到地面上來,很友善也很容易信任人類,在覓食的時候非常容易接近它們,甚至可以近到伸手觸及的距離。就算受到驚擾,它們也只是往比較高的樹上爬或是飛到附近的樹上而已。

生活習性

紅冠鳳頭鸚鵡棲息在低于海拔2000m的山區森林中,尤其鍾愛尤佳利樹林,冬天通常待在開闊的林地、農耕區、市區的郊外等地,夏天或非繁殖期時可能會在低海拔地區活動,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成群活動,偶爾會聚集約60隻左右的較大群體,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樹上活動,只有喝水時會到地面上,愛食用各種種子,尤其是尤加利樹的種子,漿果堅果、水果、昆蟲幼蟲等也是主要食物。

生長繁殖

紅冠鳳頭鸚鵡紅冠鳳頭鸚鵡
紅冠鳳頭鸚鵡的繁殖季節約始於10月至1月,喜愛將巢穴築在水源地旁邊的尤加利樹洞內。紅冠鳳頭鸚鵡一胎可產下2到3枚卵,雄雌親鳥都會參與孵化和照顧幼鳥,孵化期約30天,羽毛長成約8周,羽毛長成後幼鳥仍然會和親鳥共同生活4-6周才離巢。

人工飼養數目非常稀少,繁殖上的訊息較不完整,籠舍要夠大,將巢箱安裝於最高處,繁殖期時有攻擊性,對於巢箱的檢查無法忍受,不能常常打擾正在孵蛋或育雛的親鳥,否則可能導致親鳥遺棄蛋或雛鳥,甚至可能殺死或吃掉幼鳥,在氣候炎熱的地方繁殖成果不彰,在較寒冷的地區繁殖成果較好,平均窩卵數約2顆,有時3顆,孵化期約25-29天,7至8星期後羽毛長成。

種群現狀

紅冠鳳頭鸚鵡在鸚鵡養殖業中非常罕見,許多人相信它們比其它種類更難飼養及照料,且繁殖難度高,也常容易產生拔羽的症狀,這些問題多半是與許多甘鳳頭鸚鵡是來自野外的野生鳥有關,由於數量不多,這些美麗、特別的鳳頭鸚鵡都應由專業繁殖者與保育團體來作為繁殖復育計畫,全世界總數量應超過2萬隻,它們也受澳洲政府法律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