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種名稱】紅冠巴丹(旦)鸚鵡【中文別名】剛剛鳳頭鸚鵡、紅冠鳳頭鸚鵡、甘甘鳳頭鸚鵡、甘甘巴丹
【拉丁學名】Callocephalonfimbriatum
【英文名稱】Gang-gangcockatoo
【科屬分類】鳥綱(Aves)、鸚形目(Psittaciformes)、鳳頭鸚鵡科(Cacatuidae)
整體概述
鋼鋼鳳頭鸚鵡是十分特殊與美麗的鳳頭鸚鵡,性別可輕易地從外表判斷,頭部紅色的是公鳥,灰色則是母鳥,公鳥在幼鳥時期頭部的紅羽稀少且分散,會隨著年齡而增加;鋼鋼鳳頭鸚鵡在鸚鵡養殖業中非常罕見,許多人相信它們比其它種類更難飼養及照料,且繁殖難度高,也常容易產生拔羽的症狀,這些問題多半是與許多鋼鋼鳳頭鸚鵡是來自野外的野生鳥有關,由於數量不多,這些美麗、特別的鳳頭鸚鵡應都由專業繁殖者與保育團體來作為繁殖復育計畫,全世界總數量應超過2萬隻,它們也受澳洲政府法律保護。外形特徵
這是一種十分特殊與美麗的鳳頭鸚鵡,性別可輕易地從外表判斷,頭部紅色的是公鳥,灰色則是母鳥,公鳥在幼鳥時期頭部的紅羽稀少且分散,會隨著年齡而增加。體長35CM,體型約與粉紅胸鳳頭鸚鵡一樣大。分布範圍
紅冠巴丹(旦)鸚鵡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從新南韋爾斯中部的海岸地區到南澳大利亞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北部也有其族群,曾引進到袋鼠島可惜未能成功生存繁衍。生活環境
紅冠巴丹(旦)鸚鵡主要生活在較高緯度的老桉樹森林中。在冬天它們會到比較低緯度的森林中的區域活動,例如首府坎培拉。這些桉樹和阿拉伯膠樹的種子就是它們的主要食物。有時候也會找些其它樹木嫩芽和小昆蟲當作食物。在夏季它們通常是家族成員一起活動,在有漿果樹的灌木叢它們會成群一起行動,偶爾數量會達到60隻,它們只有喝水的時候會到地面上來,很友善也很容易信任人類,在覓食的時候非常容易接近它們,甚至可以近到伸手觸及的距離。就算受到驚擾,它們也只是往比較高的樹上爬或是飛到附近的樹上而已。生活習性
棲息在低于海拔2000m的山區森林中,尤其鍾愛尤佳利樹林,冬天通常待在開闊的林地、農耕區、市區的郊外等地,夏天或非繁殖期時可能會在低海拔地區活動,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成群活動,偶爾會聚集約60隻左右的較大群體,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樹上活動,只有喝水時會到地面上,愛食用各種種子,尤其是尤加利樹的種子,漿果、堅果、水果、昆蟲幼蟲等也是主要食物。生長繁殖
繁殖季節約始於10月至1月,喜愛將巢穴築在水源地旁邊的尤加利樹洞內,一窩約產2顆蛋,有時3顆,孵化需一個月,8星期後羽毛長成,但仍由親鳥餵食4至6個星期後才會離巢,有時會與粉紅胸鳳頭鸚鵡雜交繁殖;即使在澳洲本地,人工飼養的紅冠鳳頭鸚鵡也是很少,不好照顧與易養成拔毛的習慣也是飼養情形不普遍的原因之一,食物的供應需多樣性,以達營養均衡,常發生鈣質吸收不良的問題,添加水溶性的鈣質補充劑至飲水中可改善此問題,新引進飼養的鳥適應情況通常都不好,剛開始可能會拒食,提供大的籠舍(至少5x1.2x2m,最好是6x4x2m規格的籠舍)與定期供應新鮮樹枝或玩具是必要的,這些對預防或治療拔羽症有很大的幫助。卵生。紅冠巴丹(旦)鸚鵡一胎可產下2到3枚卵,雄雌親鳥都會參與孵化和照顧幼鳥,孵化期約30天,羽毛長成約8周,羽毛長成後幼鳥仍然會和親鳥共同生活4~6周才離巢。
人工飼養數目非常稀少,繁殖上的訊息較不完整,籠舍要夠大,將巢箱安裝於最高處,繁殖期時有攻擊性,對於巢箱的檢查無法忍受,不能常常打擾正在孵蛋或育雛的親鳥,否則可能導致親鳥遺棄蛋或雛鳥,甚至可能殺死或吃掉幼鳥,在氣候炎熱的地方繁殖成果不彰,在較寒冷的地區繁殖成果較好,平均窩卵數約2顆,有時3顆,孵化期約25~29天,7至8星期後羽毛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