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糖人不易保存,過去甜品短缺時,在把玩過後會吃掉糖人。現在的人們多覺得很不衛生,也很少去吃了。放久會變黑,也就自然毀壞了。 過去的藝人多打著銅鑼沿街叫賣,有的還帶著一個畫著花鳥獸蟲的圓盤,交過錢後可以轉動盤上指針,指在哪兒就做什麼,以此來吸引孩子。過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時候是兒童很喜愛的玩物。在80年代初,幾分錢或幾個牙膏皮就可換一個糖人。如今兒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單純哄孩子的東西了,已經被作為一項民間藝術受到重視。現在沿街的藝人少了,在北京年節的廟會上還可見到,多賣到幾塊錢。有的地段由於外國遊客居多(如北京什剎海的酒吧街),會賣到10塊錢左右。 按照其製作工藝的不同,可分為三種:吹糖人、畫糖人和捏糖人。這門有600多年歷史的手藝,在日本平安時代傳入日本。經過一代代的創新和改進,最後形成了名為‘Amezaiku’的糖人製作手法,並在江戶時代開始流傳。在那個甜食還比較匱乏的時代,能買一個漂亮有甜蜜的糖人是很多普通人極大享受。;‘Amezaiku’的製作工藝相當考驗匠人的技藝。一位出生於1989年的年輕人手冢新埋,在繼承了傳統技藝的同時不斷融入最新元素,將這個流傳百年的技藝發揮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歷史由來
據說,吹糖人兒的祖師爺是劉伯溫。傳說朱元璋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傳下去,就造“功臣閣”火燒功臣。劉伯溫僥倖逃脫,被一個挑糖兒擔子的老人救下,兩人調換服裝,從此劉伯溫隱姓埋名,天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在賣糖的過程中,劉伯溫創造性地把糖加熱變軟後製作各種糖人兒,有小雞小狗什麼的,煞是可愛,小孩子爭先購買。在路上,許多人向劉伯溫請教學吹糖人兒,劉伯溫一一教會了他們。於是,這門手藝就一傳十、十傳百,傳到現在據說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早年間,做這種生計的人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廟會更是少不了他們的身影。擔子的一頭是一個小柜子,床頭櫃般大小,兩邊釘有一個長方形的木框,框中間的銅環上拴著根短繩頭,用來穿扁擔。櫃面上放一個圓木盤,上面畫著寬窄不等的由圓心向外呈輻射形的格子,裡邊寫著“葫蘆”、“大公雞”、“關公”和“猴子”等等。木盤中心有一個固定線上軸里的轉桿,長度比木盤的直徑要短一點,轉桿的頂頭垂著一根小針,轉桿停止轉動時,小針指著哪個格子,就得哪個獎,獎品越大格子就越窄,命中的幾率就越低,最大的格子就四個字:糖豆兩顆,那糖豆比圍棋子兒還要小。圓木盤底下有個抽屜,拉出來是一塊大理石板,用來畫糖人的。柜子右上角有個洞用來插草把子,不管吹還是畫的糖人都插在上邊。
另一頭擔子的樣子差不多,但沒有面板,只是一個小炭火爐子支著一口銅鍋,裡邊熬著糖稀,再下面有幾個抽屜用來放原料、工具、竹籤和木炭。很多手藝人都是既吹糖人又畫糖人的。與吹糖人相比,畫糖人要簡單一些,先用油氈子在大理石板上輕輕蹭一下,一把很精緻的小銅勺舀上少許糖稀,微微傾斜著糖稀就緩緩流出,緊接著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條糖線,隨著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飛,一個個或人物或動物或花卉就出現在大理石板上,待得涼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點兩個點,把竹籤朝上一貼就拿起來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大功告成。
製作工藝
簡述
據說吹糖人技藝始於明末清初,製作時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麥秸桿挑上一點糖稀,在對這麥秸桿吹氣,糖稀隨即像氣球一樣鼓起,在通過捏、轉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種造型。最後用竹籤挑下,冷卻後成型。吹糖人以動物造型居多,體態豐滿,常見的是以十二生肖為內容。吹出的糖人質地很薄,易碎。按照其製作工藝的不同,可分為三種:吹糖人、畫糖人和塑糖人。
製作過程
製作糖人是一種民間的手工藝術 ,製作者多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本色為棕黃色,也有的加入顏料或色素使之呈紅色或綠色。使用時火候的控制是關鍵,過熱則太稀易變形,冷了又會太硬無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多是勺形和鏟形的。按照其製作工藝的不同,可分為三種:吹糖人、畫糖人和塑糖人。
吹糖人
“吹糖人”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據說宋代時就有,時稱“戲劇糖果”。“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藝人自己熬制的飴糖(也稱轉化糖),糖體為咖啡色。熬制飴糖的主要原料是澱粉。藝師們都有自己獨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個過程全憑經驗來判斷,所以積累的操作經驗顯得十分珍貴。
民間 “吹糖人”的藝人,他們將飴糖加熱到適溫時,揪下一團,揉成圓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澱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細度時,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細管,立即用嘴吹氣造型。 整個操作過程必須經過苦練,手法要準確、造型要簡潔生動。吹糖人的關鍵技術在吹和捏的功夫上。製糖人先將一小塊飴糖放在手心壓扁,然後握起拳頭,用另一隻手的手指從手心穿過,把糖塊堆成管狀,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後就可以吹了。製糖人鼓起腮幫子,不一會兒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圓球狀,再用靈巧多變的手法,捏出造型各異的花鳥魚蟲、人物百態等,有的還塗上花花綠綠的顏色,深的人們的喜愛。
畫糖人
畫糖人,是民間用食糖來造型的藝術樣式,多流傳於四川各地,以自貢地區的品種最多、內容最為豐富,其造型亦最為趣味。
畫糖人是在石板上用糖漿畫出者。石板多用光滑冰涼的大理石,用時在上面塗一層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後,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澆出線條,組成圖案。因糖稀在石板上很快就冷卻了,所以要一氣呵成。糖人的製作過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後,用小鏟刀將糖畫鏟起,粘上竹籤,稍候凝結即成。
畫糖人,顧名思義是以糖為材料來進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僅一勺一鏟,而糖料一般是紅、白糖加上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牽絲時即可以用來澆鑄造型了。在繪製造型時,由藝人用小湯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造型,這時,民間藝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關鍵。因為在澆鑄時,糖料是經火加溫後融化開的,一旦冷卻後糖即凝固了,所以,要求民間藝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進行造型,以求一氣呵成。當造型完成後,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鏟起,粘上竹籤。稍候凝結便可以插上草把出售了。
面糖造型
畫糖人的題材有小說、戲曲人物、吉祥花果、飛禽、走獸、文字等的內容,以人物和動物的造型最為有趣,若是側面的形象,便以線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則用糖料將其頭部堆成浮雕狀。由於糖料的流動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會出現雷同的造型。民間藝人在長期實踐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時根據操作的特點,在造型上多施以飽滿、勻稱的線條,從而形成了獨有的風格樣式,給人以美的享受。
塑糖人
塑糖人,即用模具塑造者。
吹糖人有金瓜、石榴、桃子、雞狗、猴吃桃、元寶燈籠、壽星、和合二仙、漁翁釣魚;畫糖人有文人武士、寶劍、龍鳳、麒麟、鳥獸等;塑糖人有羅漢、財神、壽星、獅子、寶塔等。
賣糖人的手藝人將糖稀慢慢傾倒在石板上,勾畫出各式各樣的圖案,然後附上小竹棍,凝住,小孩子們邊吃邊玩,是過去廟會不可缺少的風景。
今昔對比
吹糖人的是舊京一個行業,小販們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頭是一個帶架的長方櫃,柜子下面有一半圓形開口木圓籠,裡面有一個小炭爐,爐上有一個大勺,中間放滿了糖稀(據說是麥芽糖溶化所得)。
木架分為兩層,每層都有很多小插孔,為的是插放糖人。這玩藝兒好看、好玩,玩完後還能吃,一般孩子都喜歡,見著就走不動了,不是纏著大人要買,就是跑回家去要錢,實在沒錢的也不肯離去,眼巴巴地盯著這些糖人。有的小孩圖快,就付錢買一個現成的;有的則指定形狀要求現做。這時,小販就用小鏟取一點熱糖稀,放在沾滿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後用嘴銜一段,待吹起泡後,迅速放在塗有滑石粉的木模內,用力一吹,稍過一會兒,打開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吹好了。再用葦桿一頭沾點糖稀貼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糖人有各種形狀,什麼小鹿、金魚、耗子、燈籠等,最惹孩子喜愛的是孫猴。孫猴做好後,要在猴背上敲一小洞倒入些糖稀,再在猴屁股上扎一小孔,讓糖漿慢慢地流出來,下面用一個小江米碗接著,用小江米勺舀碗裡的糖稀吃,直到糖稀流完或冷卻凝固時,則連糖人孫猴以及江米碗、勺一塊吃掉。這套玩藝兒稱為猴拉稀,最受孩子們歡迎,不過價格要比其他糖人貴一些。
糖人故事
聽老人講,早些年有走街串巷吹糖人的,為了讓生意好做,糖人可以不必用錢來買,而是用牙膏皮來換。兩筒牙膏皮可以換一個孫猴或是其他的小糖人。這一著頗受兒童歡迎,常常有小孩子把家裡沒有用完的牙膏擠出來,用牙膏皮去換糖人吃,即便挨打也覺著甜滋滋的。想來這是計畫經濟難得一見的好處之一,只可惜現在經濟發展了,牙膏皮也就不那么緊缺了。現在,恐怕不少老人只能對扔到垃圾堆里的牙膏皮報以苦澀的一笑了。糖人把玩後還能吃掉,深受大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