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

一種密齒梳,亦稱篦櫛、篦子、篦梳。篦是古時一種篦污去癢的理髮工具。相傳制篦的祖師爺是春秋時期陳七子,因罪入獄。在獄中,陳七子頭上生了虱子。陳七子將用刑用的竹板製成最初的篦,用來清除頭上的發垢和虱子。明代對理髮師傅的稱呼為“篦頭師傅”,篦也可當作髮飾插於髮髻上。

基本信息

釋義

篦 bì,

篦

部首: 竹 部首筆畫: 6 總筆畫: 16

五筆拆分:竹字頭,撇,大口框,最後一個匕:ttlx

bì【名】

齒密的梳頭工具。發短不勝篦。——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群公》

又如:篦箕(篦梳);篦梳(櫛發用具);篦頭鋪(理髮店);篦頭待詔(梳頭師傅)。

篦 bì 【動】

用篦子梳發。賊如梳,軍如篦。——《明史·洪鐘傳》

又如:篦頭

篦子 bìzi

同“篦”。用竹子製成的梳頭用具,中間有梁兒,兩側有密齒。

篦 bì

一種齒比梳子密的梳頭用具,稱“篦子”。

以篦子梳:篦頭。

方言

在山東與河北交界處的聊城、德州、衡水等地,篦子還可以指農村用來蒸饅頭用的竹子或高粱桿做成的平鋪的底架。其下面放置鍋梁子,上面放置籠布。在河南西南地區也有這樣的叫法。

篦

拼音是b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